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纪念全国总工会成立八十周年

火烧 2005-05-02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回顾全国总工会成立八十周年历程,总结工会工作体会,强调知识分子与工人结合、依靠积极分子开展群众工作,以及维护权益与教育并重的重要性,体现工会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纪念全国总工会成立八十周年
刘实

全国总工会自1925年五•一成立以来,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也得到了胜利发展。我从亲身感受上谈几点作好工会工作的体会。
一、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
我国的工人运动、工会工作,是在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中开展的。特别是革命的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结合起来,就使工人阶级得到马克思主义的武装,使工人运动、工会工作具有了鲜明的进步性,具有了彻底的斗争性。我自己就是在党的教育和革命前辈感召下,从一个学生走进工厂做工的。
皖南事变后,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的重庆,工厂中的共产党员和进步工人,有的转移到根据地,有的隐蔽起来,党与工人群众的联系几乎断绝。我进工厂从学徒做起,进一步当工人,在工人中交朋友。当时重庆的工人来自上海、北方、武汉等沦陷地区,一些工人参加过重大斗争,他们向我讲述斗争情况,也讲到许多斗争经验,给我很大的启发和教育。我在工厂中交朋友,有了几个进步工人形成据点后,就转移到另一工厂交新的朋友,和我建立联系的进步工人也不断转移到各厂去交朋友。从1942年到1945年,在重庆的一些工厂里,以进步工人为核心,团结周围群众展开斗争。重庆民生机械厂是个造船的大厂,这个厂的工人在进步工人的精心组织下,就从特务、工贼手上夺取了工会领导权,使工会成为工人自己的组织。1945年2月,重庆发生了国民党特务田凯打死电厂工人胡世合的事件。党直接领导电厂职工开展了斗争,有进步工人所在的工厂也发动工人进行了有力的配合。因为工人掌握电力、交通、军工等重要生产、运输部门,显示出强大的力量,迫使国民党当局枪毙了特务田凯,重庆工人斗争取得了胜利。到1945年秋,党领导进步工人建立了党的外围组织——重庆工人民主工作队,一些进步工人成为共产党员。
解放初,我在武汉工作。大批解放区的干部,早解放地区的青年知识分子,当地参加工作的学生和社会青年,在党的领导下,深入工厂、商店,与所在单位的骨干分子结合起来,发动群众,使工会组织很快建立起来,展开工作。
我体会,知识分子如果不与工人群众结合,就只能是孤家寡人,就只能坐而论道。我回顾自己的一生,为能成为工人阶级中的一员,为能成为工会工作者,引以为荣。
二、依靠积极分子进行深入的群众工作
工会组织可以发号召,做部署,但是工会的基础工作是进行深入的细致的群众工作。每个工人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工会就要一个人一个人的做工作。这么细致的工作,工会怎么进行?这就要依靠生活在工人群众中的积极分子。
工会积极分子在完成自己的生产和工作任务之后,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毫无报酬地为群众服务。他们不计名利、日日夜夜、任劳任怨地进行社会义务工作,他们对于周围群众的生产、生活、学习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工会积极分子得到工人群众的热忱爱戴,称他们是“雪中送炭”和“雨中送伞”的人。工会依靠积极分子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体现了群众路线的实质。
工会积极分子所以对承担的社会义务表现高度的热忱,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把职工组织起来的工会作用有深切的感受。他们认识到一个单个的工人力量是有限的,而工人组织起来,就能运用集体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来办好工人的事情。开始,职工从自己的需要参加了工会活动,进一步想到自己应该给大家做些事,从一个参加者变成一个组织者,这就要懂得政策,讲究工作方法,还要向工作中的阻碍做斗争。在这种情况下,工会组织的关怀和帮助是他们成长的一个决定性的条件。工会只有信任他们,放手地让他们进行工作,同时给他们以切实的指导,如召开吸收积极分子参加的各种会议,为他们举办各种业余的或短期脱产的培训班,使他们不断地提高工作能力。
1956年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是二千二百万人,工会积极分子就有三百四十八万人,每六个职工中就有一名工会积极分子。依照工会法的规定,有职工二百人,可以设一名工会专职干部,而二百名职工中就有三十多名工会积极分子。工会积极分子人数是多的,作用也是大的。1957年8月,全总召开了工会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对工会积极分子代表进行了表扬和奖励。
三、既维护权益,又开展教育
解放初期,工会组织所以能普遍建立起来,展开工作,是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下,从职工群众切身的迫切的要求着手,加以有力的解决直接相关的。现在印象仍然很深的,在码头工人中开展的反把头斗争,在纺织厂女工中开展的反搜身制斗争,由此而进行了民生改革。当时,在改善劳动条件、生产安全、卫生、参加企业管理等方面,不仅有自上而下的部署和要求,而且有自下而上的群众发动,这就使职工的合理要求容易得到解决。
我回忆,职工感到最深切的是实行劳动保险,职工的生、老、病、死、伤、残,在当时的条件下有了保障。职工群众从心里感到,比生个儿子还强。实行劳动保险,正是由工会组织具体进行的。
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的同时,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工作。解放初,普遍地开展了扫盲工作,进一步又开展了业余教育。同时,进行了提高生产技能、参加企业管理的活动,还进行了简称为“猴子变人”的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这些活动,使职工的文化、技术、政治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增强了职工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工人阶级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自觉力量。
我还想谈到的是八十年代初期,由上海职工发起而后在全国兴起的振兴中华我工读书活动,自愿参加的有一千多万人。由苏州职工发起而后全总作出决定,在全国普遍开展的兴趣爱好活动。这些活动,对提高职工群众的觉悟、提高职工的文化素养、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都起着明显的作用。
这里粗略地谈到既维护权益、又开展教育,是想回顾工会走过的路程,以便进一步总结工会的历史经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