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理工思维侃政党

火烧 2011-02-08 00:00:00 网友杂谈 1038
文章从理工思维角度解析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结合马克思理论与党内派系,探讨工农革命与政党建设的关系,突出历史背景与理论演绎。

          理工思维侃政党
  
  
  “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有人说这话是毛泽东说的。但又有人说,这话出自陈独秀在应瞿秋白所约而写的《国民党四字经》中,毛泽东是引用。一次是1956年针对当年多党合作期间共产党内自高自大时说的;另一次,是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闭幕会上说的,“我们过去批评国民党,国民党说党外无党,党内无派,有人就说,‘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我们共产党也是这样,你说党内无派?他就是有,比如说群众运动就有两派,不过是占多占少的问题。”
  
  本篇只说共产党。理工思维是这样的,从概念、定义以及自洽的公理(设)出发,来展开其相关学科的理论,这是主线,当然也会涉及边缘学科的。那就说谈及共产党也就不能不说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也就说共产党是认定马克思学说的政党,尽管这个学说还需要发展。
  
  而诞生于“五四运动”的“德先生”与“赛先生”背景的中国共产党,是带有浓烈的“知识”与“小资”味道的,但最高纲领却是“共产主义”的,成立后还走了一段“国共合作”之路,在此期间毛泽东还担任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与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主要精力是创办工人、农民讲习所以及社会调查。而陈独秀的《国民党四字经》写于国共第一次分裂之后。
  
  我以为毛泽东是具备理工思维特征的,既然共产党在初期还不能是一个标准的无产阶级的政党,说到底组织结构还是个小资产阶级政党,但党的最高纲领是共产主义的。国共第一次分裂后,老蒋的“清党”是血腥的,无奈之下共产党组织了许多起义,成立了“革命军”,而真正命名为“工农革命军”毛泽东是第一人,以后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也就说,毛泽东从“工农讲习所”起,到“工农红军”这一条建党与建军是贯穿于毛泽东毕生的政治生涯的,“古田会议”也就成为我军、我党建设一个里程碑。
  
  有意思的是马恩的《共产党宣言》在“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部分的“1、反动的社会主义”中的“(乙)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是这样表述的:
  
  “封建贵族并不是被资产阶级所推翻的、其生活条件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里日益恶化和消失的唯一阶级。中世纪的城关市民等级和小农等级是现代资产阶级的前身。在工商业不很发达的国家里,这个阶级还在新兴的资产阶级身旁勉强生存着。
  
  在现代文明已经发展的国家里,形成了一个新的小资产阶级,它摇摆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并且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补充部分不断地重新组成。但是,这一阶级的成员经常被竞争抛到无产阶级队伍里去,而且,随着大工业的发展,他们甚至觉察到,他们很快就会完全失去他们作为现代社会中一个独立部分的地位,在商业、工业和农业中很快就会被监工和雇员所代替。”
  
  意思是指,在小资产阶级当中没能成为资产阶级的那部分。在那个环境中具有先进性与局限性,那当年的话形容叫“党的同路人”。
  
  进而《共产党宣言》给出了这部分人“离经叛道”的趋势,“这种社会主义按其实际内容来说,或者是企图恢复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从而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和旧的社会,或者是企图重新把现代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硬塞到已被它们突破而且必然被突破的旧的所有制关系的框子里去。”我认为马恩从基本原理出发进行理论的演绎,这个演绎很精彩!
  
  中国共产党此后经过了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最后在全国取得政权,掀起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高潮,道路尽管曲折,毛泽东始终没有改变走“工农大众”的路线,但也充满着路线之争……
  
  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90周年,自然就要回顾党发展与奋斗历程。“斧头与镰刀”的旗帜还清晰可辨吗?两极分化的社会现实又能警示我们什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