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屏亚:玉米调价,让种粮农民损失1000亿(2)
(国家制订粮食收储价格就是政府和农民签定的负有法律责任的“合同”或“契约”。当玉米临近收获时政府突然违规毁约降价,仅此一项让种粮农民就损失了1000亿元。是“爱农”?还是“坑农”?)
落实“粮改饲”政策遇到很多的难题。怎么办?再来第二刀:“完善并落实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低玉米价格。
9月18日,国家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2015年东北地区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有关问题的通知》:“2015年国家继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为每斤1元”。这个价格比去年每斤调低了0.12元,这是2008年国家实施玉米临储政策以来的首次下调。
我从东北地区转向黄淮海地区了解玉米生产,一路走来到处都能听到农民议论纷纷,怨声载道,玉米收购价格出现断崖式的下跌,从0.95元/斤一路下跌至0.80元/斤、0.70元/斤,有的地方再跌至0.68元/斤。玉米收购价格比去年平均下跌20%-30%,而且连带小麦价格也顺势往下滑。种粮农民一片惊慌,他们最朴实的一句话:还让种地吗?
1.山东禹城。国庆期间,玉米陆续收完,农民看着丰收的玉米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一位张姓农民说:“玉米收购价格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低,都降到8毛钱一斤了。”玉米收储价格下滑,农民收入直线下降。对苦于种粮收益本就不高的农民来说很难接受。“自新玉米上市短短的几天时间,玉米收购价就从0.95元/斤一路下跌至目前的0.80元/斤,看样了还要继续下跌。我一直是在济南打短工,农忙时回家干活。按今年价格,种地一年不如打工一个月,可能还要贴钱。明年我不打算种地了。”
老汉说:“ 种地一年不如俺儿打工一个月”
2.河南周口。一位在郑州打工的钱姓农民告诉我:他老家在周口地区西华县农村,一家4口人,小两口在城市打工,俩老人留守家园。有4亩多口粮田全交给亲友承包了,每亩地议价800元。今年粮价突然下调了,承包户说种地不赚钱还赔本,怎么也不愿意再承包了。经过托人再三说合,每亩地一年只留给俺家100斤小麦、100斤玉米,够俩老人吃喝就可以了。尽管很少,这总比让土地撂荒好啊。他说:粮价下调,收入减少,种地不赚钱,原来的承包户都不愿意种了,有好多地要撂荒了。
3.河南平舆。我和一位晾晒玉米的刘姓农民聊天,他说:“去年的玉米价格是1.07元/斤,我家7亩田去年卖了5243元,今年0.78元/斤,卖给粮贩子只出价0.70元/斤,玉米全部收入3588元,少收1655元。我明年准备把地全包出去,但听说很多承包户因嫌粮价太低怕不赚钱不打算包地了。”他算了一笔账:一亩地产1000多斤玉米,按现在的价格也就卖800元左右,但需要5斤种子60元,耕地60元,肥料150元,浇两次地60元,打药60元,联合收割机割又得100元。“从播种到收割,再加上人工费、油料费,卖粮食的钱也就刚够本钱。”他叹口气说:地荒了有点心痛,投入产出基本持平种地白忙活。
4.湖北襄樊。一位叶姓朋友多次电告:新粮价格简直是一天三降,玉米从原来的1.1元/斤一路下跌至0.80元/斤、0.70元/斤,最近再跌至0.68元/斤。有人准备把粮食囤起来等价格高了再卖,但种植面积大,压本多,加之没有地方存放。价格持续走低农民恐慌争相卖粮,国家粮站迟迟不收,新粮滞销,粮农欲哭无泪。粮价暴跌也令许多粮商措手不及,有些粮商一改往常惜售心理,向市场抛售玉米,甚至是收购价与抛售价“倒挂”,根本无利可言。玉米降价也影响小麦价格。这里的小麦收储价格原来是1.2元/斤,现在已经降到0.8元/斤了,有的粮商积压了几万斤小麦,原来想炒货赚一把,现在到处躲债,甚至说连跳楼的心都有。
5.河北邯郸。一家李姓种粮大户介绍:“从2009年开始包地,最多时达到6300多亩,前期经营不善负债200多万元,去年已被迫将面积缩减至5200多亩。除农资赊销外,光农民的土地租金就欠了100多万元,外面还借了月息3分的高利贷60多万元。一直想着能翻身,谁知又遇到今年粮价下滑。当地的玉米收购价一直维持在8毛左右,相比往年跌了20%多。这里的规模经营大户九成以上都赔钱。今年收完玉米,准备把地全退了。”有专家算了一笔账:“流转土地一亩租金800至1000元;化肥、种子、农药每亩500多元;农机具、人工等每亩500元。平均一亩地的投入超过1800元。夏秋两季的收入合计1464元,一亩土地的亏损360元。许多种粮大户租地合同是按当时粮食价格签约,现在粮价大幅下滑,入不抵出,严重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一些种粮大户开始毁约弃租。
"吾老矣!谁来种地?"
粮食的收储价格是政府粮食政策的核心之一,需要慎重和全面考虑。从保护农民利益和农民积极性,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实行粮食临储政策总体上是成功的,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有专家指出,国家制订的粮食收购价格政策就是政府和农民签定的负有法律责任的“合同”或“契约”, 既是规矩,又是信誉。双方“依法”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新粮还未完全收获时就单方面毁约降价,给种粮农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有报道说,仅此一项就让种粮农民损失1000亿元!换一种说法,种粮农民为政府贡献了1000亿元!相当于GPT增加了一个百分点。是爱农呢?还是坑农?
这第二刀真厉害。玉米价格如继续下跌,明年玉米种植面积有可能会出现雪崩似地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