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说说毛泽东时代的穷、饿、苦

火烧 2009-11-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回顾毛泽东时代的生活状况,探讨其穷苦与挑战,对比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引发对社会发展的深入思考与讨论。

说说毛泽东时代的穷、饿、苦(原创首发) 
[ 太阳能热水器 ] 于2009-11-09 18:50:40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没想到自然向前竟有如许的预知预感能力。

理由呢?

为表达个人对某种势力一再发起的“你愿意回到毛泽东时代生活吗?”的逼问,笔者草就了一篇应答短文:《答复“你愿意回到毛泽东时代生活吗?”举起双手,愿意(原创首发)》 [ 太阳能热水器 ] 于2009-11-07 14:27:27 上帖。出乎意料的是,它竟然会有这么多的网友阅读和跟帖,仅仅到9日的8:49就有12063人阅读,21人投票肯定,有312条跟帖。这么高的认知率是我根本没有想到的,认知中有这么高的同一律也是我没有想到的。能进入论坛上的热帖和热评双排行榜更是没想到的。

由于鄙人的这则短文刺痛了某种势力的神经,(附言:我不太喜欢左派右派极左极右的字眼,以后逼不得已使用时也将以ZP代表左派,YP代表右派,JZ代表极左,JY代表极右)迎来了JY先锋人物自然向前的狙击。特意发表了《你们是宁愿过改革开放前的日子,还是过将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日子?(原创首发) 》[ 自然向前 ] 于2009-11-07 18:47:37 上帖。该人在文中指名道姓说“太阳能热水器网友知道有几位红薯老夫老妪想重过改革开放前的日子,所以,就想了一个《答复“你愿意回到毛泽东时代生活吗?”举起双手,愿意(原创首发) 》帖子,吊人家的胃口——让人家举一个手表示“愿意”还嫌不够,还要人家像投降一样地举起双手。这分明是忽悠红薯老夫老妪嘛!“ 笔者的一则短文竟能刺激得让鸵鸟抬头,能让粪池里的石头冒烟,深感荣幸之极。

特别出乎意料的是,自然向前还有着很强的预感知能力。自然向前的大作是11月7日18:47上贴的,彼时距离拙稿贴出尚不及4个半小时,当时至【“毛时代,是全党全军全民“治国”时代,是举国上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时代,是脑体劳动者当家做主时代。当然,也是“地富反坏右”最苦时代。“ [ 赤道人观日001 ] 于2009-11-018:46:34 上帖 】

跟帖还只有65贴,读者只有2000人左右。而自然向前显然已经预见到后来这种笔者自身也根本想不到的发展,并快速地进行了狙击。须知从想到狙击到寻找方位、选择武器, 到弹丸射出中间还是要有相当时间的,故而,笔者对自然向前一众对待毛泽东思想回归的危机意识和枕戈达旦的快捷反击实在是感佩不已。

下面说说最为JY们所津津乐道的毛泽东时代的“穷”“饿”与“苦”。再验证一番自然向前的预感预知能力是真的还是假的。

毛泽东时代穷不穷?穷。因为与三十多年后的今天相比,财政收入只及若干分之一,政府可用的资金虽然是周总理那样的好管家也常常难以调治。国防要巩固,工业要发展,农业要提速,供应要保障,民生要保全,方方面面都要钱,全要兼顾。然而,白手起家,不仅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还做到了既无外债又无内债,没给后任和后人留下一丁点债务拖累。虽然地方国营,大小集体的企业已经变卖殆尽,可是时至今日我们的国企为国家财政提供的利税即所作的贡献 占的比重仍然是最大的。而且即使不考虑人口多耕地少的困难,仅仅以同等的起步状态到与毛泽东时代结束相似的成果各国所花费的时间衡量比较,毛泽东时代的发展速度都比美国、前苏联、英国、法国等快得多。

毛泽东时代穷,还要看到看到它起步时的富庶程度。蒋介石退守台湾,掠去了国库里的黄金3765358两,银元3520万元,外汇美金8000万元,纯银3300吨,【当时的台湾总人口只有739万人,相当于每人平均有黄金半两多,纯银0.44公斤,银元4元多,美金10元多】,而4亿7000万大陆同袍呢?国库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今天的富裕一族都知道创业的艰难,特别是两手空空而且举借无门的艰难,更有临危逼债(1959—1962,前苏联即是这样)的艰难。当年的所有成就都是上自毛泽东主席,下至工农兵学商各界大众,克勤克俭,同甘共苦,忘我奋斗,甘于吃苦,甘于牺牲建设起来的。

毛泽东时代的人们的确吃的不如30多年后的今日富足。他们吃的主食多是粗粮,大米白面很少;还有三年自然灾害时的瓜菜代。人挨饿时是很不舒服的。其状况大致跟今时肥胖一族的力行减肥差不多,只是现时是逼迫自己不吃饱,而那时是形势所逼吃不饱罢了。现在减肥有减死的吗?据说有。那时的挨饿自然也会有饿死的。那么,会有多少人因挨饿而致死呢?我们不妨作这样分析:今人每天吃多少主食?我们两口子老了,吃的基本是素食,50斤大米至少吃一个月。那时的城镇人口是有定量供应的,成人每月最少的也有二十五六斤,是不至于饿死的。农村里呢?请允许我打一个不确切的比方:且把我个人比作是猪。那时我上中学,但我家中是年年都养一两头猪的。猪吃的什么?主食:剪刀古(蒲公英)苦麻菜(北方叫苦麻子、苦菜)刺艾(小蓟)山芋藤等等;精料:一点点麸皮。猪死了没有,没有;每年还能长到120斤左右。即使我那时吃的就是和猪一样的东西,会不会饿死呢?何况那时猪吃的是山芋藤,而人呢?是山芋藤浸泡出的淀粉。

所以那时死人多的原因并非因饥饿而死,而是因为饥饿导致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导致抵抗力降低,抵抗力降低致使其它并发症出现,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因之而死去。

感受当年苦的人其实是苦于当年的累。导致当年死去的人数较往年为多的还因为活计太累,是吃不饱而又活计累的共力。现在的年轻人(80后,90后,姑且不论,即使70后也)缺少这方面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但可以从大运动量的运动员与普通人之间对食量的需求不可能一样获取间接经验。仅我所知,我县原先那一片片茅草地,那一片片如白癜风病人一样雨后便泛起白色盐碱的不毛之地是那个时期治理成为良田的,冬季是每年都要上河工挑河治水的,那时人们荷着重担从河底一步步拾着泥阶而上,往往挑一担是来回要爬坡要趟地一二百米,一天如果挑100担就要重担在肩走上三四十里的。全国呢,大庆油田是那时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是那时开始建造的,红旗渠是那时开工兴建的;成昆铁路是那时修建的,两弹一星的研造也是从那时开始的------那时人们的火热情怀、忘我精神和战天斗地的意志是今天的人们无法想象的。他们为了什么?就是为了祖国的强大,为了明天(也就是我们的现在、今天)的美好,为了现代化,为了后代,为了百年大计。铁人王进喜英年早逝了,他不是饿死的,是因累致病而死的,那时的许许多多有名有姓无名无姓的英烈们和虽然不是英烈却与英烈一样崇高伟大的人们就是这样义无反顾、以命相搏,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我们的事业而累死的。所以,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唱起当年的如《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为祖国献石油》那样的红歌时才会感受到、激发出当年那种一往无前、知难而进、勇于创树、热忱奉献的豪迈士气!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