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社会名不副实的原因:“脚踏两只船” 社会名不副实的原因:“脚踏两只船”

火烧 2015-12-2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社会名不副实的原因,指出‘脚踏两只船’现象导致社会主义制度出现矛盾,名义上是社会主义,实际却是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引发贫富差距与人民权利缺失问题。

社会名不副实的原因:“脚踏两只船”

陈朝文

 

  无数人关系起来,劳动、生活、活动的社会,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制度,规定、约束大家,否则社会就乱套。所以,人类社会始终是一个制度的社会,不是绝对自由的社会。

  现在人类社会有两种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事业,就是创新建立起完善的、成熟的崭新社会主义制度,更换了已经给人类社会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事业。

  但构建起社会主义雏形后,我们却把毛泽东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铁面无私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批为左倾错误,“脚踏两只船”:既要社会主义的名称、旗帜,又要拥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结果就成了,名称、招牌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专制的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还美其名曰为特色社会主义。

 

  一、“脚踏两只船”就成了“挂羊头卖狗肉”的社会主义

  1、挂的是劳动人民翻身得解放的牌子,劳动人民实际又是受剥削的雇佣者

  社会主义,是劳动人民不再受剥削、奴役、压迫,成为社会真正主人的社会。初级阶段,废除了剥削,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当家作主社会。但“脚踏两只船”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人民和资本主义社会一样,仍然是受剥削、奴役、压迫的雇佣者,压在社会的底层。

  2、挂的是共同富裕的牌子,实际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人人都只能靠自己劳动吃饭,收入只有十倍以下的差距,自然就是恩格斯说的,人人都是穷人,人人又是富人的社会,也就是共同富裕的社会。但现在实际是严重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百分之几的人占有社会的绝大部分财富,少数人挥金如土,穷奢极欲,绝大多数人,拼命挣扎在生存线上,被正常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

  3、挂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牌子,老百姓实际还是什么权利都没有的贱民

  当家作主,就是当家,拍板决定重大的问题。完全成熟了的社会主义,人民是社会的当家人。这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社会变革,庶民百姓、贱民才能登上社会的舞台,成为当家人。所以,初级阶段,只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当家作主,即不完全的人民当家作主。

  但现在的社会,又是官僚、公知、精英在顶层设计,掌握、主宰社会,拍板决定社会的所有重大问题。老百姓就只有一张选指定的人民代表的选票,除此之外,什么政治权利都没有,没有一件大事是全民决定的,没有一件大事是老百姓参与决定的,甚至发表意见、看法,提点批评的权利都没有,网络上,没有原则,没有规定,不合官意,想封谁的账号就封,想禁谁的言论就禁,看不顺眼的帖子,就丢到垃圾筐了。这和旧社会一样,老百姓还是被当成愚民,贱民,还是信奉“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4、挂的是和谐社会的牌子,实际是尖锐对立、对抗的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剥削,谁都不能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即价值,生产归生产者所有。这样一来,人人都只能靠劳动占有财产生活,生产管理即企业管理,就是职工当家作主的管理,人人经济地位、权利平等,企业是大家共同劳动生活的企业,就是职工的家;职工们就是兄弟姐妹的关系。由此决定,社会是全社会人平等、民主当家作主管理的社会。这样的社会,自然就是大同的社会,世外桃源的社会。

  但现在的社会,是尖锐对立、对抗的社会,充满暴力、恐怖,财产、人身没有安全感,群体事件频发。暴力恐怖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社会犯罪高发,精神病发病率搞达10%,每年近30万人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5、挂的是文明社会的牌子,实际是十分丑恶、丑陋、丑态的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是社会的主人;人人都有主人文明的素质、修养、性格;人人都是劳动生产的所有者,地位、权利是平等的,大家就是亲如兄弟姐妹的关系。人人行为文明,言语文明,处理社会关系文明。

  但现在实际是黄赌毒泛滥成灾,恶心丑恶、丑态、丑陋的社会,正是文明的反面。

 

  二、“脚踏两只船”的主要表现

  1、没有坚定不移的只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原则

  虽然说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占有社会经济主体的位置,但并没有明确的态度,私有制只能是补充的位置。从逻辑推理来说,主体只有一个,私有制自然就不是主体的位置,只能是补充的社会经济位置,不另外明确它也可以。但这是社会基本的、最重要的规定,必须严肃地对待它,加以明确;不明确私有制只能是补充的位置,就是默认、纵容它扩张、争夺社会主体经济的位置。私有资本制,做梦都在想,怎么侵蚀、挖出自我保护能力很差的公有资产,疯狂扩张,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现在,它基本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2、把一定是变化的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比例关系别有用心为一成不变

