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如何看待毛泽东时代的“贫穷”

火烧 2010-11-0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8
本文探讨毛泽东时代贫穷原因,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比改革开放后两极分化现象,聚焦生产工具、教育与卫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如何看待毛泽东时代的“贫穷”

本文谈四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什么是生产力?

其二,什么是生产关系?

其三,毛泽东时代贫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其四,改革开放后产生两极分化根本原因是什么?

   

正文部分:

其一,什么是生产力?  

什么是生产力呢?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解释,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者。

所谓生产工具,比如农民用的犁、耙、锄、锹,工人用的锤、锉、铣、机床,都是生产工具。在历史的长河中,生产工具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石器时代,原始人的生产工具就是石头,或者用石头作为材料磨成的,前者称为旧石器时代,后者称为新时器时代。石器时代之后是青铜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之后是铁器时代。前文中提到的犁、耙、锄、锹等都是铁器时代的生产工具。以简单的铁器手工工具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一般称之为农耕文明或者说农业文明。直到十九世纪,随着欧洲蒸汽机等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火车、汽车、大型机床、轮船等都是工业文明发达的标志。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人类进入了现代工业文明时期。

简单地理顺一下生产工具的发展史,可以看到由简单手工工具到机械工具,再到电子计算机工具这样的发展脉络。

所谓生产对象,就是自然界,包括树林、土地、荒原、滩头、湖泊、海洋、冰川、沙漠、戈壁、矿山、高原、平原、峡谷和除人类之外的动物世界等。

所谓生产者,就是人。生产力中的人有两方面是至关重要的,一是生产者的健康,二是对生产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前者决定于国家的卫生水平,后者决定于国家的教育水平。

其二,什么是生产关系?  

什么是生产关系呢?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解释,所谓生产关系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包括生产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生产者在生产中的地位,产品的分配形式。

生产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只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公有制,另一种是私有制。在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以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属于公有制。从原始社会后期,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都归私人占有,是以后面几种社会形态的生产资料都属私有制。在上个世纪前苏联及一些国家出现了一种社会形态,即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也归全体国民共同占有,所以社会主义属公有制。中国从一九四九年建国后到一九七九年改革开放前基本属于这种情形。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这种地位,在私有制下,体现出一部分人无偿占有另一部分人的生产成果,形成了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关系;在公有制下,体现了生产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只有分工不同。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还决定了生产成果的分配问题。在现实社会中,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一般等同于对生产成果的占有。

其三,毛泽东时代贫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根据以上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叙述,我们知道决定一个社会总产品即生产成果的多少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而这个产品怎么进行分配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因而对毛泽东时代的贫穷我们可以下这个的结论,毛泽东时代的贫穷的根本原因不是生产关系导致的,而是生产力低下的原因。

为什么毛泽东时代生产力低下呢?

我们可以从生产力的几大要素来分析一下:

首先来看生产工具:

工业。新中国成立时中国没有工业基础。从一些简单的日用品的名称就可以知道的,那时,铁钉叫“洋钉”,布匹叫“洋布”,火柴叫“洋火”,飞机、汽车、轮船等工业标志性的东西,中国一样都不能制造。

农业。新中国之初的农业处于“刀耕火种”年代,比石器时代稍有进步。有资料表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云南、西藏等地区还发现有处于奴隶社会的部落。

再来看生产对象:

中国许多地方还处于蛮荒时代,是以有“北大荒”这样的未开垦、人迹罕至的地方。

最后来看生产者:

卫生。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人均寿命仅35周岁。比非洲最穷国家人均寿命还低。足见那时中国卫生条件极差,处于世界最末端。

教育。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百分之九十以上为文盲。同样也是处于世界最末端。

为什么会是这种情况呢,分析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战争。从一八四0年起,中国这片土地上就一直战乱不断,打了一百零九年仗。有人说大清王朝GDP占全球的19%,居世界第一。这样的数据可能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但于实际,却毫无意义。正如戴旭说的那样,大清的GDP是茶叶、丝绸、瓷器产生的GDP,这样的GDP在炮火中倾刻间就化为灰烬。

