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迪拜危机给蜗居的房事再鸣警笛

火烧 2009-12-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迪拜债务危机引发全球股市动荡,警示房地产泡沫风险。文章分析迪拜发展模式破灭,指出中东房地产热潮及全球金融体系潜在风险,强调债务危机对经济复苏的冲击。

网闻博报       来源:《日出西边/风动中国》

据中国广播网2009年11月28日最新报道,惊魂甫定的全球经济又一次遭遇重大打击。昨日,迪拜政府称,国有集团迪拜世界请求590亿美元债务偿还暂停6个月,导致全球股市、油价、金价大跌,欧元走弱。因为“迪拜事件”,全球股市周四大幅下跌。在亚洲,中国、日本、韩国股市均告下跌。东京股市和中国台北股市跌幅都在3。2%。韩国首尔股市和中国香港恒生指数跌幅超过4.6%。澳大利亚悉尼股市主要股指下跌12.9%。不过,比亚太股市晚几个小时收盘的欧洲股市企稳反弹,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意大利主要股指涨幅都超过1%。但美国股市三大股指盘中虽有反弹,最后仍以1%以上的跌幅报收。

另据报道,昨日上证综指收于3096.26点,跌2.36%,本周跌6.41%,为近3个月以来的最大周跌幅;深证成指收于12876.15点,跌3.09%,周跌5.98%。昨日逾八成A股下跌,各大行业指数全线下跌,地产、金融、有色金属、钢铁、煤炭等领跌大市。之前连续强劲上涨的深圳城市更新概念股也大多下挫。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昨日午后跟随股市快速跳水,全线收绿,沪螺纹、连塑料和郑PTA三个品种跌停。
  外界担心迪拜赖债,并触发新一轮金融风暴,此事也引发人们对资产泡沫的反思。适值全球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之际,市场人士担心,迪拜世界或沦为又一个雷曼兄弟公司,引爆新一轮全球信贷危机。迪拜世界陷入困境,同时寓示以大规模举债大兴土木发展经济的“迪拜模式”宣告破灭。

迪拜是阿联酋第二大酋长国,面积3885平方公里,占阿联酋总面积的5%。迪拜拥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级酒店、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源源不断的石油和重要的贸易港口地位,为迪拜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使迪拜成了奢华的代名词。
  作为迪拜政府的主权投资公司,横跨房地产和港口业务的迪拜世界开发了全球最奢侈的一些项目,旗下的Nakheel房地产公司建设了很多居住项目和填海工程,其中包括了著名的“世界”人工群岛和棕榈群岛。今年6月份,迪拜宣布将新建一座高达1100米的世界最高摩天大楼,具体就是由Nakheel房地产公司开发。

我们回头来看一段2008年3月11日国际先驱导报的相关报道,虽然高油价使海湾各国赚得盆满铂满,但几乎每个国家都没打算坐享石油财富,而是倾力于房地产开发。现在,中东已无可辩驳地成为全世界高楼竞赛的主战场。全球目前有4个号称高于千米的待建大楼项目,全部位于中东国家。在中东,迪拜是当之无愧的房地产开发先驱。上世纪90年代,迪拜政府就开始考虑修建一座不同寻常的酒店以带动旅游业,这就是如今尽人皆知的七星级帆船形“阿拉伯塔”饭店。这家饭店1999年建成,楼高321米,在当时不仅是世界最豪华的酒店,也是世界最高的酒店,一时成为迪拜地标,入住、参观者骆绎不绝,投资也如潮而至。迪拜地产项目从此热潮不断。2004年9月,818米高的迪拜塔破土动工;同时数个600米以下的高层建筑也正在建设中。目睹迪拜的成功,科威特、巴林、沙特、卡塔尔等国纷纷效仿,中东地产持续升温。据统计,迪拜的建筑塔吊占全球数量的25%,而阿布扎比、多哈和吉达则很有可能后来居上。

