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民主课》之八 :出身不能选择,道路可以选择

火烧 2021-01-17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以小说形式展现60-70年代历史,讲述出身普通却追求平等的成长故事,聚焦红卫兵运动与文化大革命背景下的个人经历与社会变迁。

  

民主课之八 | 出身不能选择,道路可以选择

 

 

  

临1.jpg

  曹征路,1949年9月生于上海,当过农民,当过兵,做过工人和机关干部。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大陆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思潮的代表性作家,著有《那儿》、《问苍茫》、《民主课》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民主课》以小说形式还原了20世纪60-70年代的历史现场,带我们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们看到了那些不论幼稚不论荒唐却充满真诚善良的普通人的成长,以及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的对平等的追求和要求。

  

 

  

 

  ×月×日

  毛主席接见了首都红卫兵。毛主席说,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我给毛主席写的信才写了一半,就写不下去了。我一次次用钢笔扎手心,看着血一点一点渗出来,好像才舒服。我真想不出怎么才能把事情说的又清楚又简短,让人一眼就看明白。

  书倒用时方恨少,只怪自己平常不努力,写得太少了。我想到一个办法,把这些血手印做成信笺,梅花朵朵,字字血泪。

  本来还想补充一些材料,多找一些根据,可是隐隐约约感觉到学校有了微妙变化。我也说不太清楚,反正是有变化。

  首先是对我们几个人的态度。班上的批判会已经推迟了好几次,不说不开,也不说什么时候再开。我也不便去问,人家还以为你想挨批呢,骨头贱。

  听说高三那个被留校的同学,也放他回家了,工作组说主要是为了防止他自杀,才强行留校的。他回家以后再也没回校,也不再有人追问。

  其次是学校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好多人都领到了红袖章。我当然是没份的,连郭卉也没份。能参加红卫兵的,都是工作组信任的。

  但和以前的团组织也不同,入团一般被认为是比较优秀的同学,起码学习成绩不能太差,这次的标准似乎是以家庭出身画线,活跃的都是干部子弟,还有一些根正苗红的。

  再有就是同学们对我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不是那种故意避开的样子,目光不再躲闪。也许他们认为我并不是青面獠牙,跟他们没什么两样。

  郭卉在操场上居然还和我笑了一下。这种笑别人看不出,可我能感觉到。虽然有些不自然,毕竟像解冻的的春风。我多么渴望春风啊。

  

 

  ×月×日

  下午看见出去破四旧的回来了,扛着搬着,有不少战利品。自从报道北京红卫兵破四旧以来,学校里每天都有红卫兵出去破,我看见郭卉也跟在后面。

  战利品有佛像神龛,有古董字画,也有旗袍高跟鞋。这些东西拿回来也没人管,学校也不收,就堆在教室里。

  郭卉本来是个被排除在外的人,现在也想积极表现。她碰碰我说,今天逮住一个大案,是电台!我抬头看了一眼,是有一个人急匆匆地往办公楼去,手上捧着一个方匣子。这是这些天来她头一次跟我搭话,所以有点意味深长。

  可是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吗?我是个等待判决的人。

  

 

  ×月×日

  是的,这些跟我有关系。阳光、空气、水份,跟每一株小草都有关系。

  这些变化是怎么发生的?从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意味着什么?它仅仅是报纸上的提法不同吗?还是意味着运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也许自己太敏感,可是我多么渴望转机出现。

  下过一场雨,明显更热了,太阳毒得很。我注意到,最先被揪出来示众的许老师今天没有光头,而是戴上了一顶草帽。工作组在办公楼进进出出,谁也不去管他,倒是比平日悠闲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

  

 

  ×月×日

  今天学校里有北京来的大学生来串连,有北大清华的,还有北航北外和地质学院的,其中有两个还是我们校友。

  他们根本不理睬工作组,而是直接分头到各个班发表演讲。他们的话更是吓人:现在就是要打倒工作组、踢开党委闹革命!要大串连大辩论大揭露大批判!

  这些话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全都傻了,目瞪口呆,热血沸腾。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太刺激了!

