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管理充分竞争的商业类国企应以管资本为主线 管理充分竞争的商业类国企应以管资本为主线

火烧 2016-05-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46
文章围绕充分竞争商业类国企管理,强调以管资本为主线,探讨分类改革、资本布局、市场化运作及考核机制,突出国企改革方向与实践路径。

 

管理充分竞争的商业类国企应以管资本为主线

王国胜

  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管理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国有企业分为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的公益类国有企业和按照市场化要求运作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商业类国有企业又分为充分竞争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和担负特殊重大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管理,有利于根据不同类别的国有企业的特点管理好国有企业,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公益类国有企业与商业类国有企业的区别是明显的。公益类国有企业是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的国有企业。它们的设立、存续和发展都是为了承担上述领域的某种特定的工作任务。因此,公益类国有企业具有不同于商业类国有企业的特点。

  一是公益类国有企业必须把完成好各自承担的特定工作任务放在首位。不能承担特定的公共性、公益性工作任务,公益类国有企业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所以,公益性国有企业不能偏离其确定的主业。二是公益类国有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价格可以由政府调控。特别是一些涉及自然垄断或者是其他垄断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完全由企业决定。三是公益类国有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效率和保障能力必须尽可能地由全社会进行评价考核。社会消费者的投诉、意见和负面评价在公益类国有企业的考评体系中应当占有重要的权重,并且要与相关人员的收入挂钩。四是公益类国有企业的经济核算要引入社会评价。特别是由于公益类国有企业的成本效益直接关系到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必须增加信息公开力度、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公益类国有企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公益类国有企业的投资应当由政府主导。投资决策要听取企业的意见,但决策权不应交给企业。显而易见,对市场化运作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在主业、价格、考评、投资等方面是不能这样规定的。

  商业类国有企业中的充分竞争的国有企业与担负特殊重大任务的国有企业的区别也是明显的。担负特殊重大任务的国有企业,是指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它们与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相比,也有不同的特点。

  一是担负特殊重大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合理确定主业范围,突出主业,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宏观调控政策。二是担负特殊重大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但不能控股。三是对担负特殊重大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在考核经营业绩指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的同时,要加强对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以及完成特殊任务的考核。毫无疑问,对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在主业和任务、国有资本的比重、考核的重点等方面,也不能这样要求。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公益类国有企业和担负特殊重大任务的国有企业是不适宜以管资本为主线进行管理的。因为资本的特性是增值。以管资本为主线管理企业,要以资本的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为此,资本要求流向收益率最高的领域和行业,流出收益率达不到平均水平的领域和行业;资本要求以对自身增值最有利的比重在企业中持股;资本要求以收益率做为考核企业的最重要的标准,最好是唯一标准;资本在价格、投资、监管等方面也希望拥有与其他资本相同的自主权和待遇;等等。而这些,无论是公益类国有企业还是担负特殊重大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都是不可能满足的。对公益类国有企业和担负特殊重大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的管理,适宜以管主业或主要任务为主线。

  但是,公益类国企和担负特殊重大任务的商业类国企不能满足的要求,充分竞争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是可以满足的。并且以管资本为主线进行管理,有利于充分竞争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更好地发展,有利于国有资本在充分竞争领域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

  第一,在充分竞争领域,商业类国有企业应当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参与市场竞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长期共存是客观现实。因此,大量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必须遵守与其他企业相同的市场规则,在市场经济中公平竞争,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否则,充分竞争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难以做大做强,企业中的国有资本也难以保值增值。靠特殊待遇和政府补贴不仅不能提高此类国有企业的竞争和生存能力,而且会扭曲市场,破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否认数量众多、遍布各地的充分竞争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应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实质上是否认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

  第二,在充分竞争领域,国有资本应当与其他资本一样,把盈利做为运行的主要目标。

  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公益领域、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公益类国有企业和担负特殊重大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本,不能以盈利为主要目标,而应当以推动企业做好主业、完成好承担的任务为主要目标。当然,在此基础上要努力保值增值。但在充分竞争的商业类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本,则必须以盈利为主要目标。否则,国有资本就不能巩固和发展,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国有资本在这个领域中的任务和责任。另外,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长期积累形成的国有资本在这个领域也无法与其他所有制资本进行公平竞争,难以实现保值增值。

  第三,以管资本为主线管理充分竞争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应当从两个方面提高国有资本的效益。

  一方面要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要从原材料采购、日常生产、产品研发、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创新产品和经营,增加企业效益和国有资本收益。另一方面,要搞好国有资本运营。要以国有资本增值为目的,以价值管理为特征,利用企业拥有的各类形态的资本,利用国有资本的各种组织形式,通过融资、并购、剥离和资产重组等方式,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国有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都是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应当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但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时期,针对解决不同的问题,应当有所侧重。

  第四,以管资本为主线管理充分竞争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有助于解决此类国有企业面临的、紧迫的现实问题。

  目前,充分竞争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存在大量无效和低端供给、有效和高端供给严重不足的结构性问题,急需按照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结构性问题发生和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没有以管资本为主线对充分竞争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进行管理。一是在企业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没有坚持以资本是否盈利为标准进行周密细致的研究评估,有时要受政府干预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二是对一些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没有坚持从资本保值增值的角度研究处理,有时较多地从其他角度考虑。三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缺乏资本运营的意识和思维,没有充分运用各种资本运营的方式方法,没有充分发挥国有资产投资和控股公司等国有资本组织形式的作用。

  为了解决充分竞争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需要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特别是创新水平,通过企业内部努力去实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要求。另一方面需要搞好资本运营。特别是对产品无销路、严重亏损、勉强维持、资不抵债、自身已无力解决结构问题的企业,应当着重研究通过国有资产投资和控股公司,用并购、剥离、重组、破产等资本运营的办法,来解决此类企业存在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同时,要总结历史经验,坚决杜绝此类企业由于政府干预等原因,盲目、轻率进行投资决策的问题;坚决杜绝问题企业长期靠政府输血维持、久拖不决的问题。而要做好上述工作,落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又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深化充分竞争的商业类国有企业的改革,以管资本为主线对充分竞争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进行管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