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为郝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把力

火烧 2015-08-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郝堂新农村建设探索内置金融模式,推动微电网发展,结合清洁能源与农村电力改造,提升供电质量与可靠性,助力农村经济与就业。

 为郝堂新农村建设出把力

河南信阳  重望

昨晚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郝堂新农村建设的消息。作为信阳供电公司的一位退休职工,我感到格外高兴。之前我公司曾经组织我们退休职工参观过郝堂村,回来后我又从网上了解了郝堂新农村建设的经历。我认为那些精英们闭门造车的“城市化”设想在郝堂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面前应该汗颜。

郝堂是河南省新农村改革试点单位--信阳市平桥区的一个山区村落。2009年以来郝堂的广大村民在区委书记王继军和村委书记胡静同志的带领下,得到全国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和他创办的中国乡建院的大力支持,探索出“内置金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模式。

这种模式将推行“包产到户”实际上是分田单干,农民成为“政治贫民,市场贱民,社会流民”的无组织状态后,重新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下组织了起来,恢复了党领导的村民自主自治的社会共同体。恢复了共同体的产权,财权,事权和治权,与资本主义利用虚拟的金融经济,以战争暴力+高利贷盘剥以劳动力为生的社会交往方式绝然不同的是,“内置金融+”的村社共同体收益为集体财产,为村社公共事业服务。这是一个“共同富裕”的模式。当前这种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弥足珍贵。它与那些外置金融不屑与农民打交道的资产阶级经营作风鲜明地划清了界限。

对于“三农”来说,这种模式,比“互联网+”更值得珍惜。郝堂经验表明它创建了与现行土地制度和基本经营制度相匹配的金融制度;提升了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农村基层组织为农民提供服务和主导村民民主自治的能力。于是“内置金融+电商”,“内置金融+村民承包权抵押”,“内置金融+闲置资产资源储备”,“内置金融+基层组织能力建设”,“内置金融+集约性经营”,“内置金融+大数据中心”。。。。。一发不可收拾,给力地解决了“三农”金融供给无效和组织供给无效的问题。我们要为之大声喝彩!

配合国家大力改造农村配电网络,我们供电部门对郝堂的支持义不容辞。因此郝堂应该有个““内置金融+微电网”的模式来为新农村配电网络+通讯网络的建设作一些探索。

郝堂地处市郊山区,与电力主网电源点距离远,主网故障时停电的概率高,电压质量难以保证。而且电能消费对于“三农”来说也是一个支出负担。

微电网是由分布式发电(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负荷,储能设备(比如蓄电池等)和控制装置组成,并与电力主网并联,以村社为边界的小电网。太阳光,风能是郝堂潜在的清洁能量来源,随着郝堂村社的发展,生活和产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必然会与日剧增,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同时变消费为生产,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同时还可以培养出一批电力管理和技术人才,这是一举几得的善事。我建议信阳供电公司与平桥区共同努力,延伸“内置金融+”模式的“产业链”,信阳供电公司由此也可以培养出一批“微电网”的设计,施工,管理人才,为农村配网的改造准备力量。

                     2015年8月3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