中国成世界“妖怪”建筑实验场?

MAD组织的国际青年建筑师在贵阳郊区设计的CBD建筑方案。

MAD在贵阳郊区设计的CBD建筑方案。
近日,贵阳市郊区CBD(意为中央商务区)方案中的一组由国外建筑事务所操刀的建筑设计图片日前在网上流传并引发争议。这个在中国最不发达省份之一的省会城市郊区建设 CBD,以超乎想象的造型出现,建筑多造型夸张、或变形或倾斜。这究竟真的是纸上谈兵的学术讨论,还是加快西部开发的新思路、大手笔?
“妖怪”建筑将矗立花溪?
2009年2月17日,MAD建筑事务所将这组建筑设计图发布在国外的建筑专业网站,随后又发布在国内最大的建筑论坛ABBS上。
MAD 说,花溪“这片以奇山异水闻名遐迩的多民族聚居地,在贵阳市的未来城市规划中被定义为一个集金融、文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新的城市中心。我们已经在高速的低级复制中生产出大量高密度城市,它们空洞、拥挤、缺乏灵魂。中国的新兴城市不应该再继续拷贝上世纪西方工业文明的天际线。曼哈顿、芝加哥不应该在15年的中国造城运动之后继续成为我们未来城市的偶像。”MAD还认为,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城市实验室。“这是一次被提前的关于城市未来的实验,无论成败,都会对中国式造城形成帮助”
但经记者多方求证,贵阳市目前尚无CBD立项。花溪区分管城建的副区长罗松华表示,他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件事。罗松华说,花溪区正在请专家对城区做新的规划,专家们刚考察完,结果都还没有出来,建设CBD的计划无从谈起。
而花溪区规划局局长熊新平说,这是一家叫做宏立城的房地产公司做的,与政府行为无关,“他们连地都还没拿到”。
为实验而设计?
而MAD建筑事务所的陈小姐则强调,对外公布的阶段性设计结果是“实验性的探索”,目的是为了引起公众对中国城市未来形态的讨论。不是实施方案,不是以建成为目标。“正因为如此,公众的讨论才更具有价值,不知道这个房子能不能盖起来,这就是实验的魅力”。
但这些设计图发布后,这些奇形怪状的大楼图片很快就从建筑专业网站流传到一些博客和综合论坛上,引起极大争议,反对和质疑之声也铺天盖地而来。许多不明就里的网友以为是政府出面组织了这次“实验”,纷纷将矛头对准了“政绩工程”。
“我们花溪是真山真水,不要以整容的借口来毁容。坚决抗议!”一位贵阳网友说。
一位网友说,“越是这种造型非常规的建筑越烧钱……不知是外国事务所只能设计出这种华丽有余、厚重不定的东西,还是因为中国的东家们只欣赏这种东西?”
贵阳网友说:那些在他国有想法却无处实现的建筑师终于有了机会,把中国当作了最大的实验场,居然地处西南偏僻之地的花溪都被盯上了。当真中国就不差钱?”
让外国设计师实现理想?
即便是在建筑专业论坛上,这组建筑设计图也被认为“过于疯狂”。上海同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越剑说,从这组设计图中可以看出,参与设计的建筑师们对花溪并不了解,3天时间不足以让他们理解当地的文化。
“这些外国建筑师可能之前连贵州都没听说过,通过MAD有一个机会来到这里,待了3天,做出来的设计怎么能融入既有的建筑群落和社会习惯呢?”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建筑学硕士常珏(化名)说。
常珏说,名单中有许多都是由于观念过于新潮前卫,在本国无法实现理想的建筑师。他们最关注的问题是表达自己推行新的建筑理念和设计方法,而不是细心体察当地的地域文化。“但艺术是私人的,建筑是公众的。这种超现代的生活方式不适合当下的国情。”越剑说。
一些业内人士指出,越是造型怪异、扭曲的建筑,造价越高昂而不实用,后续维护费用还高得离谱儿,这“背离了建筑学本身的伦理道德”。
全世界的实验室?
这次花溪CBD方案让众多网友联想到了早前央视新楼、国家大剧院和国家体育场引发的争议。在这些地标性建筑招投标中,本土人才全军覆没。
当真如MAD所说,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了全世界的城市实验室了吗?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来拥抱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创作热情吗?
建筑师越剑说,能够请来10多名国际建筑师,让建筑业界关注贵阳,说明开发商有前瞻性、有远见,即便是为“炒作”和造势也有积极意义。但是这样的研讨活动,为什么不增加国内外建筑师的对话?由国际前沿理念和本土观念相碰撞,从学术角度来说,不是更有价值吗?他为业界内这种“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倾向感到担心。
“这些设计就像是穿着时装去上班的模特,华而不实。看不到区域特色。看不到现有的城市文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著名建筑大师及建筑评论家彭培根这样评价花溪CBD建筑群方案,“即便这只是个学术实验,对公众也有极坏的误导。把未经任何检验的设计图公之于众,会给市民们造成错觉,分不清好建筑和坏建筑的差别”
近年来,这位加拿大籍的建筑学教授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呼吁建筑设计应该“回归根本”:“做设计应该遵从‘形式服从功能’,好建筑应该是优雅的、亲切的。”
在他看来,最近10年中,许多外国建筑师在中国设计了很多一味追求视觉刺激和“妖魔鬼怪一般”的建筑物。贵阳花溪CBD方案显然为这一论断增加了一个新的注脚。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