  他们的袖章也好看,上面一排小字毛泽东思想,下面是毛主席的手书体红卫兵,秀气又贴切。不像学校发的那种硬邦邦的大字,还散发着一股油漆味道。

  他们演讲完了很多同学都围着问这问那,一直围着来到操场。他们就表演了一个集体舞算是结束。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最后一句是:谁要不革命,就滚他妈的蛋!大家都拼命鼓掌。

  清华的同学是个女的,我一直等着她想和她请教。我问:我们学校一直有个说法,就是我不赞成某一个人的具体观点,就叫反对他吗?反对某个具体的人就叫反对党支部工作组吗?反对党支部工作组就叫反党吗?

  她把眉毛挑起来说,你们这儿还这么落后啊?这一套早就臭不可闻啦。原先清华也有这个论调,现在谁还敢提?这是天底下最反动的逻辑!

  一下子,这些天来积攒的眼泪全都喷射出来,抓着她哇哇大哭。也不知是怎么了,觉得她就是世界上最亲的人,我抱着她再也不想撒手。

  她听说我被学校定为小右派的事情,眼睛也红了一下。她拍着我说,小妹妹我告诉你,这是一条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不是个别现象。像你这样的情况全国到处都有,我们出来串连,就是要把全国的同学都发动起来,造他娘的反!

  北京的大学生真是了不起,短短一个下午,工作组经营了两个多月的阵线就完全崩溃了。

  大操场上围成了一个一个小圈子,都不愿他们走,他们每说一段话,同学们都报以热烈掌声。

  我看见周围还有好多老师也在鼓掌,而工作组的那几个人只是在路边走来走去,干瞪眼毫无办法。他们也懵了。

  

 

  ×月×日

  昨天,高三班两个“小右”张宇和王兴元找到了我,说有几个人想去北京串联,问我敢不敢去。我问是哪几个,他们不愿说,说只有你一个是女的。我犹豫了一下,他们就说算了。看来他们是信不过我,不仅仅因为“女的”。

  可是我真的想去啊。我去串连,当然不是去发动别人,而是去北京受启发,看看北京发生了什么事,究竟什么是文化大革命。

  如果可能,我还要上访,我不能坐以待毙,我要想法子摘掉这顶大帽子。既然我不是个别现象,全国到处都有,那么总是得有个说法。

  可是我没有钱。我没办法开口向妈妈要钱,家里的情况是那么艰难,能吃饱饭就已经不错了。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她绝对不会同意。她的经验明摆着,多一次申诉,就多一重苦头。

  

 

  ×月×日

  人,只要有决心,就不会缺少办法。前几天还在为走不走发愁,现在,我们已经坐在开往北京的13次列车里了。

  上海接待站给我们开的车票是到南京的,我们从哪里来还要回到哪里去。理由是,你们不是来华东局上访吗?上访结束了你们就该回家了。但火车在南京掉头的时候,谁也不下车,都明白这车是开往北京的。

  我们没用语言讨论,只把脑袋伸出车窗比画了几下,就统一了意见,所有的手都指向前方。现在,火车已经在轮渡上,再有几分钟就到浦口啦。没有人来查票,悬着的心基本可以放下来,只要熬过这一夜就到北京啦。

  可是,还是有人吓哭了,是高一(2)班的周永根。这样的胆大妄为对谁都是第一次,我们没办法安慰他,自己不也是心里狂跳不已吗?

  他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不是小右派,可他愿意跟我们出来上访。在关键时刻有两个人打了退堂鼓,可他没有。这不是一句够义气可以解释的,也不仅仅是出于对我们的同情,而是对我们的遭遇想不通,他想求证一个道理。

  仅凭这一点,我就佩服他,放在自己身上,肯定做不到。哭一下有什么了不起?哭,说明他有勇气面对良心。

  看着那些眼泪是那样顽强那样汹涌,我也哭了。不过我们谁都没有擦,我们就是那样面对面地看着对方,听任热泪奔涌。

  这一次还要感谢郭卉,她主动借给我十元钱,支持我出走。她不知从哪听说了,就把钱握成一团塞在我手心里,什么话也没说。其实她家也不富裕,这十元还不知省了多少日子呢。

  我猜很多同学都是这样想的,我们的遭遇激起的不是同情,是愤怒,是正义感。如果我们能扳回来,他们也会有安全感,如果我们失败了,他们也会兔死狐悲。

  十元,我只用了两元不到。我买的是五等舱小轮票,分散遛进码头。他们说,我们已经暴露了 ,为了避开监视阻挠,我们只能像地下工作者。

  到了外面才知道,大城市早就开始串连了,而且各地都有接待站,不要钱就能签票,就看你敢不敢。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北京,我们来了!