第二,腐败。大清王朝亡于腐败。大家可能看过《甲午风云》这部电影,当时大清的北洋水师也算是世界上二流的舰队,但遇到三流的日本舰队却屡战屡败,最后全军覆没。电影中有一处镜头,与日舰进行海上作战时,炮弹打光了,有几枚教练弹不合型号,甚至于有的炮弹中装的不是弹药而是沙土!可见大清王朝腐败到了何种程度!后来的蒋介石政权呢?为什么也灭亡了呢?可以这样说,蒋介石政权不是亡于共产党之手,而是亡于腐败。近来网上传出这条信息,抗日战争时期,一位七岁的小姑娘因为不小心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上岸时摔破了暖水瓶,破碎的暖水瓶让国民党特务找到了可以敲诈的借口,于是将该小姑娘一家三口包括其父母全部抓到监狱,告其通敌,原因是破碎的暖水瓶的反光可能会指引日本轰炸机轰炸目标。审讯良久,特务们一无所获,愤怒的家长在法庭上质问道:为了抗战,我们全家捐出了所有的财产,只剩下这唯一的暖水瓶,瓶碎了,我们自己尚觉得可惜,你们却籍此污陷我们通敌,这还有天理吗?那么我们不竟要问,我们的抗战捐款哪里去了?这一问却捅了蒋介石的痛处,因为蒋介石夫人宋美龄拿了这些钱潇洒了。于是为了灭口,蒋介石居然下令处死了那一家三口。腐败如斯,蒋介石政权不亡也没有天理哦。

第三,掠夺。从一八四0年之后的一百零九年,中国经受了战争之苦,也饱尝了掠夺之苦。先有英国与法国对中国的掠夺,继有包括英法在内的八国联军对中国的掠夺,再有日本对中国的两次大规模掠夺。即使搞一点财富出来,也被这些强盗掠夺光了。还有,蒋介石政权退到台湾时,对大陆进行了比较彻底的一次掠夺,能搬的黄金、白银、工厂、矿产、古玩都弄走了,不能弄走的都炸毁了事,甚至于对那些不肯随蒋介石走的科技人员,蒋介石也派人暗杀。

根据以上分析,毛泽东时代的贫穷不能归咎于毛泽东本人,而应归咎于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太低下了。

那么有的人会说,既然毛泽东不能改变生产力,那么他就不应瞎折腾呵,一会儿搞反左,一会儿搞反右,一会儿又是大跃进,一会儿又是文化大革命,如果不是他乱搞,哪里会饿死三千万哦?

限于篇幅,我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再说,驳斥这种观点的文章网上有很多,如果有兴趣一搜便是。在这里,我只想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解释毛泽东建立的社会制度是一个人类社会最美好的社会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毛泽东时代,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主体。公有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民所有制,一种是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互为依托,互为补充。在城市,一般来说,全民所有制为主体,集体所有制为补充;在农村,一般来说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全民所有制为依托。

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平等。由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决定了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如果硬要说有所不同,那也是分工不同而已。有人认为在美国,一个演员可以当总统(比如里根),也可以当市 长(比如施瓦辛格),美国制度就是最好的,是民主的,但他可能忘了在中国,一个没有多少学识水平的农民也可以做到副总理的职位(比如陈永贵),一个普通工人可以做到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职位(比如王xx)。两相比较,哪个制度更民主更美好不是一目了然吗?

生产成果按劳分配。有人批评说,毛泽东时代吃大锅饭,不利于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这种说法是极其勉强的,可以说是完全不成立的。毛泽东时代虽然是公有制,名义是是平均分配劳动成果,但在实际划分中还是有所区别的,区别的原则就是“按劳分配”,即劳动者得食,不劳动者不得食。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注重公平,兼顾效率。虽然毛泽东一再反对,但仍然有八级工资制。在行政上也划分有许多级别的。对于农村集体来说,虽然都拿的是工分,但每个人拿的工分底分还是不太一样的。常见的有成年男人一个档次,成年女人一个档次,老年、未成年男女一个档次,小娃一个档次。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一下毛泽东时代的票证。有人一直对此耿耿入怀,认为这是那个时代的耻辱。我的认为与此恰恰相反,票证制度见证了毛泽东时代的公平!

