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为什么外行会如此张狂、肆无忌惮、无知无畏?投靠资本?毫无底线?

火烧 2022-09-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30
文章探讨外行在新能源产业链中的肆无忌惮行为,分析锂资源控制、宁德时代与赣锋锂业的博弈,揭示新能源车发展中的利益冲突与国家话语权争夺。

  一、贱与伤的辩证法

  1:中国智慧——“谷贱伤农”,那么是否有类似的智慧:衣贱伤工?锂贱伤新能源车产业链?曾记否我们的锂盐价格被打倒四万/吨,那时是否新能源车产业链就兴旺发达了呢?没有,仅仅依靠国家巨额补贴,才让宁德时代、比亚迪硕果仅存:鋰矿企业濒临破产、锂电池企业也难逃厄运、车企也大量破产。不知道这样的实践是否检验了“谷贱伤农”的真理性?

  2:“衣贱伤工”的经验教训,我们曾经是、也一直是世界第一制衣大国,可是由于我们搞的是“衣贱伤工”的贴牌策略,我们的制衣业 在世界上也没有什么竞争力、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品牌和品牌力,充其量就是“世界加工厂”。这些年国家制衣产业的管理层大概都是些外行,所以也没有能力引领中国产品的升级——从中国加工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创新的“涅槃重生”!

  3:中国的新能源车是走“锂贱伤产业链”的老路?还是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创新的攀登世界舞台的冲锋?今天是新能源车最好的时期,中国新能源正在涅槃重生,成为世界新能源车规则的引领者、制定者;今天也是最坏的时期,正有一股非常强大的势力勾连敌对势力,又想摁住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链前进的步伐。

  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1:宁德时代有点不光彩:套用基辛格“谁掌控石油,谁就控制世界”,那么是否有“谁掌控锂资源,谁就控制世界”?

  a)几次狙击赣锋锂业对世界锂资源的收购,本来应该是同心协力、精诚合作,让我们的锂资源多多的,那么意味着我们的话语权大大的?结果反而是话语权旁落,今天锂盐价格的定价权似乎掌控在Pilbara少数股东手里,是否很奇怪?是否就是宁德阻击赣锋的恶果?

  b)从Pilbara的定价机制看,好像有中国高人在运筹帷幄,我非常怀疑锂价格上的贼喊捉贼!那么这个高人是赣锋人?还是宁德人?以后还有很多赣锋人参股的鋰矿企业,那么这些企业会否也搞Pilbara类似的竞价机制?或者是宁德人参股鋰矿企业,搞类似Pilbara类似的竞价机制?我们讲拭目以待!

  c)据说宁德人在国内电子级碳酸锂只有46~47万元/吨时,大量进口外国的50多万元/吨碳酸锂,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让老外多赚钱,又达到平抑国内锂盐价格,让更多锂电池企业获益。可这是真的吗?

  d)据说宁德人有国内碳酸锂定价权,真的是太厉害了,可是它有何德何能?不生产锂,但能掌控锂价格?我想只能是官商勾结!可是为什么这些官员会捧宁德人的臭脚呢?有点费思量!有点不正常!感匪夷所思!绝对有猫腻!

  e)宁德人为什么要打压国内的碳酸锂价格呢?可是碳酸锂价格又回到了、并正在突破前高!那么宁德人真正打压的是什么?我们看到的打压效果的真正目的——就是打压鋰矿企业的股价!

  f)阻击国内鋰矿企业股价,谁会是真正的获益者?宁德曾经阻击鋰矿企业锂资源收购,结果却是外资获益!现在又在干阻击鋰矿企业股价,结果会否还是外资获益?

  (1)在当下中国资本市场里,鋰矿企业就是整个市场最优质资产,所以每一次发起的对鋰矿企业股价阻击,都会极大的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运行轨迹,从而达到破坏国家对资本市场的预期和既定目标,我想这一定是和敌对势力有关!荒腔走板的高盛对锂盐价格预判,暴露了这股势力中,高盛一定是重要力量!

  (2)今年的中国经济运行情况遇到困难,很多企业停产、工人下岗,亟待资本市场能够帮助解燃眉之急,可是资本市场却在躺平,又给中国经济添堵、增加政策和决策的困难。我们多 么希望这些人不要每天想的都是自己的小目标,还资本市场一个朗朗乾坤!

  (3)22年鋰矿企业的业绩暴增5倍、10倍,但股价却被腰斩,试问这种配置错位的现象正常吗?大概率有强大的黑手在操纵鋰矿企业股价,那么它们的目的就昭然若揭——收购中国最有价值的鋰矿企业股权、达到阻击、破坏、削弱中国在新能源产业链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如果真的有那一天,那么一定是内外勾连、吃里扒外!外行渎职!罔顾国家利益!

