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荒谬绝伦的《重读鲁迅“骂孔子”》一文

火烧 2016-11-1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本文揭露《重读鲁迅‘骂孔子’》一文逻辑混乱,试图为孔家店翻案,混淆鲁迅批判本质,强调其对反动统治的揭露,而非孔子本身。文章批评该文偷换概念,误导后人,凸显其荒谬性。

                       荒谬绝伦的《重读鲁迅“骂孔子”》一文




    鲁迅先生没有所谓高估低估孔家店,而是针对统治者抬高孔家店的反动行径进行揭示批判,难道把反动统治者打的幌子彻底揭示,让反动统治者的把戏暴露,不应该吗,还需要文雅吗?
    鲁迅先生批判孔家店,只会让人们更加认识反动派为什么鼓捣孔家店,绝不会影响对反动统治者的认识。鲁迅先生如果有局限性,那就是没有更进一步认识到孔家店的愚弄毒害。鲁迅先生如果有局限性,郭沫若对孔家店的认识就不是郭沫若的局限性,郭沫若没有局限性吗?难道反动统治者鼓捣孔家店是因为没有鲁迅先生的局限性?
    “我的重读鲁迅骂孔子,拟用鲁迅的批判精神对鲁迅骂孔子重新加以审视,抉择出必将保留的和不必保留的[1],以提升善于承传孔学国学人文精神的本领,”————目的露馅了,为了鼓捣孔家店。
    “汲取于今建设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需的养分。”————目标露馅了,偷梁换柱,把孔家店用来取代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地位。
    不得不承认“不过,这于今天热衷于借孔学国学来敲开财门的现象倒是有认识价值的。”
    “二是偏于一点不及全斑。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思想,应该说是博大精深的······”——好家伙,原来孔家店博大精深,没有局限性。鲁迅先生有局限性。
    而且————“鲁迅仅根据现实需要取舍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思想,这对于一贯从事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的鲁迅来说,这种取舍有其历史合理性与时效性,然而却大有以点概全之嫌。这对时过境迁的后人来说,也是易滋误导的。······”————狂人日记说的清清楚楚,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说的清清楚楚,几千年的历史事实不容置疑。竟然成了鲁迅先生是当时一时半会的即兴而作。现在不能再认可鲁迅先生了,应该好了伤疤忘了疼了。逻辑混乱,荒谬绝伦。
    转帖:吴宓留给后人的是一个严谨的学术大师印象,但他的婚恋却如同一枚坚涩的青果,令后人不敢恭维。
    有人说,他是一个地道的“好色之徒”,话虽偏激,却折射出了他在婚恋上不安分的一面。为此,陈寅恪看得颇为透彻,说他本性浪漫,不过为旧礼教道德所“拘系”,感情不得舒发,积久而濒于破裂,因此“犹壶水受热而沸腾,揭盖以出汽,比之任壶炸裂,殊为胜过”。
    吴宓,是已经失去帮闲环境的旧知识分子而已。并不能证明是超凡脱俗了。
    吴宓的男女关系的事情,证明何其混账。
    1999年的一天,研究吴宓的专家沈卫威教授在台北拜访毛彦文。此刻,毛彦文年逾百岁,眼花耳背。沈教授大声地对她说:“大陆出版了《吴宓日记》,里面有很多关于您的内容,表达了吴宓先生对您的爱慕之情。您有什么话要说吗?”毛彦文面无表情,冷冷地回答了一句:“好无聊。他是单方面的,是书呆子。”这是吴宓痴情苦恋一生得到的最终回音。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情感的世界里,这是一句害人不浅的“至理名言”。能够释读天书、洞察世事的吴宓教授,一生也没有参透这个简单的道理。鲁迅先生曾说:“强不爱以为爱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他们的缺憾在于未能意识到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激烈反孔,意在推倒成为千年封建专制统治护身符的孔子偶像,以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从这点上说,学衡派在政治上失之幼稚。
    这不是什么幼稚,是政治立场使然。是心照不宣的暴露。
    “鲁迅以风声为笔名就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估学衡》一文,抓住并非该派中人的邵祖平在该刊上发表的《渔丈人行》中乱改成语闹出的笑话,而大加嘲讽,并以此来贬斥整个学衡派拥有的学术水平,指斥该派同仁及其文章是聚在南京聚宝之门左近的几个假古董发出的假毫光。这种以点概全的方式方法,既委屈了被批评的学衡派,又不利于自己所从事的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更失公允! ”
    ————是学衡派的以偏概全的鼓捣孔家店,还是鲁迅先生以偏概全的认识孔家店的邵祖平在该刊上发表的《渔丈人行》中乱改成语闹出的笑话。在学衡派的刊物发表这样的笑话,难道不是学衡派的愚蠢搞笑。
    鲁迅先生在《估学衡》说的清清楚楚,很诧异天下竟有这样拘迂的老先生,竟不知世故到这地步,还来同《学衡》〔4〕诸公谈学理。并没有误会学衡派。
    几十年前的鲁迅先生有局限性了,两千多年前的孔家店还没有局限性,还需要用在今天救世界,荒谬绝伦。人类发展进步,是弃旧迎新的。中国近现代的亡国灭种危机更不容易暂时喘口气。竟然有鼓吹孔家店是救世界的神丹妙药,这是何其混账的胡言乱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