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梁漱溟的东方文化就是马克思的古代共产主义的补充

火烧 2015-10-0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梁漱溟东方文化与马克思古代共产主义的结合,分析资本主义危机与古代公有制的关联,提出未来社会可能的发展方向。

梁漱溟的东方文化就是马克思的古代共产主义的补充 ——人类历史的探讨(5) 马克思断言,“资本主义正经历着危机,这种危机只能随着资本主义的消灭,随着现代社会回复到‘古代’类型的公有制而告终。”目前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资本是一宗货币,资本的人格化资本家用这宗货币在市场经济中实现用钱赚钱的活动,就是资本主义!劳动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的分离或者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既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又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把七十亿人变成无产者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目标! 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到了最高阶段,就产生了严重的生产过剩,不仅生活资料过剩,而且生产资料也过剩,不仅生产过剩,而且资本也过剩!生产过剩产生了危机!由于生产过剩,危机表现为生产停滞,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商品卖不出去,利润率下降。由于货币作为资本,无限制的发行,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股市崩盘,房地产崩盘,银行倒闭!由于货币作为资本成了物质财富的代表,万恶的求金欲,导致了贪污腐化,这一切不仅导致了金融危机,而且导致了经济危机!中国1948年的一麻袋货币买一袋面,就是经济垮台的标志!到那时候,货币就变成了一堆废纸!目前全世界所有的国家的资本主义都是按照这个方向先前发展!这种危机只能随着资本主义的消灭,随着现代社会回复到“古代”类型的公有制而告终!古代类型的公有制就是古代共产主义! 古代类型的共产主义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中进行了表述,这就是东方的亚细亚所有制!梁漱溟先生的东方文化就是对马克思的东方亚细亚所有制即中国的古代共产主义进行了补充或者阐述! 现在把马克思的东方亚细亚所有制和梁漱溟的东方文化总合起来,我们就看到了人类在资本主义消灭以后将要实现的社会! 马克思的亚细亚所有制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不存在土地私有制,是了解整个东方的一把钥匙。劳动者把自己劳动的客观条件看作自己的财产;这就是劳动同劳动的物质前提的天然统一。各个个人都不是把自己当作劳动者,而是把自己当作所有者和同时也进行劳动的共同体成员。这种劳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价值,他们劳动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各个所有者及其家庭以及整个同体的生存。 第二,东方的自然村或者农村公社是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家庭和扩大成为部落的家庭,或通过家庭之间互相通婚而组成的部落,或部落的联合。这种原始共同体就将依种种外界的(气候的、地理的、物理的等等)条件,以及他们的特殊的自然习性等等,而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自然形成的部落共同体(血缘、语言、习惯等等的共同性),或者也可以说群体,是人类占有他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和占有再生产这种生活自身并使之物化的活动(牧人、猎人、农人等的活动)的客观条件的前提。 第三,土地是一个大实验场,是一个武库,既提供劳动资料,又提供劳动材料,还提供共同体居住的地方,即共同体的基础。人类素朴天真地把土地看作共同体的财产,而且是在活劳动中生产并再生产自身的共同体的财产。