  

 

  ×月×日

  其实一出北京站,就已经感到气氛不一样。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同学!欢迎毛主席请来的客人!到处都是这样的口号。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我们天天都在看大字报抄大字报,手都写软了。后来才发现,收集传单和小报可能更高效。张宇嘲笑我,说我是笨蛋,所有的大字报内容都能在传单上找到。

  我们到北京的目的已经模糊了,几乎所有的消息都在印证,我们没有错,错的是工作组党支部,是他们在执行了一条资反路线。

  那么,告状上访的意义已经不大了,我们需要谁来给一个答复?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既然这是一条全国范围的资反路线,就需要全国范围的深揭狠批。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我们只能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了,我们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天安门去过了,长城登过了,本来就可以回去了,可是又得到消息,毛主席可能要在最近再接见红卫兵,这样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

  这期间我们也写过大字报,是一封倡议书。北京的馒头很好吃,但浪费严重,很多学校都是这样。有些人明明吃不了也要多拿,吃剩的馒头随便扔,床铺上暖气片上到处都是。所以就写了大字报,几个人还一本正经签上名,总算在北京也留下了小地方人的声音。

  北京的红卫兵也有不好的,特别是那些穿着马靴和毛料军装的红卫兵,他们好像有一点天之骄子的自负,往往几个人结成一伙,故意在人堆里招摇、说粗话,或者骑着摩托车自行车呼啸而过,给我印象不好。

  

 

  ×月×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傍晚我们听见了广播通知,明天早晨5点集合,毛主席接见!

  我要记下这个光荣的日子:1966年8月31日。毛主席万岁!

  

 

  ×月×日

  我们重新出现在学校,自然引起一些骚动。同学们大多以一种异样的目光在注视着,并不是注视我们这几个人,而是注视工作组的态度。

  气氛是紧张而又微妙,大家就好像屏住呼吸,等待炒爆米花的那个爆裂,在揭开盖子的那一声响亮。

  我们很平静,如果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就是我们的胸膛挺起来了。

  下午去贴了第一张大字报:《我们见到了毛主席》,最后的一句话是,我们不需要任何人批准,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落款是东方红公社。

  我们七个人,并没有怎么商量,就组成了一个公社。从此,我们就要造他娘的反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做文章,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

  无疑这是挑战,也是我们的真实心情。

  这张大字报,不过是起义的第一声枪响。

  

 

  ×月×日

  我们出走的这几天,学校里气氛空前紧张,据说连公安局都有人来勘察过。

  但工作组并没有对这件事发表看法,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说是外松内紧,不受干扰,大概是不愿意被我们牵着鼻子走。想秋后算帐呢,到时候再来收拾我们。

  另一方面,工作组抓紧在各个班级选举红卫兵代表,说是要组织全市的红卫兵代表进北京。这件事的真正含义,谁都心知肚明,他们才是权威是秩序,而我们不过是小小泥鳅。

  而且,他们是很认真地经过民主程序的,统计人数,推举监票人,计算选票数,划了很多正字。

  其实这样的民主,自然是打引号的,清一色是那些干部子弟当选,谁都不傻,知道工作组要的是什么。也许后来觉得太清一色也不好,工作组又决定增加了一些名额。

  我们学校共有60名代表,全市120名,组织三辆大客车,要在市中心广场举行欢送大会。

  这样做再一次证明了,他们这些大字兵才是正统的红卫兵,是有群众基础的经过民主选举的是组织上信任的。我们这几个不过是冒牌货,我们的袖章连公章都没盖,不合规矩。已经有人这样说了。

  讨论的结果是这样:

  一、他们不发表看法不等于没有看法,外松内紧是真的很紧;

  二、没让公安局把我们抓起来,是因为他们也吃不准,不清楚外面的形势,如果在一个月前我们早就进了班房;

  三、组织大字兵代表是转移视线,蒙蔽群众,目的是继续推行资反路线,维护越来越虚弱的旧秩序。

  我们要采取行动,要揭露他们,这也是我们打出旗号的极佳机会。但究竟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是有分歧。

  温和一些还是激烈一些?是贴大字报还是呼口号?呼什么口号?要不要考虑大字兵同学的正当要求?毕竟他们想去北京见毛主席没有错。

  争到半夜,没有结果。最后统一在拉横幅上,写上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八个大字。不管怎么说,我们首先要表达自己。

  

 

  ×月×日

  惊心动魄的一夜!

