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生:与其争议,不如集思广益——评由《流浪地球》引发的争论
1、我们嘲笑美国被撕裂,现在一件小事就把我们撕裂了。
承认有优点,有不足,需要支持,也需要改进,很难吗?
很难。
如果搞选举,幕后黑手随便设置几个议题,就能把整个社会撕得七零八碎,然后按照幕后黑手的暗示进行投票。
我现在毫不怀疑,我们也能撕出“用爱发电”、“我外祖母是自愿的”之类了。
不过,我确实没想到,我的粉丝之中,也有这么多容易被意识操纵的容易被暗示的受众。
这样的人,还是不要关注我了。
2、有人问,2019年贺岁档电影高清盗版集体流出是怎么回事?
《艰难时代》里有一个观点,经济下行期,广告业反而繁荣——资本都在疯狂竞争有限的蛋糕盘子。
50亿的蛋糕盘子,背后多少故事……
春节档票房总额恐不及去年 兴于硬科幻败于高票价
media.people.com.cn
春节档票房超50亿引资本抢食|流浪地球|春节档_新浪娱乐_新浪网
ent.sina.com.cn
春节档票房竞争激烈 《流浪地球》逆袭成大黑马
baijiahao.baidu.com
春节档总票房近58亿元 王宝强或因天价保底局赔惨
ent.ifeng.com
这些背后的故事如果被挖掘出来,拍成电影,能上映吗?会有观众吗?
别和我说,这背后没有勾心斗角的故事。
***********************************************************
*************************************************************************
与其争议,不如抛砖引玉
刚才看消息,《流浪地球》成为今年春节档期的黑马,截至目前总票房达到23亿。
我说过,我在豆瓣给《流浪地球》打五星,希望《流浪地球》票房大胜。因为只有资本获得足够的利润,大刘的其他后续作品,比如《三体》才有搬上银幕的可能。目前看,这条基本能实现。
我也说过,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是95分的特技,95分的原著,60分的剧本——特技精彩、原著宏大、剧本差强人意,有美式快餐片的影子,而且有硬伤。
因此,我希望大刘的其他作品在搬上银幕的时候,要多打磨剧本。我不是一定要编剧坚持原著不能改编,只要没有逻辑上的硬伤,我可以接受含刘量低。
但是,如果剧本一直走快餐式路线,那么在未来和美国同质产品的竞争之中,很难占上风——抛开爱国情怀不说,拼特技,国产电影很难拼过好莱坞同质产品。情怀类似士气,一而盛,再而衰,三而竭。
于是,有些人站出来批评我的观点,你觉得剧本不好,你自己写一个,拍出来啊。
我当然可以回复他们:我不是厨师,也不打算开饭店,但是我可以评价我吃过的饭菜的口味。
不过,我想,这样的回答,虽然能把他们直接怼回去,但是意义不大。
毕竟,这几天,围绕这部电影的争论已经够多了。好的一方面看,这些争论提高了电影的知名度,吸引了大众关注,为热映奠定了基础。不好的一方面看,也在观众之中造成了不必要的站队、分裂。
一些人的观点是,这部电影糟透了,应该立即叫停。另一些人的观点是,这部电影好极了,应该全力称赞——不论你提出的观点是什么,只要不是全力称赞,就是不对。前者容不得半点儿称赞,后者容不得半点批评,哪怕是建议也不行。总之发表评价就要站队,而且评价必须非黑即白。然后,根据评价,分裂、对抗。双方火气十足,在网上冲突的激烈程度,超乎我的想象。
我知道现在有大量的网络公关公司,我不相信互联网时代的能够成为全网热点的舆情没有推手,是完全自发的。许多人表达的观点大同小异,可以大致归类为几种相对规范和程序化的逻辑脉络。这些人以为自己是在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实际上,他们更可能是在表达背后势力通过各种途径在潜移默化之中暗示给他们的观点。用爬虫软件也许可以分析舆论传播的过程,关键节点和传播的过程,不过我没有兴趣。