  以公有制为主体,就是规定社会主要是公有制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就是规定了社会各种所有制比例关系的基本原则。常识告诉人们,各种各样的因素所决定,各种所有制在社会生产资料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是变化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这就决定了,整个社会各种所有制所占比例的关系也是变化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各种所有制比例关系的变化,就是此消彼长。只有在一种前提下,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才是固定不变的:各种所有制的发展、扩大速度始终不变,假如是5%,各种所有制永远都是5%。但这种前提,永远没有可能性。所以,社会经济就始终存在实际是不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问题;保证社会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就成了社会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马虎不得的任务。

  否定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比例关系是此消彼长地变化,强词夺理它们的比例关系固定不变,就是有意放弃对它们之间比例关系的管控,也就是放弃保证以公有制为主体。遵循新自由主义的原则,只管鼓励、支持、放任各种所有制各显神通扩张。

  私有制是以人的贪婪为动力,它必然要疯狂扩张;公有制的自我保护能力弱,就成了私有制鲸吞、蚕食的对象。结果不言而喻,公有制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成了社会经济的补充,而私有制就成了社会经济的主体,以公有制为主体近乎成了一句空话。

  3、对不能逾越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的管控放任自流

  以公有制为主体,就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要占有方式的社会所有制结构,就是这种所有制结构关系决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体制。这种所有制结构,是不能逾越,不能打破的,如果逾越了,打破了,那它就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制度。这就要求社会管理者,必须把各种所有制限制在一定的比例范围以内。对公有制来说,既要保证它占有社会总量55%以上的生产资料,又要限制它不能超过70%;对私有制来说,既要保证它占有在30%以上,又要限制它占有不能超过45%。但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国家却采取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让一些人疯狂扩张私有制,随便逾越以公有制为主的边际,否定了这一经济制度的核心。

  私有资本制,肯定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所有制,但初级阶段还必须保留它起社会补充作用,理由:①社会主义还不完善、成熟,社会需要其它所有制来补充:②人民群众生活、服务及生产还需要它的存在;③私有资本制消亡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消亡了。

  4、丢掉了社会主义的特有性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一再讲,只有公有制才能最终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

  解读: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有质的规定;而发展生产力并不是社会主义的特有质的规定。因为每种社会制度的中前期,都有利生产力的发展;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这些年,我们不提消灭剥削了,不消灭剥削就不能根本消除两极分化,就是不去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这就丢掉了社会主义特有质的规定性,把它变为没有自己特有质的规定的发展生产、经济的社会。私有制以人的贪婪为动力,能疯狂投资扩大生产;而公有制是公家的,不会疯狂投资扩大生产。没有特有质的规定、就是发展经济的社会,自然就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私有制疯狂投资扩张,所以,现在私有制就成了社会经济的主体。

  5、萎缩公有制来扩张私有制的政策

  天下人都知道,公有制保护自己财产、利益的能力较弱,在国家鼓励、支持的私有制的疯狂侵蚀、蚕食、围剿下,一些公有制企业破除倒闭,公有制缩小;贱卖甚至是白送国有资产,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公有制所占的比例又缩小;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卖有形资产,把公有制经营的大量利益送给私有制,把国企改革成股份制,改革成混合所有制就是这样。这是私有制天天攻击国企,要进入国企的根本目的。

 

  三、根源:对社会主义没有信心,立场不坚定,祈求资本主义

  只有公有制,才能消灭剥削,建立起完善的、成熟的没有也不会再出现剥削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就是社会主义的基础;肯定地说,没有公有制,就没有社会主义。这是人们的共识,甚至资产阶级也承认这是社会主义的核心。

  公有制,一种是全社会公有的社会所有制,另一种是劳动者集体所有制;国有,是从私有资本制变革到社会所有制的过渡性的所有制,这是因为,实行社会所有制是有条件的,私有资本制是不能直接变革为社会所有制的,必须用国有经济体制来创造条件,否则,社会就会乱套,社会主义事业就前公尽弃。

  但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的领导,对待公有制的态度,竟然同资产阶级即资本主义势力一致起来了,改革,主要是拿公有制开刀,社会主义事业痛心不已,资产阶级兴高采烈,赞美、支持社会主义这样改革。

  为什么会犯亲者痛仇者快的严重错误呢?根源就在于,没有坚定不移的社会主义立场、共产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即公有制没有信心。

