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06改革纲要
——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梁伦生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 ;三的小农;113联产收割机 ;06合作播种机;农业信息化。
摘要:
本文借收割机与播种的一系列化原理和性能。透露出:近30年来,一系列私有化改革后的小农经济;113特大型联产收割机的无止境收割;“三的小农”思想的影响。致使集体主义思想瓦解;“三农”突出。从而出现:学者前途渺茫抱怨气;工者今朝有酒今朝醉;耕者东游西荡谋生计;政者贪污腐败创业绩的社会景象。致使农民孤苦伶仃;农村一盆如洗;农业山穷水尽的社会场面。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但是,在体制没有根本性改变之下。113特大型联产收割机,禁固了科学发展;禁固农业机械化生产;禁固农业信息化管理。所以,必须制订《法院工作法》、《人大代表工作法》、《国家干部工作法》和《教育工作法》;并进行彻底改革:消除地界,集体经营,才能有效地为06特大型合作播种机铺平道路。有利于:学者各奔前程有信心;工者精益求精有恒心;耕者安居乐业有决心;政者鞠躬尽瘁有雄心的社景象。从而达到农业信息管理,建设出:农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民蒸蒸日上的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本文详细地说明了如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继续使用毛泽东思想播种机:06特大型合作播种机;中央直辖开拓社会主义的样板村;主张撤销乡(镇)县直管村;其它所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省布局,县(市)规划,村管理的三级科学管理模式;将农业人口分为:菜业人口,粮食业人口和绿化业人口的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互联全国各大农业大学,用网络视频来指导农业生产。
————————————————————————————
概 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WINDOWS的升级程序设计;也不是一个一呼百应的口号;更不是一个一气呵成的房地产建筑工程。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就必须有一系列的、系统的政策法规体系来支撑、来保障,才有可能顺利进行建设。
毛泽东思想脱离后,人民通过20多年的偿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最适应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佳生产力。因此,人民从上到下,都在努力进行对策偿试。一旦偿试成功,中国的第四代以上领导人将鞠躬尽瘁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毛主席逝世后,从农村到城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这本来是一堆狗肉,只不过是挂着:实事求是这个羊头来卖,以至招摇过市而已。但是,究竞狗肉比羊肉香!人民吃了也不愿意申张揭秘以致故步自封。所以,被这一场讨论,含沙射影地否定了:“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要始终不渝地遵循”之后,卖狗肉的决策者们专门偿试一些与毛主席作出的决策对立的政策法规,并针对性地进行普遍改革。借着“左灯”的光芒,往右拐。
特别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为中国试制了一台“113特大型联产收割机”后,决策者们如获至宝,给以专利保护。这台机器在全国各地每个角落、每年按人头进行无止境的收割。一直收割至今,役龄近30岁之高,的确是有目共睹。
役龄快30岁的高龄的收割机。近几年才进行大修。由于它是所谓设计师的代表专利。所以,尽管是老牛拉破车了,出于专利保护不得不手握闭门造车的方向盘亦步亦趋,招摇过市。
从113收割机运转之日起,人民不断努力偿试与社会相适应的、新的生力。1989年5月底是偿试的第一高峰期。但是,人民因党同伐异、64霸权而忍气吞声。此后,年年各地的农民起义,不胜枚举。继安徽后的:1996年11月13日的三甲农民起义,就能充分说明。官方说:“他们纠集一些对党和政府严重不满的人,胁迫一些不明真象的群众,冲击市委、市政府、市人民武装部、市公安局。在执行干警和机关干部始终克制的情况下,见门窗就打,见牌子就砸。砸坏车子多辆,毁坏报社和市广播站办公用品和机器设备,打伤公安干警多31人和机关干部多人,并冲进市委书记住宅,将所有财物毁坏和洗劫一空”……
一百副棺材用完之后,在农民代言人李昌平的“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警钟下,才良心发现:停止了对农民大半的收割,继而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发展观,力图开亮“右灯”,往左拐。
但被迫着要继续使用天地不容的113特大型联产收割机中的零部件和原理。又出版了几本根深蒂固的“文墨”来招摇过市。企图用113联产收割机原理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显然是抱薪救火的纸上谈兵。建设出来的会是明显的形象工程。最终是顾影自怜地用一块遮羞布来填补高深莫测的无底硐。鞭长莫及、劳民伤财。
那么,要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呢?
