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西藏关键词:“毛主席”

火烧 2011-01-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西藏关键词‘毛主席’展开,探讨其在西藏民众中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影响,分析毛主席画像在西藏家庭中的普遍悬挂现象,展现其作为历史记忆符号与人民情感寄托的作用。

西藏关键词:“毛主席”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读书》杂志,曾经开设了一个很好的栏目叫做“词语梳理”。因为手头没有资料,无法查证是哪一年开设的哪一年结束的。现在正是需要做这样工作的时候,汉语中有太多的词汇被使用得十分混乱。我希望有人来继续做这种功德无量的事情、这种从一些重要词汇来分析与判断我们所处时代的事情。

从很久以前一直到现在,西藏成了一些人的梦想之地,成了一些人逃避滚滚红尘的地方,而且有些人就是这样在如是实践着。阅读他们的文字,我有一点感想,那就是他们大多是把西藏当作了一种不可缺少的背景,真实的西藏在他们那里变得无足轻重。当前,关于西藏的书籍有太多太多,有些人短暂地造访西藏,就可以洋洋洒洒地出一本书,这些图书与西藏有什么关系呢?我常常这样想。

我是一位与西藏很有缘份的人,有很多人不具备的了解西藏的途径。闲下来的时候,整理自己的西藏笔记,发现有不少值得写出来与人共享的事情。但是我却没有那些人的雄心,无意写出一本书来。只是觉得有些小小的感触是可以写出来的。想到就做,马上就做。

西藏不能一概而论,这是一个很明白的道理。听到一位到过林芝地区的人说,到了林芝,怎么也没有到了西藏的感觉。那就是说,在世人心目中,西藏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相对单一的样式。这是关于西藏最大的一个误解。

这些且不说。西藏是可以总结出一些关键词的,“毛主席”就是其中之一。西藏人口头语中常常随口说出带有发誓意味的表述。我所知道的这种表达至少有两个,一个是“贡觉松”,字面意思是“三宝”,这个词所要表达的完整意思是“向三宝起誓”,我所说的是真实的。所谓三宝,与佛教有关,藏传佛教把佛、法、僧视为三宝。

另一就是“毛主席”,同理,要表达的完整意思是“向毛主席起誓”,我所说的是真实的。有过一段时间,人们也会说“华主席”,与“毛主席”一同使用。不过,最为经久的还是“毛主席”。

从我这样的内地人看来,“毛主席”这个词当然有它相对确切的含义,一般也不会单独使用这个词,会有一些搭配词语。

藏语中的汉语借词比较多,而汉语词汇中也有一些藏语词汇,比如说“氆氇”、“哈达”、“糌粑”,比如说近年来开始流行的“扎西德勒”。而“毛主席”这个词因为西藏的这般使用,必将丰富汉语中的内涵。我读到很多人的关于西藏的文字中提到,在西藏老百姓家中,多悬挂着毛主席的画像;是这样的,我也不止一次地见识过。在这片高地上,毛主席就是一种象征,一种符号,体现着人民的朴素的感情,代表一个令人怀念的伟大时代——那个无法也不可能被妖魔化的时代。

读到西藏一位老领导的讲话,讲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重新评价毛主席的时候,收音机里讲解“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位基层干部,在听到歌颂毛主席时笑逐颜开,听到说到毛主席的错误时,生气地把收音机关了。

细节往往说明很多问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