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堕落,大学完了
教授堕落,大学完了
教授原来还有穷教授副教授,穷的骑飞鸽,富的开宝马,穷的给富的看门估计都够呛。要论工资,都小差大不差,教授嘛,高级知识分子,上层人物呢。要是在民国,教授月收入虽然都在200元—300元之间,可在当时,1元可以买8斤猪肉,三间正房一月租金也只要8元,12元就可以使北京“四口之家”维持小康的生活水平。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购置一辆小汽车花500元,只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那个时候,1917年的北大,有一群教授,梁漱溟,25岁;胡适,27岁;刘半农,27岁;刘文典,27岁;林损,27岁;周作人,33岁;陈独秀,39岁;朱希祖,39岁……校长是蔡元培,50 岁。最年轻的是画法研究会导师徐悲鸿,23岁。这个年龄,搁现在许多人还是“啃老一族”,而前辈们已经成为大师了。(据11月5日、8日《中国青年报》)
可现在不是民国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了,而且建国60多年了,改革开放也都30多年了,我们的国家变得富强变得没人敢小瞧了,不光人多地大物博,而且神八飞天,税收突破十万亿,大江南北,那叫一个巨变,旧中国的痕迹早已荡然无存,国民挺直腰板到国外消费,把人家吓得一愣一愣的。中国人,牛!利比亚乱了,几万国民被安然无恙接回来,真是长志气。
巨变,人所共知。但是,看看如今大学里的教授,真是叫人高兴不起来,先是有人称之为“叫兽”,后又有人称之为“销售”。意思很明白,教授烂了。烂在哪里?最近媒体用镜子一照,答案出来了。
教授们基本不用教课了,都成了甩手掌柜。他们的身份是老板,手下的研究生、博士都是打工仔。以工科教授为代表,科研项目成为他们拿提成的发财途径。虽然发财多少跟课题大小有关,但是年收入百万乃至千万元,也并不是童话。再加上已成癌症的教育行政化,大学领导发财不过小菜一碟,领导说了算,署个名,就可以坐收渔利。这已成公开的秘密。
然而,就是大学,奴才教授一抓一大把。面对痼疾、面对学霸、面对强权、面对不公、面对堕落……这些高级知识分子要么装聋作哑,要么低声下气,要么噤若寒蝉,要么弱不禁风,要么逃之夭夭……狼狈之极,可恨之极,可骂之极。
比如,在香港,科研经费与教授个人完全没有关系;在美国,教授的收入也是一定的,除了年薪收入,教授不能在课题中提成;事实上,教授走穴、兼职,在一些国家也不可想象,在印度,教授除著书立说发表文章获得版税外,不允许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在日本,教授走穴则必须经过学校的批准;等等。这些信息,在频频出国如走马灯的教授们眼里,应该是尽人皆知。他们应当拿来为国家为民族“建章立制”谋取幸福才是。
可是,就是我们的大学,多少年如一日,让大学教授“苦乐不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让一茬茬莘莘学子遭殃,最终有了如今“生灵涂炭”的局面。工科教授拿项目,文科教授忙走穴,以至于教授上课谁上谁成傻瓜。——大学成了什么呢?成了教授们吃里扒外的安乐窝,穿戴着教授衣冠,却在校外掘金,莫非这也是“中国特色”允许的?怪不得,一个高校“青椒”说,没有宝马和房产,我还是想当“教授”。
罢罢罢,众教授这幅德行,大学就逃不脱完蛋的宿命。必须的!
作者:朱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