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文:给国家环保部陈吉宁部长的一封信 给国家环保部陈吉宁部长的一封信
给国家环保部陈吉宁部长的一封信
下大决心减少破坏、污染,十年基本实现蓝天青山绿水的建议
陈朝文
雾霾,已经严重到谈霾色变的程度,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的质量,社会的稳定,党的领导地位。建议党和国家下大决心,采取有力措施治理它,十年时间基本解决它。
一、我国自然环境净化受到条件的制约,能力脆弱,压力大
1、十几亿人正常生活、生产的破坏、污染对自然环境压力大
十几亿人生活的污染,又主要集中在中东部,给环境的自然净化很大的压力。生产出十几亿人生活活动需要的天文数字的物质资料,对自然环境是很大的破坏、污染,排出大量的灰尘、极细微的干尘粒子,再加上又主要集中在中东部,不容易扩散、吸附清除,又给自然环境修复、净化很大的压力。
2、人平均拥有的空气自然净化空间小,净化值小
空气自然净化能力与自然净化空间成正比,空间越大,空气净化能力就大,反之,就小。我们是大陆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平均自然净化空间少,只有条件好的国家的几十分之一,容易形成雾霾。而有的岛国、半岛国,尽管人口密度也大,但有很大的海洋上面的空气净化空间,霾容易扩散,一般不会形成雾霾。
3、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生活对自然环境的压力大
我们经济落后,要大力发展经济,尽快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必然要增大生产对自然的破坏,增加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就要增加物质资料的消耗,增加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破坏。
二、造成自然环境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
自然为人正常的生存、生活,提供了足够的基本物质条件;人类为满足自己正常生存、生活的生产,自然提供了极大的生产空间、场所等条件,完全能保证,对自然造成的破坏,它自己能很快修复,清理,保持始终是适宜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条件。所以,人类正常生存、生活、生产对自然的破坏,是不会造成雾霾的,即使有也是轻度的。
只有人藐视自然规律,自然法则,贪婪无度地破坏、污染自然环境,超出了自然净化能力、修复能力,自然环境才恶化。我国环境严重污染,出现严重的雾霾,完全是人贪婪,大大加重了破坏、污染,自然环境不堪重负造成的。
1、大量为外国人的生产大大加重了自然环境的破坏、污染
中华大地承受着十几亿人正常生活、生产的破坏、污染,自然净化、修复的压力本来就很大。这些年,又加上很大一部分的出口生产,实际是为外国人的生活享受而生产。出口生产大大加重了中华大地的破坏、污染,它不堪重负,净化、修复不了这些破坏、污染,就形成严重污染,严重雾霾。这些是中华大地不应该承受的破坏、污染。如果没有这些生产的破坏、污染,中华大地就不会破坏、污染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从买卖交换的实质来说,人是为买而卖。为交换回来并不买人家东西的外币而生产,出口,实际就是为外国人的生活享受而生产,就是白白浪费自己的自然资源、牺牲自己环境的不应该的生产。
2、大量被浪费生产大大加重了自然环境的破坏、污染
市场只能是“事后诸葛亮”地调节商品生产、资源配置,——当市场发出某种商品价格开始向下、供大于求的信号时,往往这种商品、这种商品的生产能力已经是严重过剩了。这就造成大量生产的浪费,大量自然资源的浪费,自然净化能力的大量浪费,自然环境遭受到了不该承受的破坏、污染。
3、奢侈生活大大加重了自然环境的破坏、污染
穷奢极欲奢侈生活,要消耗大量物质资料,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物、废水、废气、粉尘,严重破坏、污染环境。
4、贪婪地放肆破坏、污染自然环境的生产使中华大地面目全非
这些年,是贪婪的一切为了赚无限多金钱的生产。这种生产目的驱使,大地上几乎都是放肆的破坏、污染自然环境的生产,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做得出来,都敢为,出现大量触目惊心的、令人发指的污染事件,使中华大地千疮百孔,天不蓝,山不青,水不绿了。
5、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叠加效应污染、破坏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造成以下四大问题:
⑴造成高能源消耗,高污染。城市人口的能源消费大约是农村人口的3.5~4倍,因为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需要大量的水泥和钢铁;人口大迁徙、大流动,需要相当多的运输工具,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能源的消耗伴随着的是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高排放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⑵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全国70%的城镇缺水,90%的城镇水域和65%的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城市年产生活垃圾1.5 亿吨,有200 个城市出现垃圾围城的局面。
⑶造成热岛效应、温室效应、污染效应和拥挤效应,恶化环境。
⑷违背了自然规律。大自然规律,动植物排泄物是农业生产的肥料,而且是最好最安全的有机肥料,有机肥料生产的才是有机食品。但城市化却把几千万上亿人的排泄物、生活废水等有机肥料,排到江河湖海去污染,然后又用大量的财力来治理;绝大部分的农业生产,靠化肥来维持,造成土地、江河湖海的化肥污染,农药污染,激素等污染。
三、实现蓝天青山绿水环境的主要措施
1、逐步减少出口生产,大大减少这部分生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污染
理由:⑴国人有一个比较好的自然环境是头等大事,所以,必须大力减少不必要的生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污染;⑵出口应该遵循为买而卖的基本原则;⑶事实证明,用市场换不回来资本家阶级的先进技术。
出口生产上限:外汇储备足够用、能应付国际金融最大风险。
措施:⑴逐步取消支持、鼓励出口、出口生产的政策、规定;⑵逐步把一些外向型工厂企业转为内向型;⑶严格控制新建新外向型工厂;⑷决不引进高破坏、高污染的外资企业,只能引进低破坏、低污染的清洁外资企业。
2、逐步转变社会生活、生产方式
从决定性的因素来说,正是私有资本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造成地球不断被严重污染、破坏,现在人类不得不考虑,不远的将来会不会因环境问题大难临头。
