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崛起之路·子篇(之五)《中国迎接外蒙古回归之战略纲要》

火烧 2011-08-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8
本文阐述中国迎接外蒙古回归的战略纲要,回顾元朝历史,强调外蒙古回归中国的必要性与历史依据,提出中国崛起之路中的关键一步。

中国崛起之路·子篇(之五)  

《中国迎接外蒙古回归之战略纲要》  

——外蒙古回归中国之鼎盛之路  

马格宁思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警世钟:  

当蒙古国大呼拉尔议员第43次提案回归中国时,中国竟然无动于衷?!  

当美国、俄罗斯在外蒙古大举行动时,中国你该做些什么?!  

   

引 言  

万里长城之内外,大漠南北之阔野,皆我中华民族之沃土。外蒙古之兄弟姐妹,乃我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之同胞手足,信奉同样的宗教,流着同样的血脉,拥有同样的血缘。数千年来,我们共同繁衍生息在大中华之沃野上,绵延不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我们全中国的同胞们,当张开双臂,纵情地相拥,回归中国的外蒙古兄弟;当敞开胸怀,深情地拥抱,回归祖国的外蒙古同胞。回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回来吧,别再四处去流浪。今日,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祖国,已经崛起,祖国肩膀之力量,当扛起地球之乾坤。外蒙古兄弟,今日之祖国,绝不允许沙皇俄国对你的蹂躏、更不允许日本帝国对你的欺凌。外蒙古兄弟,今日之祖国,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家,现在富有了:你回来的时候,给你准备好毡房;你回来的时候,给你准备好牛羊;你回来的时候,给你准备好奶茶;你回来的时候,给你准备好佳酿。让我们共同祭奠,中华民族之枭雄——成吉思汗。忆往昔,蒙古铁骑踏平之欧亚,看今朝,中华民族崛起之世界,试看将来之寰球,必是中华之天下!  

   

正 文  

中国崛起之路,并非“战争崛起”,亦非“和平崛起”,而是在“战争与和平交替中崛起”。该观点我在《中国崛起之路》一文中,已有了充分地论述。中国崛起之路,概括起来就是“三海三陆”问题。所谓“三海问题”:南海问题、台海问题、东海问题。所谓“三陆问题”:印度藏南问题、外蒙回归问题、原沙俄掠夺土地问题。本文将着重阐述:外蒙回归问题——中国迎接外蒙古回归之战略纲要。  

一、中国之元朝帝国的回顾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  

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公元1162年~1227年)建立蒙古汗国。1218年蒙古灭西辽,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1246年招降吐蕃,1253年灭大理。1271年成吉思汗之孙,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定国号为“大元”。1276年灭宋,1279年消灭宋残余势力,元朝最终统一中国。1368年明军攻占元大都(现北京),元军战败。元顺帝北迁退居漠北,元朝退出中原,仍沿用大元国号,与明朝对峙,史称“北元”。居今内外蒙古地区。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外蒙古、云南、东北、澎湖及南海诸岛,都在大元统治范围之内,还包括西伯利亚大部分,东到白令海、锡金、不丹、克什米尔东半部、缅甸北部、泰国北部、老挝、朝鲜东北部。  

元朝的建立,结束了唐末以来(五代十国宋辽金夏)国内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为中国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融合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蒙古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开始更进一步与内地融合,并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后来蒙古人失去天朝政权,但是明清以来,蒙古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从未与中国隔离开来。  

二、中华民族之枭雄成吉思汗及子孙征战世界之足迹  

元太祖成吉思汗及子孙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进军,横扫高加索地区、里海、波罗的海沿岸,占领了大片土地,建立了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蒙古人从此为欧洲人所熟知,中国的这个少数民族开始获得世界声誉。  

1、成吉思汗之讨伐生涯  

1206年春天,蒙古贵族们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会,铁木真得到了“成吉思汗”的封号,正式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这是蒙古帝国的开始。成吉思汗遂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是世界上第一套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成文法典,建立了一套以贵族民主为基础的蒙古贵族共和政体制度。  

