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蓝羽:怀疑一切没错,但再往前就是打倒一切

火烧 2015-09-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7
文章探讨左翼群体在斗争中从怀疑一切到打倒一切的转变,反思极左倾向对队伍发展的影响,强调理性分析与战略判断的重要性。

  形势的发展把握向来是看渐进中的大方向,泛左敏感、心焦与执着的特征是对左翼事业责任心的一贯表现,这与一般民众不具备阶级意识的特征不同。前者在思想上全部投入,似乎活着就是围绕着这一神圣事业而永不停歇地旋转,于是经过长期适应后就会在泛左的队伍里形成无比坚定和执着的品格,也正因此新时期伟大而又卓越的自干五精神才会成为泛左翼队伍里纯洁而又高尚的血液,这一标签也恰恰是我们这个队伍的骄傲,反过来又支撑着我们执着而又坚定的品格。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反的一面,在长期与强大势力斗争过程中必然要产生的敏感、心焦、执着;反过来会给我们带来多疑、急迫和眼里揉不得沙子的狂躁,这些由优点附带而生的缺点严重阻碍了个体的提升和整个队伍的发展,宏观表现上就会给统战对象与外围群众带来极不成熟和无安全感的印象。历史上极左的出现与这个特征有着很大的关系,怀疑一切未必是坏事,但再往前跨一步就变成打倒一切,即便是过去一直视为志同道合者也会成为老死不相往来,甚至是敌对的对象。这种现象从中国共产党的伴生到现在一直就没有停过,更别说是没有组织约束力的泛左翼队伍。所以讲右派对左翼的这一点是领悟深刻的,在他们眼里对于今天面对是两个团结一心的敌手,到第二天或许会出现0.5个对手,剩下的1.5个是被自己干掉了。对照一下目前整个泛左翼现状,大家估计也是仰天长叹。内部无法统战何谈统战世界?实现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最近,中国的九月热闹非凡,各领域的反腐战线虽经反复但总体也是一路高歌,而且国企改革正确的大方向战略上已然确定,尤其是国内意识形态战线上出现了往年没有的“正规军”作战,于是阵地战与我们泛左翼自干五的敌后战就自然形成了对极右的前后夹击态势,平心而论这比过去的斗争处境要进步多了。尤其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系列活动,满满正能量都能让每一个中国人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系列的结果就是极右的战略空间客观上受到了挤压。

 

  然而进入到9月下旬,随着习总书记访美的进行,队伍里开始沉不住气了。各种不充分的主观认识;加上极右一贯符合逻辑的反间破坏,于是同志们敏感中忘记了应将着重点从访美背景与战略意图上的分析、判断和把握,反而将注意力集中在枝末细节,于是急迫于路线批判甚至黑白定性纷沓而至,禁不住“熟练”地上演了一贯地从怀疑一切快速奔向到打倒一切的一幕。还是那句话,怀疑一切未必是坏事,把控得好反而是成熟老练的品质。但是再向前跨出一步就需要慎重,就好比如让当年的红军换上白军军服,红五星要换上青天白日章这件事,如果放在自己是当事人的情况下肯定要怀疑和质疑,形式上讲这比目前证实是“钓鱼”的赠书要严重。但是不能因为怀疑与质疑就决定“往前一步”,在没有认真分析行为背景,战略意图而马上就认为是中央路线出了问题。这都不打紧,但就是不能够轻易的要迫不及待地去展开严肃的党内路线斗争。遵义会议上对军事路线怎么批都行,但就是不能轻易向前一步迫不及待去实施严肃的政治路线斗争。如果不是毛主席的作用,估计由着性子来的高级将领会出现许多。历史上大凡是极左的错误均是这样首先从不同看法的怀疑开始;直到最后错误地实施党内路线斗争而造成白白牺牲了大量好同志的事实。再比如延安时期出现的黄金采掘,鸦片种植的买卖等细节,如果非要把上述这些换服、黄金和鸦片;与背景、意图割裂并从独立单一事件的认识上来看,以时下某些同志的不成熟表现来合理推断,估计某些人只能剩下从极左走向极右这一条路了。

  

 

 

  对照历史,习夫妇的访美就有同志不讲国内外背景有何需要,不讲为什么付出,不讲事先这一访美实施细节是否早已做好预算与计划,不讲9月阅兵、访美、参加联合国峰会是否是不可或缺的整体战略相结合的分析,不讲国内外有可能会出现的反间破坏。讲不清这些,某些同志就只顾往小板凳上一坐,拿着放大镜,只讲习送出了什么,只讲夫人如何用英语演讲,硬是把访美与参加联合国峰会割裂来一件件单独搞“犀利哥”,这也没有关系。从具体行为去怀疑一切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明知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加上还有上面那么多讲不清的东西客观存在,按道理是不应该将怀疑继续“向前走一步”的,至少也是先保留。可是某些同志不但向前走了这一步(也就是把批评具体事件上升到对整体政治路线的批判,进而再往前一步变成打倒x),而且还立即就迫不及待地展开了严肃的路线斗争。比如拿我个人来说,许多同志对笔者一文《蓝羽:展示中国“模式”,彰显中国“意识“ ----评习近平联合国峰会演讲》有不同看法采取批评具体的观点认识,这些我内心是极大欢迎和理解的。可惜某些同志就是要坚决往前走一步,迫不及待对我展开了严肃的政治路线斗争,气势汹汹地硬要扣上笔者“反动言论”的帽子,于是一篇个人对大局分析的技术文章导致我就成了“反动派”!换句话说,过去一切的正确性质的工作已经不能帮我洗脱”反动派“的帽子,假设这位同志是我的上级,估计迟早是要被肃反镇压掉的。类似情况在我们的队伍里比比皆是,分裂均是从这样开头开始的。比如网络上某些人长期对张宏良老师发起的批判,已经从严肃的政治路线斗争变成了更加严重的敌对性质的斗争,其实反过来这也包括了秋石客,卢麒元等被同等性质的对待。但印象中,卢麒元老师,似乎只研究具体思想和金融技术,对过于上纲上线的批判并没有所谓的反击。

  

 

  总之,整个队伍里都以“以斗争促团结”的无敌口号相互杀得一片天昏地暗,结果却是“斗争”的确很充分,充分得都要结束对方左翼圈的政治生命。而团结却体现出了各自“占山要成王”的局面,成王也没事,可作用在基层广大的网友便是要面临选择,如果脑子不清醒说不定一热过去就被某王”抓了壮丁“成为批判对方的斗争工具;左翼的壮大发展真的可以说就要暗无天日了。

  笔者呼吁,在泛左翼圈的同志之间斗争是手段,团结才是目的,不要再出现斗争在而团结无的局面。因此迫切需要将内部斗争做一个有必要的最后底线,划线的标准应该是顾忌到对方在“泛左翼圈子的政治生命”,一个汉奸帽子或是反动派帽子,那不是让对方在多年战斗的圈子里无法生存下去了吗?而泛左翼的标签恰恰是大部分网友唯一值得骄傲和最有底气的地方,如果把这个给灭了,怎么讲人家也要反抗。走自己的路,不能让别人无路可走。当年的毛泽东主席对待博古,包括其他犯过错误路线的同志,毛主席是不是通过批判触及到了让对方无法在组织环境里呆下去呢?就连张国焘,那也是仁义尽至,只是批判别人具体的错误但还是要担任职务,为党和人民工作的。只是他自己要跑,要换标签,那也是无法子的事了。

 

  蓝羽

  2015.9.30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