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怀疑美国人的信用,我就担心到了天堂这钱还有什么用处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结束后在人民大会堂与记者见面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当回答到美国某媒体记者提问的“美国巨额债务会导致美元贬值,您是否担心中国在美国的投资”的提问时,温家宝是这样说的:“我们把巨额资金借给美国,当然关心我们资产的安全。说句老实话,我确实有些担心。希望美国保持信用,信守承诺,保证中国资产的安全。”随即大洋彼岸的美国就有了迅速的正面回应,由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经济事务助手、被正式提名为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的【劳伦斯萨默斯】,在华盛顿与记者吹风会上他说到:“美国是世界上投资最安全地和可靠的管理者,中国对美证券投资是安全的,没必要担心和多疑。”
我不知道也不太清楚,这位【劳伦斯萨默斯】发言人,他是否把【麦道夫】给从记忆中抹去了,总之,他所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未告诉我们这【安全性可靠性与时间性】上是什么样的数学比例模型。不过,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麦道夫】他在东窗事发前,他所展示给世人的【信用诚信】外表的和蔼可掬接人待物举止文明,人们若再有些什么彼此不互信和产生些什么疑虑的理由的话,这就有点毫无道理可言也说不过去。
若我们再把【麦道夫】的【信用与诚信】的承诺时间再拉长些,譬如延长到100年甚至更长些150年,我想【麦道夫】还是有诚信的,投资人把资产交付与他来管理,也应该是安全和有不薄的投资回报的,这里的信用和诚信是用时间换取空间来竖起口碑的,这就取决于投资人这部分安全性和投资回报性的资产,是准备到天堂花销还在人间逍遥的问题了。美国人讲不讲信用或诚信,在这点上,都先别妄下定论是否,否者就惹吃不了抖着走的一身骚,会让人有所贻笑大方的。
我们国人这应该还记忆犹新吧?就在岁末年初之际,美国白宫权力易主交接棒移交之前的【布什】看守政府,火速地兑现了对台军售的承诺,好让台湾更为【安全】,对于台湾的承诺他们所遵循的信用与诚信原则是来自《台湾关系法》,由此看来美国是讲求法制的国度,是依法办事的,信用与诚信是可靠的。遗憾的是,这样的信用与诚信是建立在别人家痛苦而自己钵满盆满的渔利基础上的。
想必这伊拉克也不陌生吧,想当年美国和伊拉克好的是穿一条路子一个鼻孔眼出气,那时的伊拉克国民富裕程度在海湾产油国地区也是屈指可数的,原本是一个亲密无间的志同道合者,又是如何让美国人最终【痛定思痛】后地大开杀戒的?这无论像是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实,还是为开杀戒而作为工具的舆论在一面倒的【真相】也罢,但最核心一点也是一些“有心之士们”不愿意让世人和社会公众们有所了解内幕更多的。美国与伊拉克的爱情最终走到了华山论剑这一巅峰地步,追根溯源这始作俑是什么呢?是出了什么致命问题而不惜至于对方而死地的呢?我们剥丝抽茧后就不难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缝隙:原来伊拉克也曾在美国有巨额投资!
美国还有一个“盟友”我们不能不提,那就是伊朗了。曾几何时,美国与伊朗的关系若拿这两者与他和过去的伊拉克相比,这伊拉克那就是阿三一个,是个侍奉者而已。伊朗的巴列维王朝与美国的关系那可是不一般的好,足以能用——美国人消费伊朗人买单一词来概括,在巴列维统治下的伊朗,对于美国人来说,那可谓是一呼百应从没有说过一个【不】字,还得满脸堆笑的说:“您老人家尽管享受,伊朗就是您家的银行。”随着伊朗的伊斯兰革命的号角把巴列维王朝给推翻后,伊朗人民从此不再受美国人飞扬跋扈地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担当二等公民待遇的噩梦了,随着伊朗人民的醒悟,美国人的腰包就日渐干瘪不说,“美国是投资者天堂”也渐渐被伊朗所唾弃,不但不再听美国呼风唤雨的使唤还敢和曾今的主子吹胡子瞪眼了,以至于美伊两国演变成今天这样格局——剑拔弩张了。我们纵观错综复杂局面的背后后,还是不难发现的是:伊朗也弃暗投明不在这“投资天堂”巨额投资了,所以也就有了美国不惜食言也要置伊朗于死地。
我们还有必要再议议格鲁吉亚么?看来就没必要了吧,美国的信用和诚信与承诺,让俄罗斯人打掉了格鲁吉亚的两颗大门牙。
好了,再说个俏皮话:黄婆卖瓜自卖自夸;醉汉都说自己没喝醉;精神患者都说你才有病,谁会说:你把东西放我这不安全呢,更何况是可以流通的钞票。
我不怀疑美国人的信用和诚信,我就担心我到了天堂后,这钱还有什么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