每一个单个的人,只有作为这个共同体的一个肢体,作为这个共同体的成员,才能把自己看成所有者或占有者。通过劳动过程而实现的实际占有是在这样一些前提下进行的,这些前提本身并不是劳动的产物,而是表现为劳动的自然的或神授的前提。 第四,在大多数亚细亚的基本形式中,凌驾于所有这一切小的共同体之上的总合的统一体即皇权表现为更高的所有者或唯一的所有者,实际的公社却只不过表现为世袭的占有者。因为这种统一体是实际的所有者,并且是公共财产的真正前提,而在这些单个的共同体中,每一个单个的人在事实上失去了财产,或者说,财产(即单个的人把劳动和再生产的自然条件看作属于他的条件,看作客观的条件,看作他在无机自然界发现的他的主体的躯体)对这单个的人来说是间接的财产,因为这种财产,是由作为这许多共同体之父的专制君主所体现的统一总体,通过这些单个的公社而赐予他的。因此,剩余产品不言而喻地属于这个最高的统一体。 第五,在东方专制制度下以及那里从法律上看似乎并不存在财产的情况下,这种部落的或公社的财产事实上是作为基础而存在的,这种财产大部分是在一个小公社范围内通过手工业和农业相结合而创造出来的,因此,这种公社完全能够独立存在,而且在自身中包含着再生产和扩大生产的一切条件。公社的一部分剩余劳动属于最终作为个人而存在的更高的共同体,而这种剩余劳动既表现在贡赋等等的形式上,也表现在为了颂扬统一体——部分地是为了颂扬现实的专制君主,部分地为了颂扬想象的部落体即神——而共同完成的工程上。 第六,这类公社财产,只要它在这里确实是在劳动中实现出来的,就或是可能这样表现出来:各个小公社彼此独立地勉强度日,而在公社内部,单个的人则同自己的家庭一起,独立地在分配给他的份地上从事劳动;或是可能这样表现出来:统一体能够使劳动过程本身具有共同性,这种共同性能够成为整套制度, 第七,部落体内部的共同性还可能这样表现出来:统一体或是由部落中一个家庭的首领来代表,或是由各个家长彼此间发生联系。与此相应,这种共同体的形式就或是较为专制的,或是较为民主的。在这种情况下,那些通过劳动而实际占有的公共条件,如在亚细亚各民族中起过非常重要作用的灌溉渠道,以及交通工具等等,就表现为更高的统一体,即高居于各小公社之上的专制政府的事业。 第八,与这些乡村并存,真正的城市只是在特别适宜于对外贸易的地方才形成起来,或者只是在国家首脑及其地方总督把自己的收入(剩余产品)同劳动相交换,把收入作为劳动基金来花费的地方才形成起来。 梁漱溟的东方文化包括以下内容: 一、中国文化独自创发,慢慢形成,非从他受。 二、中国文化自具特征(如文字构造之特殊,如法学上所谓法系之特殊,如是种种甚多),自成体系,与其他文化差异较大。 三、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如埃及、巴比伦、印度、波斯、希腊等,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 四、从中国已往历史征之,其文化上同化他人之力最为伟大。对于外来文化,亦能包容吸收,而初不为其动摇变更。 亦能包容吸收,而初不为其动摇变更。 五、由其伟大的同化力,故能吸收若干邻邦外族,而融成后来之广大中华民族。此谓中国文化非惟时间绵延最久,抑空间上之拓大亦不可及(由中国文化形成之一大单位社会,占世界人口之极大数字)。 六、中国文化在其绵长之寿命中,后一大段(后二千余年)殆不复有何改变与进步,似显示其自身内部具有高度之妥当性、调和性,已臻于文化成熟之境者。由此形成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 七、中国文化放射于四周之影响,既远且大。更远如欧洲,溯其近代文明之由来,亦受有中国之甚大影响。近代文明肇始于十四五六世纪之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实得力于中国若干物质发明(特如造纸及印刷等术)之传习,以为其物质基础。再则十七八世纪之所谓启蒙时代理性时代者,亦实得力于中国思想(特如儒家)之启发,以为其精神来源。 八.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 九,家庭生活是中国人第一重的社会生活 十,道德气氛特重为中国文化之一大特征 十一,中国为一特殊家族国,不属普通国家类型, 十二,中国自东汉以来为无兵的文化。 十三,中国文化为孝文化。 综上所述,把马克思的东方亚细亚所有制和梁漱溟的东方文化总和起来我们就得到了,资本主义消灭以后人类社会的发展形式!这种形式就是在资本主义成果的基础上“古代类型社会在一种高级的形式下的复活”。 劳动者2015年10月9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