一,将“113特大型联产收割机”改制为:“06特大型合作播种机。
大家知道:收割机与播种机是对立的。从理论上说:没有播种就没收获。但是,113型特大型联产收割机在没有播种的前提下,神奇地收割了近30年。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它在制造之前,就在人民的大脑里播下了一颗无形的种子——唯利是图。由于这种子种在人脑里,种的高级,因而收的也长久。所以,还是适用于:有种才有收的规律。
在农村,这台收割机除了收割人才、精壮劳动力外,还收割农民的血和汗;收割社会主义的劳动成果;收割全民所有制遗产和集体所制遗产。
40岁以上的人都清楚:毛主席的方针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可是,113收割机的原理是:“农村是一个苦海”;“当农民就是受刑罚(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劳动改造,就是文化大革命为其所判的有期徒刑”。因此,农村的人民为了跳“龙(农)门”;出苦海;离监狱。纷纷争先恐后,你帮我赠、甘为人梯地让收割机收割。那怕让收割机收到城里当牛做马也心满意足。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农民自从每人分得了“半亩耕地”后,联产收割机就要对农民263个品种,进行93次收割。这种收割法是按人头每年进行的。新出生的婴儿是按虚岁计算的。也就说在农村是按阴历年段计收的。比方说:113收割机大修后,从2006年起全国免缴农业税,而2005年阴历年段管辖到的2006年1月28日止,也就是说出生在2006年1月28日以前的农民子女就要收取2005年的农业税。就这样农民从出生之日起,113收割机就要对他进行93次,269个品种的收割。并且比实际年龄要多收一年。不管他们在不满周岁时夭折?还是未满16岁时身亡?都是从生之日收到死之日。
被收割机收去的税收就如肉包子打狗。想要问之?答得好听一点就为国家做贡献了?答得不好听一点就是:谁叫他们不脱童关就死了?或者说:谁叫他们老不死呢?
因此,这样的收割机是一个只赚不亏的机器。而播种机却是一种必须先垫付,且不一定有盈利的社会生产力。所以,近30年来,决策者们,谁也不愿意把收割机改革成播种机。并且,一开始就把社会主义时代遗留下来的播种机也砸烂做废物卖了变成GDP。为国增光,为决策者遮脸了。
例如: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130户农民,在1982年12月时就有860亩耕田集体遗产;有一个煤矿集体遗产;有一座酱粉坊集体遗产;有三台拖拉机集体遗产;有二百亩果园集体遗产;有八百亩山林集体遗产;有水库、池塘、水渠、公路、公房屋、各类农具等等农田基本设施遗产。这些遗产都是毛泽东思想播种机所播下种子的共计33年农民劳动成果的收益积累。被一夜之间变成了GDP。
毛泽东思想播种机,播下了各式各样的、利国利民的摇钱树种子及聚宝盆种子——集体主义思想。一并被113联产收割机收了个一干二净,并直接转变成了固定的、年年享有的GDP数据。
因此,113联产收割机之所以能红光满面、招摇过市,是因为有了这样永存的遗产GDP做后盾!
假如:小岗村没有生产113联产收割机?毛主席逝世后就直接用科学发展观?在毛主席3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的经验上,适度进行产业化调整?适度进行人口迁移?适度再减少地界?加上切实的科学管理?那就会出现:农业突飞猛进地发展;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民蒸蒸日上的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可痛心的是:被113联产收割机误导人民背道而驰。把这30多年的集体积累,一夜之间分给个人?人人得份遗产。
有良心的人民说:毛泽东的这份遗产,就是坐吃?也要吃上3—4年?就这样,113联产收割机以人人得了遗产的家来估产值,以社会主义建设33年的积累做收入,加上虚报值?国民生产总值何不是个飞跃?
正如田建中所说:“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改革开放以来,它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使我国摆脱十几亿人口吃饭的困扰,使亿万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很快走上了致富之路…”由此可见113联产收割机的强大威力?
