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吴连登为何能成为毛泽东的管家?

火烧 2009-12-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分析吴连登如何凭借踏实工作和敬畏之心成为毛泽东管家,探讨其晋升过程中的客观与主观因素,突出服务行业廉洁用人机制。

吴连登为何能成为毛泽东的管家?  

仔细看过专访吴连登的视频,我感觉吴连登年纪轻轻短短的时间能从一个翻砂学徒工人飞升成为毛泽东的管家主要要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 客观原因 那个时代的用人机制是通畅的健康的。  

那就是每一个单位都愿意把自己单位最好最优秀的职工推荐给上级单位。  

吴连登,从翻砂车间,到盐城地委招待所,招待所又把他推选到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的几千人,又入住中南海。其中有多少主管领导。如果中间有一个领导有点私心,把这个能干的员工雪藏起来,留给自己使唤,那吴连登就不可能来到毛泽东的身边。这说明各级领导没有私心杂念,这就保证了整个用人机制的通畅,不管是谁,只要踏实肯干就可以干到中央去。  

二 吴连登的主观原因  

吴连登对工作从不挑肥拣瘦,干一行就爱一行,干就要比别人干的好些。没有陈腐旧见,服务行业是相互服务,人总是在各自不同的岗位服务社会,没有尊贵低贱之分,这是他能干好服务员的态度原因。  

  1958年,他在江苏省盐城地委招待所当服务员。“即便是打扫卫生、端茶送水,我也总比别人快。我一趟能拿10个暖水瓶,一手提4个,两个胳膊再各夹一个。招待所离打水的地方一趟 500米 ,我每天5点起床,就这么来回跑,一个人负责整整一栋楼。” 他的这种工作态度积极性,已经尽其所能。  

1959年,北京人民大会堂建成,从全国各地挑选服务员。盐城只有一个名额,吴连登被选中。也就在情理之中。  

1961年5月,中南海服务科科长来到人民大会堂,从近千名服务员中选拔两名进入中南海。  

从吴连登被提拔的过程中,没有看到任何请客送礼的歪门邪道,一个人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干好,提拔的机会就来了。可我们现在的官员选拔,有几个是靠干出来的,那是的政府不愧为一个清廉的政府,这样的政府,大家都一心思把精力用在工作业务上。吴连登的历程反衬了整个服务行业系统的廉洁用人制度的健康。  

三 吴连登的敬畏之心是被毛泽东选中的关键  

    吴连登在中南海颐年堂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有个习惯,开会他基本上是第一个到,他要和陆续进来的人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平常业务熟练的吴连登,手抖得厉害,等走到毛主席面前,茶已经洒出了一半。   

    吴连登的手发抖是个细节现象,但是这个细节肯定会在毛泽东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手发抖当然是激动,而激动的背后则是这个小青年对毛泽东发自内心的敬仰和敬畏。如果一个人对他人对工作有了这样的敬畏心情,那他还会对这个人对这个工作怠慢吗?双手发抖是谦虚的和敬畏的表现。  

   四  毛主席和江青 AA制 的倡导者   

“江青的工资是243元,工资领回来我就记到账上。他们各花各的钱,这是主席交代的,就是现在通常说的AA制。”吴连登说江青最大的支出,可能是购买摄影器材和冲洗胶卷。“江青经常让我去给她改一些衣服。没钱的时候,她也会把白色的衣服染成灰色,过段时间又染成黑色来穿。有人说江青拿牛奶洗澡,我负责采购,没有买过那么多牛奶。江青当年用过的比较奢侈的东西就是发胶,只有友谊商店可以买到。”江青常叫一些京剧界的朋友来开会。“但她每次都是中午11点散会,下午接着开,让他们回去吃饭,减少开支。后来,江青因为钱不够花,还曾欠过新华社8000元钱。”   

五 江青120的大衣  

吴连登介绍,请人给江青做了一件大衣,江青穿不起。吴连登找了汪东兴,才从毛泽东的稿费中扣除了加工费,那件大衣直到被关进秦城监狱的时候也没有穿上一次。这件大衣的下落不知如何,我想这件大衣定比克林顿的实习生,莱温斯基的那个裙子有历史价值,记录着不同的时代记录着不同的社会人物,记录着一个社会的性质。记录着一个国家的光荣和一个家庭的不幸。  

回想这件大衣,我不知道应该为我们的国家感到自豪,还是感到悲哀!  

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妻子,如果丈夫已经掏了钱,却不允许妻子穿一穿自己想卖的已经掏过钱的衣服,那么扣留这件衣服的人应当如何看待!  

http://blog.sina.com.cn/guohunmaozedong  

 2009年12月7日 9:28:48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