毛泽东时代的票证种类之多一时难以尽述,现只以粮票为例。为什么要发行粮票呢?简单地说,就是粮食供应紧张,不能满足人们大吃大喝的需要,所以要适当地控制一下。怎么样控制呢?发粮票,每个人每个月有限量,吃完不补。每个人每个月的限量是不一样的,这里有技巧了,正体现毛泽东时代的伟大,比如说,成年人,上至党的主席毛泽东,下至平头老百姓,定量没有差别。体育工作者比普通人要多,我晓得的数字是45斤/月,比毛泽东还多,而中学生、大学生则高于普通成年人而低于体育工作者。现在提“以人为本”,可是连什么叫“人”都搞不懂呵,毛泽东时代才真正叫做以人为本。

你会说,尽管你说的有道理,我还是不喜欢那个时代,不喜欢票证呵,用票证就是落后,就是穷困。

对头,你最后一句说到点子上了,正因为毛泽东时代很穷。要知道解决吃饭问题需要有个过程,毛时代搞的水利建设、杂交水稻等种子改良、化肥生产线差不多都在70年代末期开始发挥作用,而在彻底解决吃饭问题前,在一些生活必须品上才需要进行控制,有控制才能保障公平、公正呵。问题是,毛泽东时代虽然很贫困但依然做到了公平公正,上至党的主席,下至平头百姓几乎没有什么两样,这才是一个称得上伟大的时代呀。

打个简单的比方说,我是靠工资吃饭的人,每个月发到手里的工资很有限,我必须将这些工资作些计划安排,吃饭花多少、穿衣花多少、交通费花多少、娱乐花多少,不能说每一项都精准无误,至少应在可控范围内吧,我不能工资拿到手,三天之内胡吃海喝的弄完了,然后剩下二十七天等着挨饿吧?要是这样的话,我可能也等不到下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了。

国家发票证的意义也在于此,在粮食紧张的时候,让每个人都有吃的,虽然不那么吃得饱,但能保证每个人都有机会活下来。

票证,是一个伟大时代的见证。千万不要低估了它的价值!

还有一点也是特别重要的,毛泽东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经历了战争年代的物质馈乏时期,以至于后来在思想上保持战争年代的思维模式也是可能的。“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也算是一个佐证。这些并没有大的过错,居安思危嘛,再说毛泽东时代的二十多年战争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开国时打了一场抗美援朝战争,后来又有平定西藏叛乱之战,再后来有中印边境之战,中苏边境之战,抗美援越之战,西沙海战等等。

总之,毛泽东时候的贫穷是由于生产力落后的原因,怪不上毛泽东及那个时代的,相反那个时代却产生了最好的生产关系,让中国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

其四,改革开放后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什么是两极分化呢?所谓两极分化简单地说就是有人很穷,有人很富达到了很严重的程度。两极分化的危害是什么呢?当然是社会不稳定,最后可能引发社会动乱。两极分化的临界点在哪里呢?通行的说法是基尼系数到了0.4以上,而现在中国基尼系数到了0.47,也有人说到了0.5以上。是以说中国社会到了临近动乱界点的时候了。

暂时不说那些,还是回过头来说说改革开放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是生产关系不再是社会主义而是资本主义。

前面说过,毛泽东建立了最美好的生产关系,这个生产关系实质上就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而体现出来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改革开放后,中国背离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试从生产关系的几大要素来说明。

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改开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有一个最为显著的变化,那就是变公有制为私有制。首先,取消了农业集体所有制,将田分包到户,美其名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次,用“冰棍理论”处理了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大部分。农业跨了,工业也无依托,自然也撑不起场面来。甩包袱成为最重要的政府工作。其实质却是私人侵吞公有制财产。