113收割机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威力呢?其秘密在于:社会主义33年的积累在一夜之间分给亿万农民,再一夜之间统计GDP数字。所以,一夜之间亿万农民的温饱问题就解决了。因此,社会主义设计师比张大千做幅画还容易?
田建中说的:“一夜之间走上富裕之路”? 正如农民所说的:“锅里争肉吃”之路。即:打开公有的锅盖,人人来抢吃锅里肉之路。显然是昙花一现的泡影!因为坐吃山空!所以,闭门造车的113联产收割机,纯粹是画饼充饥的:学者(读书的人)前途渺茫抱怨气;工者(做工的人)今朝有酒今朝醉;耕者(耕种的人)东游西荡谋生计;政者(从政的人)贪污腐败创业绩的现代化景象。
当然,这样的景象只有矛盾四起,人民纷纷起义(官话说是冲击国家政府机关)的结果。因此,将“113特大型联产收割机”改制为:“06特大型合作播种机是人心所向。
二,06特大型合作播种机的原理及构造
依法治国中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推理后应该是:人人享受的法律保护平等;人人享受的人生权力平等;人人的社会地位平等;人人的社会义务平等。这四个平等就是06特大型合作播种机的原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宗旨和目标。
这个原理的实施?离不开政策法规的具体文本条例支撑和保障。而政策法规的实施?又离不开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彻底进行体制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一)必须制订《法院工作法》并依法确定:
1,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人人有考取法官的权力;
2,考取法官2年一次;
3,每个法官在法院工作的时间最长为10年。即:中级法院
2年,基层法院4年;高级法院2年;最高法院2年。
4,孝取法官必须统一从中级法院进入上岗;从进入高级法院前开始下岗。上岗前全国统一培训三个月,在中级法院工作2年后,进入基层法院工作4年期满,优劣评估后进入高级法院工作2年,再次优劣评估后进入最高法院工作2年。
5,法官在工作期间内,如有任一违法行为,辙销法官职权,并终生不能再考取法官。
6,本法实施时,现有法官参与全国统一考试。
(1)现有最高法院法官考取者,继续在最高法院工作2年后,到基层法院工作2年,再返最高法院工作2年;
(2)现有高级法院法官考取者,到基层法院工作3年后,直到最高法院工作2年;
(3)现有中级法院法官考取者,到基层法院工作4年后,进高级法院工作2年,再进最高法院工作2年;
(4)现有基层法院法官考取者,继续在基层法院工作2—4年后,进入高级法院工作2年,再上最高法院工作2年。
(5)现有法官未能考取者,象军队复员军人一样返回原籍,等待继续考试。
(6)考试工作由国务院主办,全国人大协办。
(二)必须制订《人大代表工作法》,以此法依法确定:
1,年满18周岁中国公民中的普通劳动者,人人有选取当人大代表的权力;
2,人大代表必须是基层普通劳动者,并按全国人口比例确定名额;
3,全国人大代表,一人终生只能当选一届。并只能在上届省人大代表中选取。选上后的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召开前,由中央党校统一培训2个月,大会结束后,再继续培1个月后,返还原籍。
4,省人大代表,终生可当选三届。在上届县、市人大代表中选取。每届在省人大会召开前培训1个月,会后继续培训1个月;
5,县,市人大代表,一生最多可当选五届。必须在基层普通劳动者中选取。当选一届后,必须间隔五届再有条件选取。选取者在县、市人大会召开之前由县、市党校培训1个月,会后培训1个月。
6,本法由国务院主办,人大协办。
(三),必须制订《国家干部工作法》,以此法确定:
1,年满25周岁的中国公民都有当家作主,当选国家干部的权力;
2,国家干部,除了从事教育、公安、军队、科研的干部可以终身不换选外,其它各级干部都必须换选。特别是从事财会、统计、金融业的干部,必须2—3年一换。并且终生只有一次任职的机会。
3,撤销全国乡(镇)级干部。将本级国家干部象军队复员军人一样复原。返回原地后成为普通劳动者。但可申请创业基金5万元。
4,省级国家干部,一律下县、市工作(蹲点),就地办公。
