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曾飞:文化要义

火烧 2017-03-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文化本质,强调观天文以察时变,观人文以化成天下。阐述中道执中、阴阳和合之道,揭示文化如何引导人世和谐发展,体现道之可行与人文精神。

 

文化要义

曾飞

  乎天文,以察时变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天地万物变易之道也;人文,人世变易之道也。执天之道,顺乎自然而生;执人之道,化成天下而生生不息,是谓文化。

  普天之下,人为贵。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为道益人,天下兴;为道损人,天下毁;违道强行,天下乱。道者,可行之路,也神之可行路径是也。名者实之宾;道者,名也,以名映实是也。以名映实,难尽其理,是谓不知。知不知则无败事。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中者,中道也,名切中实之谓也。把握中道,谓之执中。一阴一阳之谓道;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两端,阴阳是也。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执中是也。用一中,则得一阴阳之结构,结构变,物之质也变。执中以变易。物极必反,返而复之。  

  道之不行,损人利己,弱肉强食,民不聊生,是谓乱世。大道未彰,货力虽为己,尚能相互关爱礼让而无相害,天下安定而有余,是谓小康。大道行也,文而化之,人皆奋力,皆有所养,安康富足,是谓大同。

  善有善报。上善若水,水循道而行,利万物而不害。

通俗版

  古语说:乎天文,以察时变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就是把握天地万物变化之道;人文,就是把握人世变化之道。把握了天地万物变化之道,顺乎自然的规律性而能够生存;把握了人世变化之道,化成了天下而能够生生不息,这就叫做文化。

  普天之下,以人最为贵重。人能够把道发扬光大,而不是利用道来光大自己。依道行事而益于人,天下兴旺;利用道干坏事而害人,天下被毁;违背道蛮干,天下大乱。道指的是可行的路径,引申为可行的观念。观念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所以观念难以穷尽实际存在的全部规律性,这就叫做不知的道理。知道了不知的道理就不会狂妄蛮干而误事。

  古语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说的是人心动荡不安,道心幽昧难明,至诚之人应当精诚专一,实实在在地实行中道。中道指的是人的观念切合于实际。把握住中道就叫做执中。一阴一阳构成了所谓的道;万物有恃于阴,而怀抱着阳,相互涌动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两端指的就是阴和阳这两个极端状态。把握住两端而针对具体事物使用一种由阴阳两端组合而成的中间结构来做为解决方案就是执中的具体方式。用了一种中,就得到一种阴阳之结构,结构变了,事物的质也就变了。执两而用其中也就可以用来促使事物朝预定的方向改变。物极必反,事物一旦变化到了极端,必然出现返复的现象。

  道不得推行,天下风行损人利己,弱肉强食,以至于民不聊生,就叫做乱世。大道还未能彰显,货力虽还是为了自己,但是人们尚能相互关爱礼让而不互相伤害,天下安定而有余,就叫做小康。大道通行无阻,文而化之,人人都能自觉奋力,人皆有所养,社会安康富足,就叫做大同。

  善有善报。最大的善就好像水那样,尊循道行事,利于万物而不刻意伤害它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