政府的优惠政策、中东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需的扩大以及“9·11”后中东资本从美国回流,都导致海湾地区房产需求猛增。不少国际名流巨贾都争相在中东置业。巴基斯坦已故前总理贝·布托、英格兰球星贝克汉姆以及德国F1车手舒马赫都在迪拜拥有房产。据报道,还未完工的迪拜塔出售45至108层的700套私人公寓的时候,8小时内便全部售罄。
    昨天,迪拜财富效应吸引全球资金源源涌入,不断让迪拜的设计图纸落实为宏大建筑,刺激迪拜人绘就更大蓝图。而今天,当金融和经济危机袭来,盲目投资恶果乍现。迪拜受创之深,在海湾首屈一指。一场房地产沙漠风暴,便把海市蜃楼打回了原形。创下销售奇迹的棕榈岛面临烂尾危机,包括明星布拉德皮特、贝克汉姆以及曼联前锋欧文等明星大腕都面临收楼无期的困境。而迪拜楼市更是爆降五成,让投资者们叫苦不迭。就连号称将成为全球第一高的迪拜塔也被迫停工。有报道指出,当地至少有400多个工程被迫取消,涉及款项超过三千亿美元。市场调研机构Proleads数据显示,受危机拖累,迪拜和阿联酋其他地区停工项目所陷资金高达5820亿美元。从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到震惊世界的人工岛,迪拜的海湾上曾经浮现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分析人士则指出,在此次债务危机的阴霾下,昔日被人们称为“沙漠希望绿洲”的迪拜已经变成海市蜃楼,甚至还很可能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

在从华尔街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下,投资避风港和“希望绿洲”,又岂止是中东和迪拜,当然还有被过剩的流动性热钱所热捧的中国。表现最为抢眼的,依然也是楼市。加上经济刺激计划和扩大内需,又转换出巨大的土木经济热能。况且,中国经济被房地产绑架的惊呼声已经有不少年头了。金融危机下的热钱游资,只不过是又给了中国的土木经济一个加速度。于是乎,一部分地产“土豪”财富暴涨,楼市房价一路攀升。而绝大部分居民沦为“房奴”,或蜗居着望房兴叹。

据11月26日《东方早报》报道,电视剧《蜗居》近期在东方卫视、北京电视台青少年频道、重庆电视台影视频道等相继播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过,北京台青少年频道从22日起停播了该剧,有消息称是因为《蜗居》的台词露骨,招致广电总局下达“封杀令”。25日,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知道这部剧争议很大,在网络上引发了话题,但目前总局的禁令还没有(下),不过总局已经开始关注这个剧,现在还在商讨当中,没有任何的定论。”不知这其中,是否和房事话题的敏感有关。老百姓本来就不与经济增长同比例提高的收入和消费能力,又被房事透支而沉淀,想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百姓虽有爱国心怎奈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之水电油气食品等生活消费价格的上涨狙击,民生之艰难又岂止是蜗居的房事。

而民生产业和实体经济的虚脱,才是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的最大隐忧。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和居民实际收入增加的依托,土木经济的海市蜃楼定是被加速吹大的亮丽泡沫。

奥巴马走了,溢美的言词“友好的”说辞言犹在耳,可贸易制裁的大棒却来了。金融危机下,中国又成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低碳经济”道路还艰难漫长。中国的问题还是要靠中国自己解决,但对国际热钱的热心绝不可不防,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出路更不能不辟。

然而,归根到底,以虚假繁荣洗劫居民财富掠夺国民幸福,与产业是否升级无关,与国企民企比例无关,甚至与行业垄断无关。而最根本的是与道德有关,与制度政策设计导向有关。对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我们应有理由报以期待和信心。

但愿这次迪拜的预警,能给中国带来积极而及时的应变。危机考验中国人的智慧,否极泰来,我们也应相信中国人的古老智慧。

(网闻博报夏商专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