1205年1207年1209年,蒙古三次进攻西夏,逼使西夏屈服。西夏皇帝夏襄宗献女求和,把察合公主嫁给了成吉思汗。  

1211年春天,新疆东部的畏兀儿归附蒙古。  

1211年2月,成吉思汗亲率大军进攻金朝,在野狐岭会战大破四十万金军。 1214年3月,金宣宗遣使向蒙古求和。为了远离蒙古的威胁,1214年6月27日金宣宗离开中都,迁都汴京。成吉思汗下令进攻中都,蒙古军在1215年5月31日攻陷中都。金朝在黄河以北之地陆续失守。十余年后灭金。  

1218年,成吉思汗派大将哲别西辽,杀死西辽末代皇帝屈出律,平定西域。西征花剌子模进兵路上的障碍被扫除了。  

1219年6月,成吉思汗决定西征中亚的花剌子模王国。亲率蒙古主力(大约十万人)西征,并在中途收编了5万突厥军,1220年底,一直被蒙古军队追击的中亚的花剌子模国王病死在宽田吉思海(今里海)。1221年,蒙古军队消灭花剌子模王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1221年11月,成吉思汗率军攻入申河(今印度河)流域。蒙古军继续向西进发,征服了太和岭(今高加索山)一带的诸国家,然后继续向西进入钦察草原扩张,1223年,在迦勒迦河之战(今乌克兰日丹诺夫市北)中击溃基辅罗斯诸国王公与钦察忽炭汗的联军,然后又攻入黑海北岸的克里木半岛.  

1223年12月,成吉思汗率蒙古军队东返,经过也的里河(今伏尔加河),攻入此河中游的不里阿耳,沿河南下,经由里海,咸海之北东归。  

2、成吉思汗子孙之征战足迹  

欧洲 :成吉思汗死后其子窝阔台继任蒙古大汗。1235年,蒙古大军开始进攻钦察、俄罗斯,攻占莫斯科等城市。124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攻占基辅。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直至在奥地利的维也纳附近受阻于奥地利、波西米亚联军。这是蒙古大军所到最西的地方。  

中东:窝阔台之后经过贵由的短暂统治,成吉思汗的小儿子拖雷的儿子蒙哥继位。1252年,蒙哥派其弟旭烈兀西征。1258年,西征军攻占阿拔斯王朝巴格达。1259年,旭烈兀征叙利亚,1260年,攻克大马士革。当年蒙哥在进攻南宋时于四川战死。旭烈兀回师争位,之后留下的少量蒙古军队在巴勒斯坦阿音札鲁特战役败于埃及,标志着蒙古帝国未能延伸到非洲。  

东亚:窝阔台时,1230年至1234年,蒙古灭金。1231年,蒙古进攻高丽王国,高丽王室退守江华岛。窝阔台之后,在旭烈兀西征的同时,蒙哥于1258年,率三路大军攻打南宋。1259年,蒙哥在四川合州的钓鱼城久攻不下,在一次战斗中中箭而亡(一说病死)。正在进攻湖北鄂州的蒙哥的弟弟忽必烈遂班师,自称大汗。在战胜也自称大汗的弟弟阿里不哥之后,1267年,忽必烈定都中都(今北京),后改称大都。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是为元朝的开始。1267年至1279年,经过对南宋多年的征战,元军终于灭宋。1275年,高丽已臣服于元朝,成为元朝属国。  

南亚:蒙古曾于1257年,进攻越南北部地区。元朝灭宋后,元军又分别于1285年、1287年,两度攻占越南北部的地区,即当时的越南陈朝。1287年,元军攻入缅甸北部的蒲甘王国,元军于1292年至1293年对爪哇岛发动的海上远征也无功而返。  

日本:1274年和1281年,忽必烈两次试图入侵日本,但由于台风而失败。也有研究说当时元军在高丽和山东建造的舰队所用船型是内河船,所以经不起海上的风浪。日本人认为台风是天神对日本的保佑,于是有神风一说。  