5,县、市级国家干部,一律在基层工作(蹲点),就地办公。
6,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干部的储备库。随时可充补各级国家干部代职和当选。
7,全国农业类干部,必须是1964年以前出生的纯农民子弟。
8,本法由国务院实施,中央组织部协办。
(四)必须制订《教育工作法》,以此确定:
1,16周岁以下中国公民,有免费接受教育的权力;
2,18周岁以下公民有不承担(除受教育以外)各项义务的权力;
3,农民有免费接受科学种田等农业知识教育的权力;
4,全国高中基础课,应分为:普科、工科、农科和商科四种课程。选农科的有优先进入全国各类农业大学就读的权力。村委会有保送、委培本村高中毕业生就读全国各类农业大学的权力;
5,应届大学毕业生,要求回农村的,可申请领取创业基金5—10万元/位。主要根据毕业论文及可操作性项目进行评估确定基金数额;
6,历届大学毕业生,要求回农村的,凭村委会决定证书,可申请领取农业创业基金5万元/位;
7,农民子弟不满16周岁,而无力读高中的,由农业创业基金会垫付就读农科高中毕业。优秀者可保送就读农业大学;
8,大办农村网校和农闲强化农业知识补习教学夜校;
9,本法由国务院主办,教育部实施。
《法院工作法》、《人大代表工作法》、《国家干部工作法》和《教育工作法》也称为06特大型播种机的四大组件;也就是四大动力系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这四大法律,加上:学者(读书的人)、工者(做工的人)、耕者(耕种的人)和政者(从政的人)这四个车轮,就构成了整个06特大型合作播种机。
三,06特大型合作播种机的特点和作用
06特大型合作播种机最大的特点是:学者各奔前程有信心;工者精益求精有恒心;耕者安居乐业有决心;政者鞠躬尽瘁有雄心。在这里,学者、工者、耕者和政者是06特大型播种机的四个车轮,也是四大能源系统。其作用是推动06特大型播种机运转;还起供给能源的作用。因此,这四个车轮只要其中有一个车轮不正常,就会影响到06特大型播种机的运行速度。
而《法院工作法》、《人大代表工作法》、《国家干部工作法》和《教育工作法》这四大动力系统的总功能是:自造能源,自身推动;学者、工者、耕者和政者这四大能源系统的功能是:各尽所能;各显行通。充分发挥能量,为06特大型合作播种机提供动力能源。其四大组件的单个作用是:
《法院工作法》是激励人民学习社会主义法律的力量源泉;是撕毁腐败分子保护伞的强大工具;是砸碎法官铁饭碗的法律依据;是促进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
《人大代表工作法》是激励热爱劳动的力量源泉;是弘扬劳动光荣思想的强大工具;是劳动者参政议政的法律依据;是提高公民素质的社会保障。
《国家干部工作法》是激励人民学习文化知道的力量源泉;是从源头上清除腐败的强大工具;是实现人民精神享受的法律依据;是实现民主干群平等的社会保障。
《教育工作法》是激励青少年学以致用的力量源泉;是社会新细胞繁殖的强大工具;是落实义务教育的法律依据;是人类永恒发展的社会保障。
加之,学者、工者、耕者和政者这四个车轮是科学地配置在《法院工作法》、《人大代表工作法》、《国家干部工作法》和《教育工作法》四大动力之上的。因此,如果不开启动力,尽管四大车轮干劲十足,也只能是原地不动的形象工程。
但是,这四大动力组件的科技含量极高,在只要其中有一大组件发生了作用,即启动了动力。这台机器就会滚滚向前,并且势不可当。这是06特大型播种机的另一特点。
四,06特大型合作播种机的使用环境
06特大型合作播种机的使用,根本就不同于113特大型联产收割机。是因为,06播种机是合作型的,播种有很大的集体公有要求:类似于“70年代的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而113收割机是联产的,其收获有很强的私有内容:“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所以,“三的小农”制、公有制和私有制的问题直接影响06合作播种机的性能。
