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沉默比法国工人爱罢工更可怕
集体沉默比法国工人爱罢工更可怕
安庆仁
公安局副局长的公子,因醉驾在校园内致两女生一死一伤,面对这个结果,该校大学生们不是站出来为自己的同学讨还公道,而是集体选择了沉默。据个别学生私下里对记者说,所以选择沉默,是担心祸从口出遭到校方处分。咋一听,这个理由并无不可,校方是强势者,学生是弱势者,弱势者为了自保,有权力选择沉默,除非法律认为,他们有义务站出来主持公道。
可问题显然不像法律条文规定的那么简单,否则简单的用法律条文生搬硬套,国家也就没有必要强调公民社会责任感的问题了,国家只需告诉大家,每个人只要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其它问题哪怕洪水滔天、山崩地裂也不必操心。但事情显然不会如此,因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的行为体,既需要社会成员的自我约束,也需要法律的强制约束,和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约束,得此才能做到更大可能的保障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
所以会如此,道理是在一个社会中,个体的自我约束能力是不尽相同的,有些个体的自我约束能力可能很强,有些个体的自我约束能力可能很差,还有些个体可能根本就没有自我约束能力,那么毋庸置疑,那些自我约束能力差以及没有自我约束能力的个体,就不可避免的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对其他个体造成伤害,而为了避免来自他们的伤害,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社会个体成员之间的互相监督、互相约束。
法律制裁当然也能发挥巨大的威慑作用,但法律制裁严格的讲是马后炮,并且它只对那些胆怯者起作用,而对那些胆大妄为的人,很难产生防患于未然的效果,例如,公安局副局长的公子,依仗着父亲的权势,根本不把人命和法律放在眼里,公然酒后驾车,特别是他在出了车祸后的表现,堪用“无法无天、毫无人性”形容,一句“我爸爸是李刚”就把官二代丑陋的心态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里不需要再举更多的例子,因为仅此一例,就足以说明,人类间相互监督、相互约束对人类自身是多么的重要,特别是对保护弱势者的权利和尊严,那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但河大的学生,似乎并不知晓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既没有用集体约束的力量避免那样的悲剧,同时在悲剧发生后,也没有用集体的力量谴责和批判肇事者,而是恰恰相反,只为了不被校方处分,竟集体选择了沉默。
以如此麻木和自私的心态,蓄意回避正义所赋予公民的社会责任,与其说是为了自保,毋宁说是在自我伤害,因为就这件事本身望去,一眼就会洞知,今天被撞死撞伤的是他们的同学,明天就可能是他们自己。一个正常的社会,不怕有车祸、有意外死亡,怕就怕公民集体麻木、集体自保,就像草原上的羚羊,对于同伴的不幸无动于衷,当自己成为受害者的时候,别人自然也是无动于衷。
这样的社会,一听就让人毛骨悚然,因为当弱势者集体选择自保的时候,强势者完全可以任意杀戮。日前有媒体担心愈演愈烈的法国工人大罢工会演变成第二个“五月风暴”,其实更应该担心的,是河大学生的集体沉默。工人罢工说明,弱势者不仅知道维权,同时还知道用集体的力量约束强势的政府和资方,从而联合起来强迫他们尊重弱势者的权利和尊严。而河大学生的集体沉默,除了纵容强势者的无所顾忌,再就是导致自身权力和尊严更大程度的丧失。
对比法国工人罢工和河大学生的集体沉默,我们无疑会发现,这种集体沉默才是真正让人感到恐怖的可怕事情,它就像瘟疫蔓延开去,让类似的集体沉默一次次重复,遂让中国社会一次次上演醉驾以及比醉驾更血腥的事件。而尤其值得我们震惊和警惕的是,这一次选择集体沉默的,不是工人,不是农民,而是被社会寄予厚望的大学生,并且还是河北省的名牌学府——河北大学的学生。
无需思考就能知道,河大的学子将来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既然这些将来将用作栋梁的材料,都变成了没有血性的羔羊,且不说为民请命、凭轼请缨,只说当狼来了的时候,我们又如何敢指望他们担当起看家护院的责任呢?难道,我们真的不能避免历史的循环,白发将军跨战马,古稀皇帝御驾征。真是让人悲从中来,流水落花春去也,无限江山。
面对这样懦弱而没有血性的学子,也许,把社稷交给那些动辄行为过激的愤青更让人放心,虽然他们时不时的就点一把鸟火,可那熊熊的火焰,不仅仅是毁灭,更是前途和光明,正如法国巴黎大街上火光冲天的场面,是那样的激动人心,让人振奋,在这一刻,他们继承了巴黎公社的光荣和传统,瓦尔兰、佛兰克尔、欧仁·鲍狄埃一个个灵魂附体,代表了法国工人阶级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青年和大学生,为了维护公平和正义,他们不被任何强暴所屈服,不被任何力量所征服,不被任何恐怖和威胁所吓倒。相反,他们始终具有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和革命精神,跟天斗,其乐无穷;跟地斗;其乐无穷;跟人斗,其乐无穷。就像勇敢的弄潮儿,我站在、咧咧风中,望苍天,四方云动,悲欢共生死,情只为国、只为民众。
201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