  这次欢送大会是他们精心组织的,在十字路口用一辆大卡车搭了临时主席台,三辆大客车围成一个会场,还拉了电线架了大喇叭。

  一切都表明他们是有充分准备的,布置了一个正式场合,这形式本身就很有意味,四方四正。他们不相信我们有勇气来挑战正统。

  我们当然都很紧张,尽管在外面见过听过,还是紧张,毕竟是第一次。加上没吃晚饭,九月天居然觉得冷,小腿都有些发抖,肌肉里像有一只老鼠在拱。

  有人说,深呼吸吧,于是我们就深深地吸了几口气。我们互相对视了几眼,确认了,就举着横幅冲进去。这是商量过的,我们必须在他们开始之前进去,否则很难占据有利位置。

  然后,就在主席台前一字排开,坐在地下。我们的横幅很小,和他们的没法比,但我们的更显眼,因为这是白纸上的最新画图。

  会议还没开始,他们就已经乱成一团。本来他们打算是,学校领导讲话市委领导讲话大字兵代表讲话,然后上车敲锣打鼓放鞭炮,但现在如意算盘打不成了。

  有一个市委的干部来跟我们商量,如果同意撤下横幅,欢迎我们参加大会。如果对学校有意见,欢迎向市委反映。如果想去北京,市委会考虑安排。你们现在这样搞——要考虑后果啊。

  我们的回答是,除非现在就把我们几个抓起来。我们也清楚,他们不是不想抓,他们早就想过,牙根早就痒了,只是不敢。他们表面强大,内心却很虚。

  然后就呼口号: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打倒资产阶级反动路线!镇压学生运动没有好下场!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呼口号的过程中,我们的声音逐渐响亮,又有些同学参加进来,已经扩大到几十个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在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谁在镇压革命学生,谁在防范人民群众,看得清清楚楚。

  不管他们打着什么旗号,言辞多么华丽诱人,可那双手一伸,就是血淋淋的。

  台上经过一阵慌乱,大喇叭里就喊话,让各校的红卫兵代表回到客车上去,清点人数。可能是他们决定不开会了,直接上车出发。出现了始料不及的情况,会场一乱,我们也乱了,谁在喊什么都听不清楚。

  当那三辆大客车发动的时候,几个男生突然醒悟过来,他们真是好样的,似乎也没商量,举着横幅就冲了上去。

  汽车仍在缓缓滑动,人群逐渐退到两旁。可他们几个一下子就贴到车身上,汽车哼哼两声,刹住了。然后横幅就拦在第一辆的车头,然后,几乎是所有围观的群众都涌上来,车龙瘫痪了。

  然后我们就唱歌——

  抬头望见北斗星

  心中想念毛泽东

  迷路时想您有方向

  黑夜里想您照路程

  ……

  困难时想您有力量

  胜利时想您心里明!

  唱啊唱啊,眼看到了后半夜,他们想赶上轮船已经没有可能。车上的大字兵有的熬不住了,主动要求下车回家。

  每下来一个我们就报以热烈掌声,欢迎他们的革命行动。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围观群众也在鼓掌。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1点20分,市委来人宣布,取消这次集体进京,今后也不再组织类似活动,支持同学们自发组织革命大串连。

  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撤出,谁都不希望看见市中心交通瘫痪。

  

 

  ×月×日

  今天是市委副书记杨良才来学校宣布给我们十个同学平反。他宣布校党支部和市委工作组犯了方向性路线性错误,市委正式向我们十位同学赔礼道歉,并表示支持红卫兵小将的一切革命行动,欢迎对市委的错误继续揭发批判。

  从6月30号到9月30号,整整三个月,我亲生经历了从地狱到天堂的浴血过程。我很难用语言表达这种扬眉吐气的心情,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们的一些同志一再要求杨良才对东方红公社表态,承认我们是革命行动,支持造反派造他们的反,还有什么刻公章给办公室之类的事,也许他们认为这很重要。

  但我觉得没意思,你既然决定造他的反了,又何必让他来表态支持?而且对细枝末节的纠缠很容易丢失大方向。

  幸亏有几个老师站了出来,以提问题的方式把揭盖子引向了深入,让他们垮得心服口服。

  老师们说想不通,最想不通的是要把同学打成小右派的道理,这些同学最大的20岁最小的16岁,凭什么说人家反党?希望工作组能解释清楚,究竟是为什么?根据是什么?