由于113联产收割机的长期使用,把人民收割得零乱不堪、一盘散沙了;集体主义思想也早转变为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三的小农”思想了;社会主义的遗产早就挥霍一空了。所以,在“三的小农”制的影响下,中国社会早已成:农民孤苦伶仃;农村一盆如洗;农业山穷水尽的环境了。如果在这样的环境条下强制运行06合作播种机,可能会在填补“高深莫测的无底硐”中而劳民伤财。不但不利于发挥06合作播种机的强大作用,而且刚播下的种,就会使113联产收割机卷土重来。因此,要在当前环境条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彻底废除113特大型联产收割机;
首先必须从理论上消除113收割机原理的影响。把几千年来的小农经济,不适应机械生产、长足发展和科学规模管理的腐朽思想清除;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科学;解剖113收割机的危害。从而用科学发展武装人民的头脑。达到从理论上彻底清除113收割机。
其次是从思想上消除113收割机的影响。把几千年以来私有制中人剥削人的历史教训;唯利是图的自私自利思想的危害;社会一盘散沙的危害以及自然灾害来临时个人力之限等教育人民。从而大力宣扬: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思想。达到从思想上彻底清除113收割机。
(二)将私有转公有;
从“三的小农”开始,我国就慢慢地将土地私有化了。以家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占据全国。特别是农村,集体公共的东西至今几乎绝种。正如农民所说:只有一个“天”是大家有份的(公有的),地下所有的东西都是各有其主了(私有了)。因此,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将公有转私有必须要有过程。也必须要有一定的转换工作方法?
1,将原来集体所分的土地收回公有。这项工作也是件极其复杂性的工作。因为,原来分给的土地有不少人的被“吃”了,也有不少人的被“住”了!“吃”就是被转换成货币后,为了过日子被吃了;“住”就是被盖了住房了。连国家财政现在也是“土地财政”了!可以说当社会让人民致富的门路是:与其吃粮,不如吃土!
因此,回收还得出台一此政策法规。分四步走。
第一步:收回集体原来分给其多少面积的土地,现在一厘不少的人,首先收回公有;
第二步:将“吃”了一些,或“住”了一些土地的人,经过详细登记后,收回公有;
第三步是:将被“住”后,剩下的收回公有。后再根据占据数额罚款处理;
第四步是:将被“吃”后,剩下的收回公有。后再查清土地归属人,进行挂靠处理。
2,将原来集体的园艺场等集体经营的场地无条件收回。这项工作只要对现有承包者适当补偿,加上政策法规支撑和要求就可收回。
3,将原来集体经营的乡镇企业收回公有。这项工作也只要政策法规的支撑、要求和适当补偿就可收回。
(三)将个体转集体;
先出台政策法规:将现有的个体工商企业一律转为集体所有。企业主继续经营,或合并经营。但必须遵守:省布局,县(市)规划,村管理的原则。
(四)将分散转合作;
分散转合作必须遵守:省布局;县(市)规划;村管理的原则。将分散的经营户,转变为集中的合作规模经营。
(五)将地界转资源。
地界,是“三的小农”制以来分组、分户单干中的分界线和土地改革时生产队的界线等。这些地界线其实就是“三农”的枷锁。因此必须把这些地界线全部清除掉,暂留行政村界,再根据:省布局,县(市)规划,村管理的原则再清除一些行政村界。以这些地界,转变为土地资源。扩大再生产。
因此,消除地界,集体经营是06播种机的必要使用环境,也是06播种机使用的先决条件。只有在这种条件下运行,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希望建设好,否则,建设出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一个形象工程。
五,06特大型播种机的使用方法
(一)因地置宜,就地取财。
1,消除地界。将现有的一块土地分为数户的地界消除,还土地
以原貌。并消除现有行政村内所有的村组界限;农户界限。以现有行政村为临时界限(有必要还须合并),也是以现有行政村为一个集体单元。并且,还必须在基础上:变小块为大块,变小丘为大丘。做到农业生产大规模的机械化。
2,恢复原有水利设施。将原来的水利灌溉系统恢复并重新整修,因地置宜,合理加修。按照省布局,县(市)规划,村管理的原则,地下埋藏排水管道:确保旱涝保收,做到水利排灌自流化。
3,收回集体园艺场。将原来集体的果园,茶园,苗木园等收回公有。按省布局,县(市)规划,村管理的原则。做到多种经营,全面发展。
