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警察多了好不好?
街上警察多了好不好?
朋友前不久去台湾游了七八天,从郑州出发,双飞,花费不足五千元,他说了许多见闻,其中一条是,他在街上几乎没见到警察,但是交通秩序非常好,虽然人家的路面并不宽广。
想起这条见闻,是因为这两天网络上对郑州8岁的双胞胎姊妹上路指挥交通2011年10月26日提出了批评。《东方今报》说,3个月来,她们坚持做文明交通志愿者,每周到路口执勤。画面上,两个小女孩站在斑马线上,“堵”在电瓶车、自行车前面,背后车辆、行人川流不息……。多危险啊,这俩小朋友这么做,肯定是被大人教育了;当然,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也在教育着来来往往的大人们。到底是谁在丢人呢?
眼下,交通协管员、交通志愿者还真是一个“中国特色”。瞧瞧,红绿灯设在那儿,电子眼装在那儿,交警的岗亭也设在那儿,四个路口还一边站一个协管员或志愿者,这说明了什么呢?有人说,这是交警“无能”的表现,也是市民素质欠缺的集中体现。
说的不错,我们的路口太多了,警察成群结队,交通协管员更是结对成群,可是,我们的交通秩序好了么?笔者这两天“有幸”被单位派到路口拿着小红旗“执勤”,目的是“进一步深化‘畅通郑州’交通综合整治,增强广大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识,确保省九次党代会期间道路顺畅,营造全区安全、文明、畅通有序的出行环境”,对群众的不文明行为要说服教育,做到文明理性平和,引导广大市民走文明路、驶文明车。实在是责任重大使命崇高。不过,笔者发现“人上一百形形色色(shaishai)”,百分之九十九的群众都很守规矩,红灯停绿灯行,但就是有那百分之一的群众匆忙、着急,爱打擦边球,看着心里捏一把汗。自己很受教育,灭了闯红灯的念头。
但也明白,这种交通秩序“千年不变”,那百分之一很有宿命的意味,他们三昏三迷,就是要冒险擦边而过。有电子眼,照样有车违章;有交警,照样有人违章;至于有协管员,更是拦不住违章。——差不多,这是个死结了。
但是,我们的行政基本上不计成本,协管员的另一种意义不过是“就业”而已,提升了就业率,何乐而不为呢?至于更多的志愿者,则是各岗位人员富裕的表现。看看,大家轮流来执勤,工作不是没耽误嘛,换个角度看,这叫奉献,不折不扣的奉献。
各级财政的花费仍然是一笔糊涂账。真要公开,多数地方只能是吃饭财政。不过,这个“吃饭”,可真是与改善民生没多大关系。满街的警察和协管员被钉在十字路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财政工资发了出去,到底成效如何呢?想必群众心里倍清倍清的,四个字:劳民伤财!
作者:朱永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