  工作组的佟组长避重就轻,老是强调市委指示,好像他倒是个受害者,他被市委出卖了。倒是曲书记一直在流泪,他似乎是有苦衷的,他后悔莫及。

  曲书记说宣布了十个问题学生,当时倒也不是正式给他们定性,但有一个目的,就是要造声势,形成压力。

  根据四清运动的经验,运动要深入就要有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找到新对象,不能老是地富反坏右。既然大家都认为文化大革命是一次新的抓右派运动,就先暂时定为小右派。至于为什么是这几个同学不是其它的同学,或多或少都有些缘由。

  他以我为例子:市委简报上有一个老右派刘查理的交待材料。他交待他在英国念书时参加过国民党,他的老婆孩子也都同时参加了国民党。

  我们知道刘敏同学是刘查理的女儿,我们也知道刘敏周岁才17,她不可能出生前就参加了国民党。可研究的时候,大家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觉得定性是运动后期的事,反正还早,先把声势造起来再说,就先这么定下了。

  说到这里,大礼堂里一片惊呼。

  我听到了啊——的一片轰响,人人都在交头接耳,像蜜蜂炸了棚。世界上有这样的父亲?天底下有这么混蛋的人?

  大家都不再关心他的交待,他们只奇怪刘敏为什么有这样一个爸爸!好像一阵龙卷风把汽水瓶盖子旋开那样,砰的一声屋顶眨眼就飞了。

  会场乱了,眼前白光乱闪,我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然后一阵恶心,不知怎么就晕死过去。

  我出了一身大汗,躺在几个同学怀里,听见大会还在继续。我听见我们老校长在发言,老先生痛心疾首,好多人在唏嘘。

  他说,他们还是小孩子啊,你们于心何忍啊?戴上这个帽子你让他们将来怎么办?这么随随便便就决定人家的政治生命,放在你自己孩子身上你会怎么想?我们学校有两千多学生,他们的人格会受到什么影响?将来会不会留下心理疾病?你们考虑过吗?

  他们才不会考虑这些问题。他们只会为自己的乌纱考虑,多捞几根稻草。这就是反动派和一切走狗的逻辑。

  这次批判会名副其实,没有挥拳头,也没有喊多少口号,甚至都没有什么过激的言辞。但很多人流了泪,我相信是触及了灵魂,特别是曲书记。那个佟组长嘴上还硬,可我相信他以后再也没有胆气直视我们的眼睛。

  这样的无耻不仅是组织程序,更是他们自身的人格。

  

 

  ×月×日

  妈妈听到这些也失声痛哭,大骂刘查理禽兽不如,虎毒还不食子呢,他居然把亲生女儿往火坑里推。

  妈妈对我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不但不责备我离家出走,而且也不再管我了,随便多晚回家她都不问。

  她天天都出去看大字报,眼睛比以前亮了很多。现在她完全相信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迫害了我,也完全相信造反有理。

  事实胜于雄辩,如果我们不反抗今天会是什么样子?当然如果没有毛主席革命路线,我可能至今仍在作无望的辨白,而且看不到哪儿是头。

  那天,她把两个月的肉票豆腐票全都买了,烧了一大锅。看我吃得那么香,她爬在桌上哭啊哭啊,哭得也那么香。

  其实她不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只是因为无望,才把眼泪化作了阴郁和怨毒。她说多吃一点,女孩子到了这个时候,不能把身体亏了。

  我到什么时候了?好笑。

  对于爸爸,她的评价是:他就是那样的人,从来都只顾自己,自私透顶!他以为把我们娘俩儿交待出去,人家就放过他了,做梦!