4,合理规划。将农村土地因地置宜,综合利用。做到省布局,县规划,村管理的原则。做到科学利用每一寸土地。
5,集体经营。在消除现有行政村内所有地界的基础上,农业生产权及经营管理权,坚持省布局,县(市)规划,村管理的原则。相互合并同类产品,进行大规模生产。做到利用互联网络进行产业信息管理经营。
(二)全国一盘棋,科学规划新村建设
1,从千年大计的长远目标出发,科学规划样板行政新农村。在土地多,人口少的地方由国家垫付资金(资金来源是收取:房地产业,烟制品业,酒制品业,地下矿藏挖掘业,铁路运输业,公路运输业,水电业,电信业等部门的水土保持税和停止对农的贴补资金);由中央直辖:以发工资的形式。开辟X个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行政村。此项建设:直接由中央农业部布局和规划。必须完全按千年大计的长远规划进行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打破以往常规。做到先建场,后建房;先组合产业工人,后再安家落户;先自耕自足,后合理输出。做到:水利排灌自流化;生产大规模机械化;产业结构规模科学化;经营管理互联网络信息化。
2,从长远的民生安排出发,适当迁移农业人口。在人多地少的地区,整族(所有亲属)迁移到人少地多的由国家建设的样板行政村安居。做到合理布局人口和固定人口。
3,从城市的须求出发,合理产业结构规划。居住在城市郊区的村,主要以菜市场的蔬菜供应为目的主产品。做到蔬菜不远运输,经营管理互联网络信息化。
4,停止对农的贴补,并且支农禁止付现金。国家以往支农是给农民补贴现金。不但少数农民把补贴的钱拿来打牌了,而且助长了地方政府的贪污腐败行为。有农民说:补贴的百来元钱被我一场牌就打了。因此,国家支持“三农”应该禁止付现金。只向集体赠送农具(生产工具)、种子等生产资料和义务劳动力。做到只支持集体,不支持个人。
(三)将农业人口进行科学分类及相应的居住分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农业人口进行科学分类是关键。根据历史规律和人类发展趋势,可以科学地将农业人口分为菜业人口;粮食业人口和绿化业人口三大类及其相应的居住分配。
1,菜业人口。是从事菜业食品生产及经营工作的人口。居住分配又细分为:
(1),蔬菜业人口。人口主要居住分配在附近城市郊区和附近城市中。
(2),禽兽养殖业人口。人口主要居住分配在实地山区。
(3),水产业人口。人口居住主要分配在养殖实地和附近城市中。
(4),菜业运输、销售人口。人口居住主要分配在城市中。
(5),植物油业人口。人口居住主要分配在实地和城市中。
2,粮食业人口。是从事粮食做物生产及经营工作的人口。人口居住分配又分为:
(1),主粮食业人口。人口居住主要分配在实地。
(2),杂粮食业人口。人口居住主要分配在实地。
(3),副食品加工业人口。人口居住主要分配在城市和实地。
(4),农闲务工业人口。人口主要居住分配在实地。
3,绿化业人口。是从事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口。人口居住分配又分为:
(1),城市绿化、花卉业人口。人口居住主要分配城市中。
(2),水土保持业(包括:房地产业,烟制品业,酒制品业,地下矿藏挖掘业,铁路运输业,公路运输业,旅游业,水电业,电信业等)人口。人口居住主要分配在实地和城市中。
(3),中药材业人口。人口居住主要分配在实地和城市中。
(4),竹、木材业人口。人口居住主要分配在实地。
(5),棉、茶、麻、种子业人口。人口居住主要分配在实地。
(6),水果业人口。人口居住主要分配在实地和城市中。
(7),昆虫及产品业人口。人口居住主要分配在实地和城市中。
(四),建立“三农”信息化管理系统
1,实地准确调查。将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各项信息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并力求准确无误。以此调查的真实数据资料输入计算机数据库中,做为准确的农业信息化管理依据,并编置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程序。
2,全国各个农村与全国各所农业大学进行互联网。在全国各大农业类大学中,直接与各村庄进行宽带互联网。每所农业大学设立一个:“三农”信息化管理网站,并用视频来服务“三农”。由在校教授和大学生做农业技术的主力军。
