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会舆论倾向杀官时
当社会舆论倾向杀官时
钟 声
自打湖北英烈女刀毙淫官以来,包括一些官方大网站在内的诸多新闻媒体,几乎出现了一边倒的舆论态势,即对刀毙淫官的英烈女表示了极大的同情、支持甚至赞赏,对被杀的淫官不仅不同情,而且表示了强烈的义愤,甚至皆曰“该杀”。这到底是为什么?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何以人们会同情杀人者而不同情被杀之官?一是因为这个淫官死有余辜,再就是说明当今的领导干部队伍已经荒淫腐败到了极点,早已引起了整个社会人们的强烈不满,甚至到了杀都不足以平民愤的地步!之所以对淫官皆曰“该杀”,绝非仅仅是针对此一个案,而是意味长期以来,人民群众对整个领导干部队伍深怀不满或仇视情绪的总爆发。
想想看,如果这个淫官不到那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娱乐场所寻求刺激,如果他们所在的领导干部群体,尤其是决策者不为之谋划和兴建了可供他们发泄兽欲的龌龊场所,其能因此而毙命于刀下?而有条件经常光顾如此龌龊场所者,又何止是此淫官一人!所谓“隔一个杀一个还有漏网的”说法“已成老黄历”,不充分说明了领导干部队伍腐败程度之严重!
作为领导干部队伍中的一员,本人理该同情被杀的淫官,毕竟皆属释同一队伍中人。但遗憾的是,本人不仅不予同情,而且十分赞赏和支持这个与淫官搏杀的烈女。因为她所做的,恰恰是本人为之奋斗的誓言和目标。同时也希望这样的烈女,假如本人也如此龌龊,千万不要错失刀法,使我不致一刀毙命。因为对于禽兽,你不首先致其于死地,最终受害的只能是自己。
出于善意或人道,本人绝不希望同一队伍中人再为此所杀。就是说,如果我们都像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张钦礼同志那样,逝世多年后还为之痛惜和念念不忘,人民爱都爱不过来,保护都生怕有一点失误,又怎能以刀相向!
当然,社会舆论倾向于“杀官”,是坏事更是“好”事。因为它足以使当政者看到,包括其自己在内的作为极少数人的领导干部队伍,其实早已到了不被人民看好甚至仇视的地步。所以,如何正确对待社会舆论倾向于杀官的问题,当政者不仅应该看到它的正确性和积极意义,而且理应利用这个有利时机,表现自己的执政理念和坚决惩治腐败的态度。毕竟,社会舆论倾向杀官非同小可,也关系到当政者的切身利益和身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