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屏亚:决策伤农,我愿总理道声歉!
(提示:国家制订的粮食收储价格政策,就是政府和农民签定的具有受法律保护的“合同”或“契约”,双方“依法”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新粮还未完全收获政府就单方面任意毁约降价,给农民造成巨大损失,劳累一年的汗水付之东流!)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有一项决策“严重失误”,就是指“粮改饲”及其后突然实行的玉米“临储调价”,让亿万农民遭受经济损失。
中央一号文件指令“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紧接着李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把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改成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外行人看到这个深邃玄奥的命题如坠五里云中,即便是农业专家乍一看也得翻来覆去啄磨不知道是咋回事。通俗地说,就是要把农业“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种植“三元”结构。再通俗点说,就是压缩玉米面积,改种饲料作物。可是,玉米就是粮食、经作、饲料兼用的主粮作物啊!现今全国玉米70%以上供作畜禽饲料。“要吃肉奶蛋,全靠玉米换”是家喻户晓的基本常识。水稻、小麦、玉米这三大主粮作物的丰收象征国人的生活水平,象征国人口粮的绝对安全!
2015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发布《关于2015年东北地区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有关问题的通知》:“玉米挂牌收购价每市斤1元”。这个价格比2014年每市斤调低了0.12元(稻谷、小麦继续实行保护价)。“粮改饲”大刀向玉米砍去,“临储调价”如同暴风骤雨闪电雷鸣惊吓了种地农民,还正在收获的玉米价格出现断崖式的下滑,每市斤从1元一路下跌至0.8元、0.7元,有的地方再跌至0.62元,比2014年价格平均下滑20%-40%。(我在山东农村和河南老家与农民交谈)种粮农民惊慌失措,怨声载道,最朴实的几句话:(略去若干气咻咻的粗话)这是怎么啦?还让农民种地吗?掰开指头算一算,投入的种子化肥灌水费用都赔进去了,劳累一年的汗水付之东流!种地不如打工,种粮不如买粮!可能与此连带出现的是种粮承包户毁约弃租以及土地撂荒,玉米种植面积有可能出现雪崩似地下滑。
粮食“收储价格”是国家粮食政策的核心之一。有专家指出,国家制订的粮食收储价格政策,就是政府和农民签定的具有受法律保护的“合同”或“契约”,双方“依法”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新粮还未完全收获政府就单方面任意毁约降价,给农民造成巨大损失。有报道说,若按每斤玉米平均减收0.3元、全国玉米总产量2亿吨计算,仅此一项就让种粮农民至少减收1000亿元!分摊到每家农户损失少者超千元多者近万元,这是做梦都想不到会发生的一场“灾”啊!
政策是党的生命和政府的信誉。一朝政策失误,十年难弥损失,更重要的是失去农民对政府的信任!我愿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道声歉”!
“我老汉干一年只赚了一车玉米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