3,由农业大学直接进行田间管理。利用高新技术网络,用视频直接将田间管理信息通过互联网传到相应的农业大学,再由农业大学直接指导田间操作的农业信息化管理。
结 语
法治国家政策法规是纲;行动执行是要。政策法规是以基本文本条例来实施指导行动的;行动执行却是以政策法规为准则的。政策法规是随因权;因地;因时而灵活多变的。就象机械钟表要天天上条一样。所以,当政策法规停留不变时,也就是象机械钟表停止上条时。社会矛盾会随时间这一常数值而乘正比;社会生产力却随这一时间常数值而乘反比。从而终结为零,以至反向。这个条件决定政策法规的生命期。
历史的车轮是永远向前的。所以,政策法规一旦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时,人民自然而然地会尝试新的社会生产力与之相适应。达到社会进步,永保历史车轮向前。
从“三的小农”开始,人民通过20多年的尝试,创造性地发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代最适应的生产力。并且还付出了实际行动。但是,由于要继续使用113特大联产收割机,使这一生产力一出生就被困扰,使执行者借此为由大搞房地产,与其吃粮,不如吃“土”。认为在农村建设几栋洋房,象城市一样收房租;把基耕路用水泥固化,象城市一开小车;把农民的土砖房屋涮上涂料,象城市一样管理市容市貌;把农民的茅屋(侧所)拆除,象城市一样用自来水冲洗厕所。就是建设好新农村了。从而成为了一项典型的形象工程。象温铁军一样的治理“三农”专家,将都会跌倒在113特大型联产收割机面前。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误导问题。就必须澄清一此简单的道理;一此现实的“三农”问题;及以后社会发展何去何从的路线问题。就必须使用06特大型合作播种机。
对于这此问题本文作了不少的论述和论证。得出的结论是: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就必须消除地界,集体经营;要消除地界,集体经营,就必须:彻底废除113特大型联产收割机;要彻底废除113收割机,就必须使用06特大型合作播种机;要使用06播种机,就必须要强化环境,进行一系列化的制度化改革。必须制订《法院工作法》、《人大代表工作法》、《国家干部工作法》和《教育工作法》等一系政策法规来支撑,来保障06特大型合作播种的有效运行。
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上,本文也创造性地提出了:继续使用毛泽东思想播种机——06特大型合作播种机;中央直辖开拓千年规划的社会主义样板村;主张撤销乡(镇),县(市)直管村;其它所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省布局,县(市)规划,村管理的三级科学管理模式;将农业人口分为:菜业人口,粮食业人口和绿化业人口的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互联全国各大农业大学,用网络视频来指导农业生产。
2006年8月于涟钢
后记:
这编创造性论文是本人三十多年来对“三农”研究的结晶。于2006年8月初稿完成,并以信纸抄写,于8月25日用挂号信寄到了中南海胡锦涛总书记。因是报告性质的,所以,写作的方法同报告文学类似。但是,数万字的文书确消弭无踪。连邮政局都查而无信。后来通过十几次的到邮政局推要回单。最后于11月9日邮局给了一张盖了几个三号字的小长方形红字——国家信访局收信章。这时才知道,原来是邮政局错投到国家信访局去了。将本人三十多年的心血被扫进了亿万上访信的拉圾箱了!
后来本人又将草缟整理后,输入了电脑。由于电脑病毒,使系统全部崩溃,重新安装系统后,所有的文档都打不开了。几百编文章(包括上访人的上访资料)全部打不开了,损失惨重。因此,企图在今年完成的《四十五年农民生涯中》片字无存。
今年春节期间,在废资料堆里找了本文的一此草缟。通过重新整理后写成本文。在此,对乌有之乡所有学者和教授的无私奉献精神深表感谢!他们给我充电,使本文精确了不少;充实了很多。并期盼再给予批评指正。
作者邮箱:[email protected] 或:[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