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自信的唯一正确道路和认识
民族自信的唯一正确道路和认识
真正的自信,不是盲目自负。如果含含糊糊的把灾难历史,祖先血缘都乱了套的历史,称之为绵延不绝的伟大,那么,这不是真正的自信,其实是自欺欺人,有的是糊涂,有的是别有用心。
自信其实就一个标准标志,敢不敢承认自己的历史事实,敢不敢承认自己存在的缺点弱点,敢不敢面对,敢不敢改变自己。
自信不是自负,是改变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做更好的自己。民族自信,不能鼓捣孔家店,不需要阿Q精神。阿Q精神,不是民族自信,是民族愚昧劣根性,是民族灾难。
中国今天能够喘口气,绝不是盲目自负的结果。盲目自负,是自欺欺人,是又想抱着自己的缺点劣根性恋恋不舍。
中国今天能够喘息一下,是近现代有识之士反思民族性国民性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让中国人民舍生忘死追求翻身解放的结果。完全不是什么自负的自信。
其实,在奴隶制封建社会,古今中外都是灾难史,破坏史。都需要彻底科学认识,科学批判。今天的人类需要到古代奴隶制封建主义历史去找什么自信?完全是一派胡言。毛主席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不自信吗?
1920年6月23日,毛泽东在《湖南改造促成会复曾毅书》中说:“中国四千年来之政治,皆空架子,大规模,大办法,结果外强中干,上实下虚,上冠冕堂皇,下无聊腐败。民国成立以来,名士伟人,大闹其宪法、国会、总统制、内阁制,结果只有愈闹愈糟。何者?建层楼于沙渚,不待建成而楼已倒矣。”
1920年10月10日,毛泽东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中指出:“中国人没有科学脑筋。不知分析。”“我们这四千年文明古国,中国人生息了四千多年,不知干什么去了?”
毛泽东:“长夜漫漫,所得的只是至痛极惨。由此以观,四千年历史中,湖南人未尝伸过腰,吐过气。湖南的历史,只是黑暗的历史。湖南的文明,只是灰色的文明。这是四千年来湖南受中国之累,不能遂其自然发展的结果。”
毛泽东:国人积弊甚深,思想太旧,道德太坏。夫思想主人之心,道德范人之行,二者不洁,遍地皆污。盖二者之势力,无在不为所弥漫也。思想道德必真必实。吾国思想与道德,可以伪而不真、虚而不实之两言括之,五千年流传到今,种根甚深,结蒂甚固,非有大力不易摧陷廓清。
怀中先生言,日本某君以东方思想均不切于实际生活。诚哉其言!吾意即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之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也。
毛主席指出:“在中国,又有半封建文化,这是反映半封建政治和半封建经济的东西,凡属主张尊孔读经、提倡旧礼教旧思想、反对新文化新思想的人们,都是这类文化的代表。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是非常亲热的两兄弟,它们结成文化上的反动同盟,反对中国的新文化。这类反动文化是替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服务的,是应该被打倒的东西。”
鲁迅先生不自信吗?
鲁迅先生1925年就指出:“此后最要紧的是改造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
“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热风?六十一 不满》)
“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而况保古。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席。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席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
我们的古圣先贤既给与我们保古守旧的格言,但同时也排好了用子女玉帛所做的奉献于征服者的大宴。
我想,唯一的方法,首先是抛弃了老调子。旧文章,旧思想,都已经和现社会毫无关系了,??????生在现今的时代,捧着古书是完全没有用处的了。
“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换来的。无论中国人,外国人,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都只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份。”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华盖集?忽然想到(五至六)》)
“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翻出斯密斯的《支那人气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那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严复、徐志摩不自信吗?
严复指出中国:“民力已恭,民智已卑,民德已薄之故也”,提出“今日政要,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原强》)
徐志摩:“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
照群众行为看起来,中国人是最残忍的民族。照个人行为看起来,中国人大多数是最无耻的个人。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著名评论家、时任风靡全球的综合杂志《太阳》主编的高山敏牛就曾这样说过:“国家的真正发达,只能基于国民的自觉心。有了国民的自觉心才能客观地认识民族的特性。”
鲁迅留学日本,正是日本先后取得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胜利,国民的民族主义空前高涨的时期,讨论国民性的文章和言论大量出现。例如:浮田和民的《伟大国民的特性》,井上圆了的《日本人的短处》,度边国武的《日本国民的能力》,千叶江东的《悲观的国民》,泽柳政太郎的《战争与国民精神》,贺芳矢一的《国民性十论》等等。日本人通过国民性大讨论,达到了认识国民特性,发扬国民精神,强盛国家的目的。
现在中国的氛围正好相反,不是反思缺点弱点,而是鼓吹恢复灾难历史的封建主义,而且打着好看的幌子,把历史事实颠倒黑白。这样绝对不行。
找回民族自信,首先要搞清楚是什么让民族丧失了自信。不说清楚是什么导致民族没有了自信,成天念念叨叨民族自信,完全是狗屁逻辑,一派胡言,这不是糊涂就是别有用心。
真正的自信就是敢于面对自己的问题,敢于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