  可实事求是说,当初是她先揭发爸爸的啊。即使她当初是对的,是组织决定,也让我心里怪怪的。毕竟这是我们全家悲剧的开场。

  撇开政治问题不谈,我始终认为妈妈不该离婚,如果是因为政治,离婚就更加不应该。

  

 

  ×月×日

  上一辈的感情我理解不了。不过和妈妈有同样遭遇的与苏联有关系的一段历史是俄罗斯的:

  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尼古拉一世命令他们的妻子与罪犯丈夫断绝关系,为此他还专门修改不准贵族离婚的法律,只要哪一位贵妇提出离婚,法院立即给予批准。

  出人意料的是,绝大多数十二月党人的妻子坚决要求随同丈夫一起流放西伯利亚。迫于情势,尼古拉一世又颁布了一项紧急法令,对她们作出了限制,凡愿意跟随丈夫流放西伯利亚的妻子,将不得携带子女,不得再返回家乡城市,并永久取消贵族特权。

  当她们前往西伯利亚的路上途经莫斯科时,人们为她举行了盛大的送行宴会,当时普希金也在场。在著名的《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中,普希金饱含深情地歌颂了十二月党人和他们的妻子。

  在西伯利亚矿坑的深处,

  望你们保持高傲的容忍,

  你们悲惨的劳动,

  崇高的志向不会消泯。

  不幸的忠实姐妹——希望

  在阴暗的地窟之中,

  会唤起锐气和欢欣,

  憧憬的时辰即将来临。

  穿过阴暗的牢门,

  爱情和友谊会达到你们身边,

  正像我那自由的声音,

  来到你们苦役的洞穴一般。

  沉重的镣铐会掉下,

  牢狱会覆亡——而自由,

  会愉快地在门口迎接你们,

  弟兄们会把利剑交到你们手。

  我不认为她们血统高贵才这样风流倜傥。她们为理想而抗争、为政治而流放,政治使爱情升华了,爱情才使生命高贵。最先到达西伯利亚监狱里与丈夫相会的是:叶尤杰琳娜、伊万诺夫娜、特鲁别茨卡娅。

  明天,是全校的选举日。早点睡。

  

 

  ×月×日

  一夜之间,我们东方红公社就成为全校性红卫兵组织,这样一来就要选举公社的领导机构。因为在《16条》中有两处提到了巴黎公社原则,所以我们决定从班级开始普选,没有任何框框。投票的结果是我们七个人全部高票当选,这和前几天选大字兵代表的结果正好相反。

  我们也经过民主程序,统计人数,推举监票人,计算选票数,划了很多正字。还请政治课的李明博老师来解释民主选举的三原则,多数人原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少数人原则就是尊重和保护不同意见,一人一票原则就是任何人没有特权。

  其实人还是那些人,原则还是那些原则,为什么才隔几天时间结果就不同了?我相信人人心中都有疑惑,会觉得挺滑稽。这也许从反面证明了,选举只是个形式,实质是谁占了舆论上风,谁的意志占统治地位。民主,谁都想要,谁都是以民主的名义,那么谁是民,谁是主?

  勤务组由十一个人组成,有两个是老师,我和高三的王兴元自愿退出。原因是我们两个人家庭出身不好,我们不希望这个新生事物受到攻击,特别在斗争尖锐的时刻。家庭出身好比是海丝特额上刻下的红字,尽管这个看法很荒谬,但还是容易被利用。我们当然还要努力为东方红公社战斗,我被分到宣传组,我很高兴。我愿意当民。

  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是延期而已。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工人阶级得到解放以前,这些原则将一再表现出来。

  ——马克思

  

 

  ×月×日

  我们预感到的问题果然出现了,从北京传来一股风,是那些大字兵们从北京带回来的。“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从来如此”,这副对联出现在许多地方,还有传单。

  这个时候出现这样的舆论当然不是查户口那么简单,而是意在维护一种统治秩序,造成一种假相,似乎是地富反坏右在造反。因为斗争的大方向已经越来越明确了,就是斗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方向越是明确,他们就越是恐惧,越是要煽阴风点鬼火,老子是英雄,是老虎屁股,是摸不得的。

  有人来安慰我,说不要背思想包袱。我说我根本没有包袱,我自己做的是什么自己很清楚。阶级阵线从来不是那么简单,否则查户口翻档案就解决了,何必要搞文化大革命?共产党的领袖们哪个出身贫下中农?毛主席革命路线也从来都是在斗争中形成的,谁也不是天生的革命派。

  我说要开一个辩论会才好呢,真正平等的大辩论。

  他们认为这个主意很好,可以扩大影响,只是担心对方不敢公开辩论,因为谁都明白这个话在逻辑上狗屁不通。马上有同学建议:找几个人站出来冒充血统派也行,借着这个话题就可以引向深入。

