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内贾德的高票,我们中国从中借鉴到什么经验?

火烧 2009-06-14 00:00:00 国际纵横 1029
文章分析内贾德高票连任伊朗总统,揭示美国价值观对伊朗舆论的影响,探讨改革与美国关系,强调舆论引导在选举中的作用,反思改革真谛与伊朗大选背后的深层逻辑。

  西太平一觉醒来后,让美国人很是不喜欢还被冠名为是僵化保守派的内贾德,却以62%的得票率连任了伊朗第十届总统,而被美国暗恋看好不时频频暗送秋波媚眼并封予听命美国就是改革声誉的一组候选人,在本次大选中总得票率不足38%而再次被内贾德,伊朗式的改革给阻挡出了历史舞台,这说明什么?

  如今在我们中国的舆论阵地里有这样一种论调,凡是听命于美国的那一定是积极向上有朝气有活力的;凡是违背美国意愿的那一定是一个自绝于文明人类腐朽没落的。

  有些舆论导向工具甚至赤裸裸在毫不加以掩饰情形下,不时地呐喊出压抑在他们内心世界已久的渴望与澎湃的心声:拥护美国就是拥护改革,反对改革就是反对美国,他们把美国与改革等同起来并以颜色加以区分归类排队。

  在伊朗本届总统大选的帷幕拉开,选手在鸣枪起跑的之际,美国舆论工具就开始纷纷地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表演,他们首先把能影响伊朗大选情势的走向,锁定在这样一种舆论导向内,就是:目前伊朗合格选民中有近70%的选民是听着西方摇滚乐、喝着文明象征的可口可乐、啃着有生活品质标签的肯德基年轻一代,这场大选的总统宝座,最终能入主谁家是没有太大的悬念。这就是美国的价值观,他们先在互联网上对伊朗民众进行总统大选候选人的民意调查,然后再进行舆论攻势。

  我们知道,就目前全世界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而言,年轻人是参与互联网的绝对主力军,至于他们对事物判断是非观而言,那就不能用绝对性一词来决定结果的。而美国就是从这绝对优势的主力军中,用他们设计出的自诩是科学的排列组合剪裁出伊朗民意来了:伊朗有多达70%的民众积极主张美国式的改革。一项只在几千人几万人范围内的民意调查采样的结论,他们却能放大到几千万这也算是美国的独到创新。

  就在伊朗的大选进行的如火如荼,投票倒计时的关键进程中,身为是美国政府形象的白宫,如坐针毡般地坐不住不说,也开始亲自地披挂上阵,在隔岸为自己心目中的改革派候选人摇旗呐喊,并一再地释出一个清晰的信号来左右伊朗的选情——改革派的胜出是符合美国的整体利益也符合伊朗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这也体现出了美国人向来好助人为乐助人为善的优良美德,大有路见不平一声吼为兄弟两肋插刀在所不辞的大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在美国眼里内贾德是保守的极端主义者,因为,内贾德他不屈服于美国的淫威,不顺从美国的价值观,所以他招徕流氓的骂名。内贾德他不顺从自己自然就是反改革、反人类的人渣一具行尸走肉,理所当然理应号召起伊朗人民用揭竿而起予以铲除。铲除内贾德的口实就是选举存在着严重的舞弊行为,理由是:我们在这之前由非政府组织机构进行的民意调查与结果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大的偏差呢?这算不算指责他人的一把利剑?算与不算都是由美国来策划的预谋好的,你只要钻进去就一定走不出来,难道我们不能来质疑先前的高民调又有多大的公允性和透明性代表性?难道这样的民调格式就没有请君入瓮式的民调算计?民调就不能操纵?

  穆萨维在美国心目中是和蔼的、有素养的,这是基于穆萨维听从美国的改革为前提,所以,当美国得知大选最终结果后,就开始不敢面对现实,这主要与先前的踌躇满志落差太大,又没勇气来检讨自己的改革,又没脸面来面对伊朗人民的选择,只有通过非政府舆论这一喉舌阵地,来分化伊朗人民的团结,制造伊朗社会的动荡因素来,这也是美国拿手的保留剧目之一,这也彰显出美国向来是本着恩威并施惩前毖后有礼有节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风范。

  大国风范要向美国学习,肩负责任要向美国看齐。泼妇骂大街这招我看美国是——有过之而无人能所及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