回归了人剥削人的地位关系。农民失地了,成为四处流浪的农民工;工人下岗了,成为弱势群体;大学生一毕业即失业,成为了一代蚁族;女大学生要么出国嫁洋人,要么嫁富人当二奶,成为高等妓女的代名词;城管成了黑社会,流行“城管来了”等同“鬼子进村了”的笑话;警察让社会更黑,“警察不犯案,社会秩序好一半”不是从普通人口中传出的,而是从警察口中传出来的;官员们“前腐后继”,“杀了我一个,幸福三代人”成为贪腐官员的宣言。

生产成果按权力与资本进行分配。有权的多占,有资本的多占。据有关数据表明,中国0.4%的富人占有这个国家70%的财富。不仅如此,那些卖国的洋奴们给美国主子送去的财富几乎相当于前二十多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

也即是说,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讲,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资本官僚主义的时代了。

有人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了呀。

为了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生产力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在生产力方面的变化,因为只有分析生产力的变化,才能更好地说明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国经济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生产工具。

农业,包产到户后,七十年代刚刚建 起的机械耕作完全毁掉了,恢复了最原始的耕作方式。农业机械化就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了。

工业上,飞机、汽车、轮船这些标志性的东西,在七十年代以前还能国产,而且中国生产这些东西的技术在世界上是领先的,现在呢?天上飞的大飞机不是美国的波音,就是法国的空客;路上跑的汽车或产于日本,或产于美国,或产于韩国,或产于德国,原产地中国的几乎没有,曾经的红旗,曾经的解放,曾经的东风,曾经的黄河,都几乎不见踪影了。海上漂的轮船听说那发动机都是从外国进口的。有这么一则消息可以佐证毛泽东时代与改革开放年代中国在海权方面的变化,在毛泽东时代,经常有几百艘大型渔政船甚至是海军舰艇在中国南海东海领域内巡视,而现在,中国渔政船不到三十艘,要巡视那样辽阔的海域当然是力不从心了。至于现在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的渔政船我也想知道为什么,所以不能告诉你原因的。

也有人大言不惭地说,在中国造的产品都是中国制造,在中国境内的企业都是中国企业。

不晓得这话是哪个大人说的,但这话经不起推敲却是事实。这话说得没水平。

科技。有人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话说得虽好,可是从现实来看没起一点作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是近几十年来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就研制出十亿次计算量的大型计算机“银河号”,改革后,拱手送与日本,中国于此停滞不前。现在个人家用电脑倒是普及得很快,但偌大的中国连个操作程序也没搞出来,比朝鲜还差得远!从前年开始,那个叫“微软”的在中国搞了个“黑屏”行动,不知中国政府与中国科技人员有没有感到脸上无光?

国防。只用一句话来说明,有国无防。

农业、工业、国防、科技,这四个方面当年提出要实现的“四化”,不知现在实现了几化?如果没有,后继者有何面目高居于台上大唱“科学发展观”呵?

生产对象。

现在除了够不着的海洋之外,森林、矿山、滩头。。。。。。能换钱的可能都转到了私人手里了。(那些够不着的都送给了外国人去“共同开发”)

生产者。

卫生。生不起,死不起,看不起病的老百姓可能不在少数。

教育。据说高中入学率最高的时候是在毛泽东时代。

如此看来,改开后的三十年生产力有没有发展不是一目了然吗!

最后综述: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决定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人即生产者又是生产力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因素。而人,在生产关系是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处于支配地位。是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正确的,但究竟如何“以人为本”呢,不同社会制度下差异是很大的。在私有制下,“以人为本”可能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无法落到实处,只有在公有制下,才能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

毛泽东时代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通过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年代采取了落后的生产关系,虽然在前一个时代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的推动下,社会也在进步,但终究是不可能长久的,危机很快就会到来。

       2010-11-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