  2:新能源产业链的国家定位?是中国加工、中国制造呢?还是中国创造、中国创新?

  a)选择中国加工、中国制造,那么意味着还是走贱卖资源的老路,那么应该尽量打压锂盐价格,尽快毁灭性开发国内锂资源;扶持尽可能多的企业去挖矿、开发低技术含量的锂电池、大跃进造新能源车、占领世界低性能新能源车市场!

  b)选择中国创造、中国创新,那么应该遏制地方政府大跃进开发和毁灭环境浪费政策,譬如宜春市政府雄心勃勃的60wt碳酸锂规划、宁德时代毁灭性鋰矿开采和灭绝性锂盐规划:品位仅为0.27%的锂瓷土开采和提取锂盐,1000万吨大概只能提取2.7万吨碳酸锂,那么20万吨碳酸锂需要约7400万吨锂瓷土。大家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场景?20万吨碳酸锂大概能够产生1000亿的GDP,但却浪费了7400万吨的瓷土,不知道7400万吨瓷土的经济价值又是多少?假设瓷土1000元/吨怎么样?那么7400万吨瓷土的经济价值是740亿。不知道宜春市的决策人有没有内行人?会不会算总账,为了1000亿GDP,浪费了740亿资源,或者说吃了740亿子孙饭;如果瓷土1500元/吨,那么亏到了骨子里了,为了不到1000亿的碳酸锂,却亏了1050亿的瓷土资源。其实更深层次,碳酸锂价格趋势一定向下,而瓷土价格趋势一定向上,那么这种低层次的锂盐开发规划,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宜春的决策一定是遗臭万年!

  c)选择中国创造、中国创新,那么不但不应该打压锂盐价格,还应该扶持锂盐价格在合理水平,前些年锂盐价格被打穿的教训值得深刻总结和认真汲取!低价上游产品意味着低价下游烂大街商品 ,怎么可能会产生品牌力,创造和创新是钱堆出来的,世界上有多少的奢侈品都是用美女和广告轰炸出来的;你们看看苹果和华为的产品发布会,老总们不厌其烦的讲自己的产品是怎么精雕细琢的制造过程,来渲染产品的高新精尖、匠人品质。试想如果渲染的是粗制滥造、价低质次、烂大街货,那么还会有品牌力吗?假设锂盐价格打到10万/吨,试问这样的价格体系,比亚迪会卖出好价格吗?即使比亚迪是好车,可能也会沦落到烂大街的境界。

  d)茅台经验值得学习,以前茅台曾经是几元每瓶,如果不是领袖们的长征经历,可能永远锁在深闺人不识,通过百年茅台人的品牌运作,今天茅台终于成了中国的一张名片,品牌力也突飞猛进,现在的茅台,可能喝的人少了,但收藏的人却如过江之鲫,茅台酒价格也扶摇直上。真的很希望中国新能源车也能成为中国新名片、世界奢侈品,引领中国创造中国创新。

  三、为什么外行人这么多

  1:宜春锂盐开发规划绝对是外行人闭门造车,想的是60wt碳酸锂的GDP,却忘了60wt碳酸锂可能产生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子孙饭碗、国家战略、......,真的是“哪怕洪水滔天”!

  2:秘书长们好无知、好无耻、好选择:几位秘书长为了打压鋰矿企业的股价,众口一词——囤积居奇、配置错位、锂盐过剩、......。宁做乏走狗,不做孺子牛。

  a)锂盐过剩是真的吗?其实决定锂盐供求关系的是国家战略,譬如前些年,国家没有在新能源产业链上发力,结果是锂盐烂大街了,价格被打穿打残;现在国家在新能源产业链上发力,还是很大发力,结果锂盐供求关系紧张。所以锂盐过剩,国家能答应吗?试问双碳怎么办?试问中国创造怎么办?试问中国创新怎么办?还怎么换道超车?

  b)锂盐供求关系适度紧张理论:国家肯定不希望锂盐价格一飞冲天,那将会危及新能源产业链;但国家也不希望锂盐价格烂大街,那么中国创造、中国创新就是个天大笑话,烂大街的货色怎么可能肩负中国创造创新的品牌力?当然市场的承载力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譬如考虑品牌力,我们希望卖出法拉利、玛莎拉蒂、......的价格;考虑承载力,我们是否考虑卖出宝马、奔驰、......的价格,千万别干卖出汽油车十几万的老价格,那么别人一定不会认可中国创造中国创新,因为产品的价格就定位在中国加工的档次;当看到秘书长们只在低头打压锂盐价格,感觉它们真的是好无知,怎么没有一点市场经济学知识;怎么没有一点产业链系统论知识;怎么没有一点产业链的国际视野;怎么没有一点家国情怀,怎么一点都不知道新能源产业链,在中国创造中国创新的核心地位;只有资本的乏走狗的无知无畏、厚颜无耻;

  c)锂盐供求关系除了国家战略,还可以观察市场要素:2021年不妨设置为新能源产业链元年,那么21年动力锂电池产量大概是300GWh,锂盐产量大概是41.5wt,进口8wt,大家基本认同锂盐产量和锂电池产量的紧平衡;锂盐产能的年复合增长率大概是33.4%。22年上半年,锂电池产量大概320GWh,新能源车增长率远超锂盐增长率,说明目前新能源产业链中,锂盐的供求关系的紧平衡已经岌岌可危了,说明已经有挖箱底的锂盐,用来平衡供求关系。所以当下的产业链,根本不是供过于求,而是供不应求,才是新能源产业链当下的主要矛盾,试问用囤积居奇来误导国家、人民、市场,你们意欲何为?是何居心?既然你们都是外行,那么就不要盗用秘书长的睿智来干德不配位的蠢事和傻事,什么人最傻,卖了还帮骗子数钱的人。你们知道你们所投靠的企业,阻击打压中国鋰矿企业股价的真实谎言吗?还是拿国家利益为投靠资本的敲门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