因此,我无意用激化冲突的方式,回复那些人提出的让我编写剧本的要求。
与其怼回去,不如按照那些人的要求,提提自己觉得应该改编成什么样的剧本。
我自知不是学编剧导演出身,我提出的剧本思路,在专业人士看来,肯定有很多问题。但是,在我看来,向专业人士提出的思考不成熟的建设性意见,因为有问题没有被采纳,并没关系。毕竟,这也好于在幕后势力操纵下的毫无意义的争吵、站队。
再说,我不是吃影视饭的,既不是导演,也不是编剧,说点题外话,内行也能理解。我相信,有眼光有涵养的导演和编剧,不会轻易嘲笑外行善意的建议。事实上,如果我的思路,比专业人士水平还高,还有可行性,那反而奇怪了。
何况,如果我的思路有一点价值,对导演团队在后续作品的编剧过程中有一丝启发,在后续作品的电影剧本中看到我的思路的一丝痕迹,那么作为一名《三体》的读者,我也会极其荣幸。
具体说来,我不会在大刘原著之中,选择描述得非常细致的情节作为电影剧本的主要情节。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人的哈姆雷特。这些大刘详细描述的情节,还是交给读者们充分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吧。
大刘原著《三体》系列之中,有很多没有充分展开的情节:比如,《黑暗森林》之中,加速工业积累导致大低潮时代;比如,暴力机关全面镇压通敌的地球三体组织。比如,《死神永生》之中,维德死后,反抗力量偷偷在水星制造光速引擎;比如,三体舰队改变航线后,参与了惨烈的宇宙战争;比如,蓝色空间号和万有引力号飞船建立新世界。
这些情节如果展开,可以拍成灾难片、战争片、谍战片、悬疑片、科幻片、创世纪……,不论怎么改变,都不缺素材。
我可能会考虑选择罗辑成为执剑人有效威慑三体世界后,三体舰队暂停向地球运动,程心替代罗辑成为执剑人,执剑计划失败的过程,作为故事主要情节。
这一段,大刘并没有展开写,所以,编剧可以充分自由发挥。
地球启动执剑人计划,对三体世界有效威慑以后,三体舰队进退两难,于是考虑如何毁灭执剑人计划。
消灭罗辑,必然会引发罗辑启动广播,所以不可行。毁灭引力波发射装置,同样会引发罗辑启动广播,也不可行。比较可行的方案,是撤换执剑人,换上一位不会启动广播的执剑人,然后迅速摧毁引力波发射装置,封闭地球对其他文明广播的能力。
对若干光年外的三体舰队来说,这是艰难的计划,但并不是不可行。地球执剑人的选举制度和选民的素质,是这个方案可行性的基础,而这两点都不会在轻易在短期内改变。
有可行性,还需要克服困难,具体执行。这并不容易。对三体舰队来说,地球三体组织已经被镇压,在地球上没有任何执行机构。
所以,把撤换执剑人的计划付诸实施,至少需要以下一些环节:三体舰队要向地球运送一位至几位代理人,这位代理人就是美女机器人智子。三体舰队要给智子提供足够的资源。智子要充分了解人类社会,使用这些资源,网络社会精英、宣传思想、建立组织,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大众对三体世界和执剑人罗辑的看法。要让大众对三体世界建立强烈的好感,并对罗辑产生强烈的厌恶。同时,智子要在芸芸众生之中,选择一位合适的候选人。智子要通过适当的手段,最终把这位候选人扶上执剑人的位置。
按这个思路,可能出现的情节包括:三体人制订方案,智子降临地球,获得资源展开公关活动,与地球原有精英集团达成妥协,彼此勾结,制造舆论,建立组织,影响、操纵大众意识,筛选候选人,选择程心,对程心进行暗示,测试程心,暗中制订选举和宣传方案,操纵执剑人选举,打击其他候选人,把程心扶上执剑人位置……
这是以智子为主角的三体世界对地球进行和平演变路线。
还有维德路线。
情报官出身的维德,当年是否参与了镇压地球三体组织的行动?建立执剑人计划后,原有机构是否还存在,维德何去何从?维德这些年在做什么?他是否察觉三体人的方案?他的反应是什么?是否在监视智子?维德是否觉察了智子要安排程心当选的计划?他的对策是什么?维德与其他候选人之间有没有合作、斗争?试图暗杀程心之前,维德是否尝试过其他方案?
