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者怎么会不知道混合所有制是个伪命题呢?
设计者怎么会不知道混合所有制是个伪命题呢?
                          陈朝文
把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定为混合所有制,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社会主义理论、实践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理论、实践问题。必须慎之又慎。
什么是混合所有制?顶层设计给出的解释,是指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它既是一种社会经济成分,又是一种企业资本组织形式。它是股份制的一种形式。
笔者认为,这个设计解释理论上并不成立,混合所有制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一、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无法混合的
混合所有制定义:两种以上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混合。
要把两种以上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混合起来,就要先搞清楚,它们究竟能不能混合?要搞清楚,它们究竟能不能混合,就要搞清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定义:
生产资料占有决定的经济体制,生产资料所有者对生产、经营的权力,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简称所有制。这应该是大家基本认可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定义。
如此定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由:
生产资料是人们劳动创造产品必须有的物质条件,它制约着人们能不能劳动创造产品生活,所以,它是特殊的财产。占有特殊财产生产资料的人,利用它对人劳动生存、生活的制约作用,就规定使用这些生产资料的生产是什么目的,即企业为什么而生产,规定生产经济活动所有人员结成什么样的企业利益生产关系,规定按什么原则分配新生产出来的劳动成果,等,一句话,决定是什么经济体制的生产、经营;同时规定自己在生产经济活动中有哪些特殊的所有权力。这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⑴和占有其它财产一样的财产所有制;
⑵是什么生产方式制,即企业生产是谁的,产品谁所有;
⑶是什么利益生产关系制,即企业所有人员结成是什么样的利益生产关系;
⑷是什么分配制,即用什么分配方式即分配原则分配。
所以,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同的机制生产方式,不同的利益生产关系,不同的分配方式,一句话,就是不同的经济体制。就是人剥削人的生产资料奴隶主所有制、地主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机制生产方式、利益生产关系、分配方式,也有所不同。同样是剥削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资本家农场土地所有制,也无法混合。
所以,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可能混合的,是混合不了的。——两种以上机制生产方式怎么混合?两种以上利益生产关系怎么混合?两种分配方式怎么混合?一个企业,不可能用两种机制生产方式运转生产经营;企业所有人员,不可能结成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利益生产关系;不可能用两种以上的办法来分配。
把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混合起来,理论上说不通,不成立。以生产资料资本所有制和公有制就不能混合来说,混合所有制并不是真实的。
资本所有制,是为资本所有者创造无限多利润生产方式的生产,是老板与打工仔既对立又统一的利益生产关系,是按资分配方式的分配。生产资料公有制有社会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国有表面看是公有,实际是从私有向公有过渡性的所有制。公有制是生产归生产者所有生产方式的生产,是自由人平等的利益生产关系,是按劳分配方式的分配。
不管是谁,只要能正常思维,看了这两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本内容,就会得出结论:这两种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绝对混合不了的。私有资本不可能与集体所有制混合就是证明。
二、实际是把国有资本私有资本合伙假借为混合所有制
私有资本能与国有生产资料混合,并不是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混合,而是生产资料资本所有制私有资本和国家集团资本的合伙。因为从范畴来说,国有生产资料属于资本的范畴,都是生产资料资本所有制,只不过,一个是私有资本,一个是集团私有的资本。
所以,这个所谓的混合所有制,实际是隐瞒了前面资本两个字的资本股份制,就是国有资本和私有资本组成的股份制。从生产资料所有制范畴来说,就是生产资料资本所有制,并不是混合生产资料所有制。
三、国有资本和私有资本混合后就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世界人都知道,是没有剥削、阶级,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社会。
剥削,就是生产资料所有者,凭借生产资料对人劳动生存、生活的制约作用,无偿占有生产者劳动创造的价值即劳动成果的这种社会行为。剥削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生产和新产品归剥削者所有,分配的新产品财产是剥削者占有着的;二是剥削者掌握着分配权。老板掌握着这些分配的物质资料,又有这些物质资料的分配权,就能理直气壮地把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分配为自己生产资料的增殖而无偿占有。
所以,社会要消灭剥削,就必须从制度安排上否定了能剥削的这两个前提,——一是生产不再归生产资料所有者所有,而归生产创造者所有。正如《国际歌》所唱,“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一切归劳动者所有”!二是不再由生产资料所有者掌握分配权,而由生产者即劳动人民掌握分配权。正如《国际歌》所唱“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制度安排否定这两个前提又牵涉到根据是什么?所以,就必须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否定这两个前提提供根据,——只有生产资料公有制,即成员共同占有,才是生产归生产创造者所有的根据;生产归生产所有,新创造出来的产品就是生产者的,自然就是生产劳动者即人民掌握分配权,决定按什么比例关系在各项需要之间分配。
这就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任务。这就是建立、成熟、巩固社会主义的进程。现在,社会主义事业显然处在这个过程中。
常识告诉人们,一个企业,只能是一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即只能是一种企业体制;不可能是两种生产资料所有制,两种企业体制。私有资本和国有资本组成的所谓“混合所有制”企业也如此,——只能是完全的生产资料资本所有制,只能是完全的老板决定一切,主宰一切的企业体制。因为私有资本所有制的基本规定十分明确:是为资本所有者创造无限多利润即剩余价值生产方式的生产;是资本家和雇佣工人既对立又统一生产关系的生产;是资本家决定的按资分配。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这就决定了,国有资本所有制只能和私有资本所有制一样:变质为完全的资本所有制。——背叛了社会主义:没收私有资本为革命国家所有的生产资料,不再是要逐步过渡到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即过渡到没有收益、收益权的公有制,从而否定剥削的两个前提;永远没有生产归生产者所有,企业职工当家作主管理企业,职工即劳动人民决定分配的经济体制;劳动人民永远受剥削。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