  1、立场错误,和资产阶级站在一起抹杀了社会主义发展经济的巨大成就

  建国时,中国就没有像样的工业;是人力加畜力、完全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力很低,一穷二白。搞社会主义,经过短短的二三十年的艰苦奋斗,就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基础,完成了西方用了百多年时间的工业发展进程,一跃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成为有核军事强国,世界列强再也不敢对中国轻举妄动了。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短短30年人口就爆增了一倍,创造了世界奇迹。

  但资改派、精英、公知们却视而不见,睁眼说瞎话,这二三十年经济发展不大,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是被耽误了的二三十。农业上,解放前吃kaokao,解放还是吃kaokkao,没有发展;他们污蔑公有制是“吃大锅饭”、养懒汉的所有制;他们蛊惑人心地说,不对公有制进行改革,“就是死路一条”。对千辛万苦动员、组织起来的农业集体所有制痛下杀手,全部砍了;把成千上万个国企折腾没了;几千万工人下岗。

  2、目光短浅,看不到公有制发展成熟后的美好前景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人类的新生事物,必然有比较长时间的发展、成熟过程。它一旦成长完善、成熟了,就能完全表现出自己的先进性,能力,就能使社会其乐融融,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成为“世外桃源”的大同社会。

  资改派目光短浅,看不到它的发展前景,想象不到它完善、成熟后企业是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什么样的面貌,精神;社会是什么样的关系,面貌,形态,以远没有完善、成熟的“小孩”公有制,去和残酷剥削的资本主义比利润效益,实际是比谁剥削得更凶,更厉害。就因为“小孩”公有制比不过私有资本制的剥削效益,就拿公有制开刀,改革为剥削私有资本制的企业管理体制,美其名曰现代企业制度;把公有生产资料明晰为私有制资本;把好不容易解放出来的雇佣工人,又赶回到雇佣工人队伍里受剥削。

  3、迷恋旧社会制度、体制、旧关系,反对新生事物

  社会主义事业,是十分艰难的创建崭新社会主义制度的事业,也就是创新构建最大最难的新生事物,并精心呵护它、培养它逐渐完善、成熟起来,更换了资本主义制度,完成人类社会这次社会制度大变革的任务,使人类逐步进入共产的美好时代。

  刚刚创新构建出来的社会主义“毛坯”,又是人为构建的,不可能就是完善、成熟、很有能力新制度,一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足。这就要求社会主义事业,要像对待自己刚出生的婴儿那样,精心呵护、喂养、教育、培养它发育,成长,慢慢长大成人,要容忍它、理解它的幼稚、不成熟,难免的缺点、错误。

  资改派虽然承认它是初级的,但却又不按初级来评价它,对待它,拿社会主义的“小孩”去和资本主义的“大人”比谁剥削得厉害,赚的利润即剩余价值最多。以此为理由,嫌弃、冷漠甚至虐待社会主义“小孩”。

  这是因为他们迷恋旧社会制度、体制、旧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智力、能力有差异,人就应该分为不同的等级、阶级,社会永远是这样,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社会的事,纷繁复杂,只能由精英来设计、主宰,管理,永远是官员体制管理的社会;社会生产经济就应该由会赚钱的能人来掌握,控制;人民群众,自私自利,目光短浅,不能自己当家作主社会,只能由精英官员代表他们当家作主。

 

  四、纠正“脚踏两只船”的主要措施

  1、是否有坚定不移的社会主义信仰、行为表现作为选拔干部的首条标准

  因为国家干部,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领导、骨干、中坚。所以,国家干部队伍,决不能用没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身在社会主义心在资本主义的内奸。

  2、清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所有制结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所有制结构:公有制经济是主体、私有制经济只能是补充。

  宇宙事物总是有边际的。公有制经济,管控在占55-70%的比例范围以内,私有制经济,管控在占30-45%的比例范围以内。

  3、明确各种所有制主要在哪些产业、行业范围内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保证以公有制为主体,就是对社会各种所有制所占比例的一定限制,这是回避不了的措施。公有制经济,主要在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一、二产业,三产业中的部分行业;私有制经济,主要在第三产业。

  4、鼓励、支持各种所有制在自己的比例范围内发展

  这就是鼓励、支持各种所有制发展的前提,原则,边际。

  5、明确保证社会经济所有制结构的责任

  党和国家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保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所有制结构。

  努力完善公有制经济体制、管理

  6、动员人民群众大讨论公有制的一系列理论、实践问题

  国家创办群众性的《公有制讨论》杂志,互联网设立“公有制论坛”。讨论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除严管攻击公有制的言论外,自由讨论、商榷。

 

  2015/12/27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