  大家又建议,辩论要到市中心广场去辩,规规矩矩地辩,允许双方充分发表意见。不怕他们反对就怕他们不公开亮出观点,辩它三天三夜。当所有的人都可以公开平等地说出看法,而不是一部分人发声一部分人恐惧,真理总是越辩越明,这才是真正的民主。

  看来,大家都开窍了。

  

 

  ×月×日

  说打就打,说干就干。他们真的到中心广场摆了擂台。横幅上挂着“革命群众辩论会”,辩论题是:谁有资格造反?背景材料就是那副对联。

  一开始很冷清,问题抛出去并没有多少响应。只是几个冒充分子在跳上跳下,因为是假扮的,所以一辩就哑口无言,反而像一场闹剧。一直到九点多,递条子的主动上台的才开始多起来。

  主持人是张宇,他也是有意识地让双方发言对等,一对一地辩,充分发言,并且声明只要有不同意见就一直开下去,今天辩不完明天接着辩,大家觉得没有新意见了才结束。

  真理从来是不怕辩论的,只有装神弄鬼的人才会以势压人。事实上放开了辩论,鬼魅也就没有了市场。从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到革命不分先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些道理都不难明白。血统派的伎俩不过是造势,是经不起分析的。

  可见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是文化大革命的基本形式,它好就好在人人平等,有理说理,不搞人身攻击,谁都可以上台。谁要是开口骂人,说话带脏字,立刻被嘘声请下台去。至于说得对不对,群众拥护不拥护,自有掌声来检验。

  后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自然就分出了对错高下。有个社会人士上台说了一段政治笑话还很有水平:

  说赫鲁晓夫有一次和周总理辩论。亲爱的周恩来同志,你口口声声说无产阶级革命,可是据我所知你的出身正是资产阶级,而我却是正宗的工人阶级家庭出身。周总理说,亲爱的赫鲁晓夫同志,您说的完全正确,我们还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我们都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全场大笑,鼓掌。

  

 

  ×月×日

  在校门口碰到几个穿黄呢军装的同学,其中就有初三(1)班的杨志远,就是市委副书记杨良才的儿子。当初我在他们班做联络员时就觉得他不一般。他是那么阴冷地对我一瞥,把头扭开,让我一下子就明白那些传单来自哪里。

  我在心里好笑,故意也把脖子拧起来,心想你们不就是剩下这件军装可以炫耀了吗?尽管我们的军装是平布染的自己缝的,可我们的心是真的。

  郭卉的手真巧,我们俩的军装是套裁的,一共才花了三元钱。军装的胸下还打了改,和真的女装没有两样。郭卉本来还想在肩头抠两个肩章眼,那简直就乱真了。现在几乎所有女生都来找她裁剪,特红火。

  

 

  ×月×日

  学校掀起改名热潮,破四旧以后派出所也放开了,拿着户口本就可以去改名。郭卉想把名字改成郭朝晖,问我好不好,我说不好,男不男女不女的。有些名字带明显的封资修色彩可以改,赶时髦就太傻了,大家都叫要武、红雨、英姿,有什么意思?郭卉问我改不改,回来后想想,我还真的想改。

  我跟妈妈说了,妈妈看着我半天问,你想叫什么?我说叫肖明,我跟妈妈姓,小敏,肖明,你叫着也顺口。然后她说,你真的要跟他一刀两断?我点头。她说我家庭出身也不好啊。我说跟家庭没关系,出身不能选择,道路可以选择。她也就不再说什么。

  我看得出来,她目光里带着雾,是一种忧伤,一种不安。我不知道他们生下我时是怎么起名字的,也许那时是欢乐的是自信的。

  我不愿意带着一颗受伤的心、一种耻辱过一辈子。划清界限也不在于名字,而是我真的渴望新生。肖明,挺好。

  明天我就去改名字。从此刘敏就死了,一个新人诞生了。

  

  未完待续

图片

  民主课之一 | 这年头已经没有真相

  民主课之二 | 贫瘠土地上的共同劳动可以带来平等,忘记不幸

  民主课之三 | 不想得罪秃子别说电灯亮就行了

  民主课之四 | 被压抑的平等要求在那个年代是怎样表现的?

  民主课之五 | 我爸爸就是那么个东西,还没斗呢就先尿裤子了

  民主课之六 | 其实我爸爸不是坏人,他就是一个可怜的臭知识分子

  民主课之七 | 为什么?难道给毛主席写信也没用?

  

临6.jpg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