三、外蒙古现状概述  

【历史沿革】蒙古国,原称“外蒙古”,或“喀尔喀蒙古”。蒙古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公元13世纪初,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大漠南北各部落,建立统一的蒙古汗国。公元1271~1368年建立元朝。1368年明军攻占元大都(现北京),元军战败。元顺帝北迁退居漠北,元朝退出中原,仍沿用大元国号,与明朝对峙,史称“北元”。其后,明朝始终无力收复蒙古地区。清朝时,蒙古地区再次纳入中国版图。辛亥革命后,1911年12月蒙古王公在沙俄支持下宣布“自治”。1919年放弃“自治”。1921年,在前苏联的帮助下,蒙古人民革命成功,同年 7月11日  成立了 君主立宪政府。 1924年11月26日 ,废除君主立宪,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1945年2月,英国、美国、苏联三国首脑之“雅尔塔会议”规定,“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并以此作为苏联参加对日本作战的条件之一。 1946年1月5日 ,当时的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1992年2月改名为“蒙古国”。  

【自然地理】面积约156.65万平方公里,是亚洲中部的内陆国家,地处蒙古高原。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有长达 4670公里 的边界线。北面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邻。西部、北部和中部多为山地,东部为丘陵平原,南部是戈壁沙漠。山地间多河流、湖泊,主要河流为色楞格河及其支流鄂尔浑河。境内有大小湖泊3000多个,总面积达1.5万余平方公里。库苏古尔湖位于蒙古国北部,是蒙古国最大的湖泊,其水域总面积为2760平方公里,素有“东方的蓝色珍珠”之美誉。蒙古国属典型的大陆型气候。冬季最低气温可至— 40℃ ,夏季最高气温达35。  

【人口】268.34。蒙古是一个地广人稀的草原之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人。人口以喀尔喀蒙古族为主,约占全国人口的80%,此外,还有哈萨克族、杜尔伯特、巴雅特、布里亚特等15个少数民族。过去大约40%的人口居住在乡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80%,其中生活在乌兰巴托的居民占全国居民总数的1/4。农业人口主要由饲养牲畜的游牧民组成。主要语言为喀尔喀蒙古语。居民主要信奉喇嘛教,根据《国家与寺庙关系法》的规定,喇嘛教为国教。还有一些居民信奉土著黄教和伊斯兰教。  

【资源】现已探明的有铜、钼、金、银、铀、铅、锌、稀土、铁、萤石、磷、煤、石油等80多种矿产。其中煤蕴藏量约500-1520亿吨,铁20亿吨、磷2亿吨、萤石蕴藏量约800万吨、铜800万吨、钼24万吨、锌6万吨、银7000吨、金3000吨、石油15亿桶。额尔登特铜钼矿已列入世界十大铜钼矿之一,位居亚洲之首。自1995年以来,采金业成为蒙古发展最快的行业。森林面积为183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0%,木材蓄积量为12亿立方米。水蕴藏量为60亿立方米。  

【工业】采矿类、燃料动力类和加工类企业是蒙古国主要的工业企业。  

【农牧业】畜牧业是蒙古传统的经济部门,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素有“畜牧业王国”之称。2007年,蒙牲畜存栏总数达4030万头,比前一年增长15.7%,创历史最高纪录。  

【军事】2008年军队总兵力2万人。于 1921年3月18日 创建。总统兼任武装力量总司令。1996年起实行文职国防部长制度。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独立于国防部。实行义务兵役制,   

四、外蒙古回归中国的愿望  

蒙古国大呼拉尔议员第43次提出回归中国。据外电综合报道,一则消息“蒙古国会建议将蒙古并入中国”格外引人关注。报道称,蒙古国家大呼拉尔会议目前讨论了一项提议,关于蒙古和中国建立联邦国家的计划。戈壁省的委员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研讨会上首先提出上述计划。 2004年12月30日 ,蒙古国家大呼拉尔会议,专门就“建立蒙中联盟及蒙古国并入中国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讨论中,戈壁省的议员提出:把蒙古并入中国,建成类似香港和澳门一样的中国特别行政区,使蒙古最终回归祖国,成为中国的一部分。蒙古国家大呼拉尔早在1995年、2000年、2002年就有议员不断提出蒙古加入中国的提案,但是,由于受到阻力,提案却一直未能得到讨论。  

五、毛泽东两次主动要求外蒙古回归中国  

苏联解密档案:毛泽东两次索要外蒙古。阿·米高扬(1895—1978),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64—196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奉命前往西柏坡中共中央所在地,与毛泽东同志有过一段交往。米高扬回顾这段历史时说:毛泽东于1949年1—2月第一次(通过米高扬)向苏联要求蒙古回归中国。另在斯大林逝世后,毛泽东和周恩来又第二次向苏联领导人正式索要蒙古回归。由于各种原因这一愿望未能实现。  