这是以维德为主角的谍战片路线。
当然,还可以有史强路线。
史强警官是《三体》作品中,人气颇高的男性角色。但是,大刘在原著之中,并没有交代他的结局。
这就给了改编者更大的灵活度。
史强的路线可以从执剑人计划开始。执剑人计划开始后,史强与罗辑分手,并尝试回归普通人的生活。但是,他很快就敏锐地觉察到了三体人通过智子执行的对地球和平演变的计划。此时的史强已经不再是暴力机关的成员,难以获得任何支援。不仅如此,作为前暴力机关的成员和罗辑的好友,史强也成为智子操纵的舆论所攻击的对象,在社会中处处被排斥。相比智子,史强没有任何社会资源,孤立无援,不被社会理解、包容,却一直没有放弃阻止智子的计划。最终,史强在与智子的组织斗争中牺牲。讽刺的是,史强的牺牲,并没有阻止智子的计划,反而造成巨大的负面社会舆论。这些社会舆论被智子利用,进一步推动了三体人对地球的和平演变。史强死不瞑目。
这是以史强为主角的悲情英雄路线。
此外,如果拍家庭伦理剧,有庄颜路线。拍历险记,有云天明路线。拍太空大逃杀,有青铜时代号路线。拍太空漫游记,有蓝色空间号路线。
选择执剑人计划部分作为《三体》第一部,如果取得成功,向前可以拍前传,向后可以拍续集。
现在,《流浪地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从剧本的角度看,《流浪地球》并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后续作品有极大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我不自量力提出的这些剧本思路,在专业人士看来,必然毛病百出,贻笑大方。在出资方看来,也许根本没有可执行性。既然是外行,向内行说出自己的观点,就要做好被嘲笑的心理准备。不过,我不是吃影视饭的,也没有在影视圈发展的计划。所以,对我来说,笑话或不笑话都无所谓——“我不在乎。”
我相信,肯定有其他观众和读者,对如何改编大刘的小说,也有自己的想法。高手在民间,我的想法是砖,民间必然还有大量的玉。
既然有饱和式救援,为什么不试试饱和式编剧?也许某位读者和观众的思路,会被大刘或者导演团队采纳,类似云天明给他的同学提出青草饮料“绿色风暴”的创意一样,为后续电影的剧本提供宝贵的建议和巨大的帮助。
对于关心和支持中国科幻小说和电影的热心读者和观众来说,陷于分裂、站队、争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相反,与其争议,不如抛砖引玉。热心的读者和观众,不如考虑一下,自己能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每一位希望中国科幻电影取得长足进展的观众,每一位大刘作品的读者,都可以考虑一下:如果让我给大刘的小说改写剧本,我有什么建议?
任何有真诚的建议,都是值得尊敬的建议。
也许,未来回顾的中国科幻小说和电影的发展时,后人能看到某位业余读者和观众做出的贡献,并对其心存敬意。
相关文章
- 畅想《流浪地球2》:逃亡时代的政治经济学
- 海草舞里飘摇的这届年轻人, 能否成长为高级驾驶员韩子昂?
- 《流浪地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世界!
- 李玲:愚公移球
- 我为什么力挺《流浪地球》?
- 《流浪地球》体现的是人民史观,而不是好莱坞式的英雄史观
- 《流浪地球》: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
- 没想到,你们真想好好拍电影啊?
- 《流浪地球》:小粉红和工业党的照妖镜?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