逐步减少出口生产,要把出口维持在一个为买而卖的理性度上,要把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破坏、污染,理性控制在自然净化、修复能力以内,就必须理性转变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才能保证我国十年后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环保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是为全社会人提供又多又好物质资料,大家基本生活无忧无虑的生产;不再是为疯狂贪婪金钱的生产;企业,是全体职工像兄弟姐妹一样,心情舒畅地劳动活动的大集体,大家庭;社会把投资理性地控制在合理的度上,保证社会生产和消费始终平衡;没有贫富两极分化,不再追求奢侈豪华的生活。
环保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要有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才能逐渐形成;这要靠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贪婪,牢记着自己入党宣誓词的共产党员,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和人民同甘共苦,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出来。
3、钢牙利齿重罚恶意严重破坏、污染自然环境的当事人、企业、组织
环境不达标的新建工厂企业,一票否决,不能点火开机投产。企业恶意破坏、污染环境,初犯,重罚;两次以上,罚到企业倾家荡产关门;情节特别严重的,受法律制裁。城市房屋建设,必须解决好生活下水的处理,否则,不与竣工验收,不得投入使用。
4、人口乡镇城星罗棋布分布
理由: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自然基本规律的要求;有利于自然环境的净化、修复;没有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叠加效应污染、破坏;没有巨大交通运输的压力;才没有各种城市病;才没有数亿人割舍亲情,家庭,背井离乡,抛妻别子,天各一方,颠沛流离之痛,才没有大量空巢老人孤独、寂寞的痛苦,才能解决农村老人自杀率高的社会问题。
保证措施:新建工厂的地址,要把劳动者的生活、家庭等等问题统筹起来考虑,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赚多少钱。城区决不建新工厂,大城市、特大城市城郊原则上不建新的工厂,原则上新工厂都建在县、镇、乡。
5、市场与计划调节结合
市场,尽管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调节商品生产、资源配置的功能,但它却只有“事后诸葛亮”能力的调节,预测、预告不了社会周期性经济危机或者经济衰退将发生,大量自然资源被浪费,加重了环境的污染、破坏。所以,必须把市场调节与人主观能动性的预测计划调节结合起来,才能解决人类社会近代、现代周期性经济危机这个怪病,才能解决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污染的问题。
这就要求,国家即社会必须科学管理整个社会的生产建设投资;对未来生产力的发展,做出科学地预测,规划;对社会未来各种产品需要量做出科学地预测,对社会发展建设做出规划;根据预测、预判、规划,制定出社会各种产品的生产,需要新增的投资建设量,以保证社会未来一段时间,各种产品生产量,与市场需要量大体上基本一致,多也只有一成以内的多,少也只是差一点的少。
国家也只是科学管理整个社会的生产建设、生活建设计划投资,并不计划管理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产品卖什么价;也不干涉企业怎样生产,怎样管理。企业充分利用、挖掘这些生产资料的潜力进行生产,就可以生产出比社会估算的要多的产品,但绝不会有成倍的多,最多也只有社会估算的几成的多。社会这样管理经济,既没有盲目的没有需要根据的投资,又放活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就不会出现生产严重过剩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也不会出现某些商品市场供应紧张,短缺的问题,保证社会经济始终活而不乱,平衡、协调、健康发展。
没有经济危机,就没有大量被浪费了的生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污染。
6、征收高额的奢侈生活消费税
理由:因为生产生活奢侈物品,要消耗过多的自然资源,加大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污染;奢侈生活消费,给自然环境造成过多的破坏、污染。为了抑制社会的奢侈生活消费,为了治理奢侈生活消费给自然环境加重的破坏、污染,必须征收高额的奢侈生活消费税。例如,对大面积别墅豪宅、大排量豪华汽车、私人飞机、私人游艇等征高额、特高额的自然环境污染、破坏税,对两套以上的住宅征房产污染税,对小汽车征收污染税。
这些税收收入,专款专用于削减正常生活、生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污染。例如公共交通的建设,乡、镇、县基础设施的建设,清洁能源的补偿等等。
7大力发展免费、低价公共交通
理由: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大陆国家,自然环境净化受到条件的制约,能力脆弱,压力大,必须千方百计控制、减少生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污染。汽车尾气排放是雾霾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华大地绝对承受不了十多亿辆小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破坏;必须大力抑制小汽车的使用。双管齐下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对小汽车征收污染税,另一方面,实行免费的、低价的公共交通,吸引人们不开小汽车出行,乘坐开支很少的公共交通工具。
资金保证: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来源,一是污染征税的一部分;二是国家财政的社会建设资金;三是社会捐助、捐赠,集资;四是其它。有这些资金保证,是可行的。
8、实行一把手环境保护责任制
保护好环境,涉及到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涉及到所有人的物质利益,人的文明程度,行为习惯等,涉及到有的企业能不能存在,涉及到法律惩罚,就是社会的方针、政策、规定、执法、管理的方方面面。只有实现一把手环境保护责任制,才有权力、权威管好环境。环保部门,只是政府的一个办事机构、部门。
9、把实现天蓝青水绿水列为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利用所有宣传、教育、舆论平台,大量宣传环境保护,人人从自己做起,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大量宣传环保的好人好事,批评严重破坏、污染环境的坏人坏事,利用所有文艺舞台,歌颂、表扬环保的好人好事,针砭严重破坏、污染环境的坏人坏事。
二零一五年三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