六、外蒙古回归中国的阻力  

1、美国对外蒙古的影响  

美国和蒙古国重申建立全面伙伴关系。 2011年6月16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会见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双方重申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加强双边贸易投资及民众交往,并决定在核能方面开展互利合作。两国总统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说,蒙古国欢迎并支持美国作为一个亚太国家在维护该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美国则重申支持一个“安全和繁荣的”蒙古国在地区事务以及与邻国建立“牢固、友好和开放关系”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双方还表示,将通过区域组织、联合国和其他多边机构合作解决双方共同面对的“经济、安全和发展利益”问题。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16日表示,奥巴马政府致力于同蒙古国建立“更广泛、更深入和更具战略性的关系”,包括拓展双边商业、政治和文化关系。  

2、俄罗斯对外蒙古的影响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于 2009年8月26日 结束对蒙古国的访问时表示,俄罗斯有必要加强俄蒙关系,他对此次访问结果表示满意。两国签署了《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宣言》。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所说:“俄总统到访使蒙俄两国从‘睦邻传统伙伴关系’提升到‘战略伙伴关系’”。蒙俄将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合作。  

梅德韦杰夫在访问中表示,俄罗斯过去并没有一直重视同蒙古国的关系,这是俄罗斯的失策。近20年来,蒙俄关系发生过一些微妙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蒙古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蒙俄关系一度处于停滞状态,美日等西方国家开始与蒙古国接近。2003年蒙美两国开始了一年一度代号为“可汗探索”的联合军演,并于2006年扩展为多国军演。与此同时,北约东扩战略也逐渐加强。有分析认为:“北约东扩的终点是蒙古国”。面对上述形势,俄罗斯从国家安全的整体战略考虑,确立了重返蒙古国的战略目标。2000年,时任俄总统的普京访问蒙古国,双方签署《乌兰巴托宣言》,为两国关系的恢复提供了法律基础。2006年,蒙总统恩赫巴亚尔访俄,双方签署《莫斯科宣言》,蒙俄关系进入全面恢复阶段。2008年,蒙总理巴亚尔正式访俄,开启了两国全面合作的新时代。2009年,巴亚尔两次访问俄罗斯;俄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也在一年内接连访蒙,蒙俄关系跃上新的台阶。  

经过近10年的发展,蒙俄在政治、经贸、人文、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关系不断拓展。在经贸方面,蒙俄早期建立的合资企业,如蒙俄额尔登特铜矿、蒙俄有色金属、蒙俄乌兰巴托铁路股份公司等一直是蒙古国的骨干企业;蒙俄新成立的铁路合资企业、东方铀矿合资企业等为俄罗斯未来参与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条件;蒙古国的石油产品几乎全部从俄罗斯进口。可以说,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俄罗斯始终是蒙古国最重要的战略性经贸合作伙伴之一。据蒙古国对外关系部的数据,2009年前5个月蒙俄贸易额达16亿美元,提前实现了2010年两国贸易额达到10亿美元的目标。  

蒙俄两国军事合作也不断加强。2008年蒙俄签署了俄罗斯向蒙古国提供6000万美元武器装备的协议。同年,蒙俄在蒙古国首次举行了代号为“达尔汗— 1” 的联合军演。  

蒙俄签署《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宣言》,是俄对蒙外交取得重要进展的标志,俄可通过加强对蒙经济合作,巩固其在蒙古国的地位。而蒙则希望通过俄在蒙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型合作项目,推动蒙古国经济发展。  

七、中国迎接外蒙古回归之战略  

战略策略概括起来“十二句话原则”,即“建虚民实官之机构,组织落实制定政策;隆重祭奠成吉思汗,纪念元朝建都北京;提供经济贸易援助,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官方互访密切沟通,归国观光留学交流;遏制美俄经贸渗透,驱逐美俄军事势力;前期准备按部就班,一国两制外蒙自治”。具有如下:  

