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ABC耦合结构、ABC耗散结构(三)

火烧 2022-05-26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通过分析广深与上海疫情防控成效,探讨ABC耦合结构与耗散结构在疫情管理中的作用,强调决策效率、执行能力与民众配合的重要性,揭示疫情防控中的辩证关系与实际成效。

        一、新冠疫情防控成效里的辩证法

        1:广深疫情防控分析:

0224~0308

深圳A波疫情;病例243

0例:深控外溢、粤防控好

0308~0326

深圳B波疫情:病例379

12例:深控外溢、粤防控好

0402~0426

广州C波疫情:病例270

23例:粤控外溢、深防控好

0427~0510

广州D波疫情:病例138

1例:粤控外溢、深防控好

        广深这几个月来也经历了四轮新冠疫情,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广深对疫情外溢、疫情防控富有成效、做的非常好!

        a)管控卓有成效:每轮疫情一般控制在20天以内,体现了决断力、高效率、协调力、战斗力。遏制疫情蔓延、达成疫情清零。短短20天以内,疫情管控科学、封控过程高效、管控成果突出、工作令人信服;

        b)外防内控高效:深圳紧邻重灾区香港,在防控香港疫情外溢中,深圳工作棒极了,而深圳疫情外溢。广州也棒极了;

        c)广深疫情防控,政通人和,ABC耦合结构扁平化:A层面决策果断;B层面有中山、德叔、......,管控合理、执行到位、中西结合;C层面人心安定、积极配合。

        每一波疫情管控反映的是该区域的ABC结构耦合的扁平化程度,譬如广深疫情管控时间短,说明管控是高效的,要求A层面果断、B层面前置能力、B层面防控划定、B层面技术精良、C层面高度配合、BC层面流调准确。

        2:上海疫情防控分析:

        始于2月26号到3月26号,已历时3个月,染疾超64万例。可能从微观层面大家会列出形形色色的客观理由,譬如华亭隔离、老太闹事、黑心团购、检测误诊、......。但从ABC耦合结构理论看问题,就简单多了。

        A层面决策犹豫、执政力差;B层面文宏、吴凡、......,就是搅屎棍,鄙视中医、迷信神药。“精准管控”成摆设,实则是无为而治;C层面衶种合理诉求在封控3个月里在丧失殆尽。

        新冠疫情就是试金石,广深构建的是ABC耦合的政通人和的结构;上海构建的ABC立体化结构,导致的结果就是另一番景象。广深疫情管控成功经验让上海A层面和B层面汗颜。

        前几天与儿子通话,聊到上海“精准管控”的一个笑话,他家附近有家奶茶店,老板染红、小店封控,店外拉隔离条、封控大功告成。这就是上海的精准管控?这就是上海糊弄人的精准管控?这就是能够取信于民、老百姓相信和放心的精准管控?老百姓为什么不配合,因为这样的措施我也也抵触。一个、一群坚持躺平的专家搞出来的敷衍塞责的“精准管控”’,怎么可能会真心实意搞动态清零、老百姓怎么会信任这批专家、管控效果怎么可能会好的预期?

        上海疫情管控做的如此差,是因为上海疫情防控ABC结构出问题了,ABC结构立体化了。如果没有中央和孙春兰扭转上海疫情管控的花拳绣腿“精准管控”策略,上海疫情管控就是ABC耗散结构。张文宏迷信美国式疫情管控策略——病毒共存、张文宏心念念新加坡从封控最终走向——完全开放(新加坡疫情超半年,病例数达130万,患病率已经超过22%,但此轮疫情还没有完),我找不出任何有羡慕新加坡疫情管控完全开放的理由。疫情防控的路线错了,具体执行人经念歪了,那么上海疫情只能是越演越烈。而疫情防控的路线对了,疫情防控回到正确路线,疫情也就很快得到控制。教训深刻,人民至上不是口号,而是初心、刻入血脉、融入信仰。

        3:精准管控的失控率与封控区及封控效率的矛盾:

        失控率与封控区;封控区划定太大了,失控率有效清零,但社会成本可能会很大;封控区划定太小了,社会成本可能会低,但失控率导致封控失效;所以精准管控除了失控率,还要考虑冗余度,因为疫情防控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只有三者精心设计,处理好失控率均线变化率冗余度三者的辩证关系,才能高效合理防控疫情。

        关于冗余度问题:可以考虑封控增加适度的冗余区域;也可以是检测抽样的措施,譬如这次在核酸检测中就发现有浑水摸鱼的“检测机构”,如果我们有对检测机构的抽检,精准管控是否能够更高效?

        二、精准管控的进一步理解

        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封控区的失控率、管控区的总病例数均线变化率、万无一失的封控区冗余度是整个疫情防控最重要的概念,也是指导我们在防控疫情必须时刻注意和辩证的问题:

失控率

均线变化率

冗余度

社会面清零

疫情有效管控

有效管控与社会成本

疫情源头管控

疫情趋势临界情况

管控效率

失控率和冗余度辩证

趋势拐点、趋势预判

万无一失与冗余辩证

        前一阶段,由于上海疫情有处于恶化的危险之中,所以我们要强调的是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必须抓住疫情的牛鼻子——失控率、均线变化率;现阶段上海疫情已经有效管控,那么要强调的是提高疫情防控效率,降低防控成本——冗余度。

        冗余度的判断标准:封控区清零时间标准:譬如目前的14+7隔离制度,说明冗余度时间标准为7天;失控率标准:连续7天社会面能确保清零;均线变化率标准:封控区内变化率急剧增大,说明封控区域存在失控风险、冗余度失配,说明当初的封控区划定时冗余度太大了,并不是封控区越大越好,而是科学划定、必须是在确保万无一失的基础上,考虑冗余、失控率、变化率的系统问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