1、建立机构制定政策  

“建虚民实官之机构,组织落实制定政策”的原则:即立即成立“中国迎接外蒙古回归组织机构”,名义上为“非官方机构”实为“官方机构”。级别规格为“正部级”,或可称谓“促进外蒙古回归中国研究会”,简称“促归会”。直接对中央和国务院负责。承担“统筹领导、政策研究、规划制定、组织协调、重点实施等一系列工作。以“非官方机构”更便于先期开展工作,可参照“海协会”的运作模式。  

2、历史渊源民族血脉  

“隆重祭奠成吉思汗,纪念元朝建都北京”的原则:通过共同祭奠,中华民族之枭雄——元太祖成吉思汗,纪念元朝建都北京等一系列活动,通过一切手段开展宣传活动,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交流、体育交流。开展“三同”活动:信奉同样的宗教,流着同样的血脉,拥有同样的血缘,增强民族认同感、民族亲和力、民族归属感等。  

3、经贸援助设施建设  

“提供经济贸易援助,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中国向外蒙古提供各种低息、或无息贷款;建立合作、合资的各类能源矿产资源企业;提供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学校、医院、住房的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开展沙漠化治理、进行生态草原建设;大力开展畜牧业建设,建立肉类、肉类加工、乳业、乳制品等基地,实现经济互补。以此为基础,不断提高外蒙古人民的生活水平。  

4、紧密交流官民融合  

“官方互访密切沟通,归国观光留学交流”的原则:加强官方的、非官方的沟通交流,增加双方的互信和了解。大力开展观光旅游活动,让更多的外蒙古青年人到中国旅游、留学、工作等。在经济发达地区,增加大学、中学招收外蒙古青年留学的学生人数。争取外蒙古年青人对中国的了解、支持和认同。  

5、共同联手驱逐美俄  

“遏制美俄经贸渗透,驱逐美俄军事势力”的原则:我们如果能够按照、中国迎接外蒙古回归之战略策略的“十二句话原则”,认真扎实地去做了,就能够“遏制美俄经贸渗透,驱逐美俄军事势力”,在此不作赘述。  

6、一国两制回归中国  

“前期准备按部就班,一国两制外蒙自治”的原则:参照香港澳门的回归经验,做好外蒙古回归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制定出一系列的政治、法律、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制度安排,平稳过渡、顺利回归。  

八、外蒙古回归中国之重大战略意义  

1、中国崛起振兴大业的伟大胜利  

外蒙古的回归,中国将获得了相当于43.5个台湾的领土,形成“海棠叶”之版图。其战略意义、军事意义、经济意义在一定的程度上远大于目前的台湾。此举将振奋全球华人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和士气。国家和政府的威望将会空前大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国际威信与国际地位将会空前大提高;中国的国家安全自然而然将获得飞跃性的大提升;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会因领土的大大扩张,以及资源的丰富而强劲有力;在开发外蒙的同时,既解决了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就大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更大发展,中国国家的蓝图将更加宏伟辽阔远大。  

2、对外蒙古人民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外蒙古回归中国,实行相同于香港和澳门的一国两制,将空前地提高外蒙古的国际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军事等地位;将极大地改善和提高外蒙古人民的生活水;将使蒙古人民的文化传统更加发扬光大;将和内蒙古人民形成更亲密的兄弟关系;将得到中华另五十五个民族的共同关怀;将彻底摆脱美国俄罗斯的压迫和欺负;将受到伟大祖国的庇护和关爱;将共享中国崛起和复兴带来的一切利益和幸福。  

3、对一切分裂中国势力毁灭性打击  

外蒙古的回归,对台独、藏独、疆独等势力当头一棒,对一切胆敢分裂中国的图谋以毁灭性打击。同时还给以美国为首的反对中国、遏制中国的反华势力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和极大的震慑。中国之崛起更加势不可挡。  

4、对于收复沙俄侵占的我国东北部西伯利亚领土奠定了坚实基础  

外蒙古回归祖国后,使得中国与西伯利亚,直接接壤的面积空前广阔,中国的战略前沿向北大大推进,对我军北进收复被沙俄掠夺的西伯利亚,以及东北部失地之军事行动,提供了广阔的战略前沿和战略腹地,为我军的后勤补给提供了“零距离”战略保障。辽阔广袤的中国大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实的大后方,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国的综合国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中国必定所向披靡、攻无不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