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妓女叫“小姐”与改革猫腻
管妓女叫“小姐”与改革猫腻
钟 声
中国的汉语言文字象形、直观、寓意丰富,实为洋文所不及。改(革)开(放)搞(活)以来,在精英们的不断创新下,汉语言文字的内涵愈加丰富,可谓前所未见或史无前例。比如说管妓女不叫妓女而叫“小姐”,就是一个鲜明而耐人寻味的例证。
何以管妓女不叫妓女而叫“小姐”?个中原因或许很少有人不知。这主要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党和毛主席英明领导下,一夜间就荡涤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消灭了残害中华妇女几千年的卖淫嫖娼等丑恶现象,甚至连“妓女”这一不乏淫秽、耻辱、下贱之意的字眼都快成为历史而陌生。所以,为改革讳,即便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死灰复燃,精英们也要在汉语言文字上创新一下,宁可把本来尊贵的“小姐”雅号恶意贬损,就是不许“妓女”这一俗称见诸媒体。所谓“只做不说”,目的也在于此。
无独有偶,透过这个“只做不说”,人们稍加沉思便将发现,其实“管妓女叫小姐”类猫腻可谓俯拾即是,无处不在。
管走资本主义道路叫“接轨”或“并轨”;管私有化改革叫“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管包产到户、“四大自由”叫“家庭联产承包”;管鲸吞、蚕食和私化国企叫承包、租赁、股份制、抓大放小,直至演变成“重组改制”或“攻坚”;管国企职工叫“员工”,为最终成为私企老板的雇员或奴隶做称呼上的演进;管官僚特权阶层贪污受贿、中饱私囊叫“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将多数人穷下去叫“后富”;管修正马列毛主义叫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管黑恶泛滥、腐败公行的社会叫和谐盛世;管腐败无能以致丧权辱国叫韬光养晦、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凡此种种猫腻,稍有反驳,可以置之不理,还可赚得开明或“言论自由”美誉;于是乎,“管妓女叫小姐”类猫腻自然也就风靡开来,大行其道了。
然而,“管妓女叫小姐”类猫腻毕竟是自欺欺人,只会行骗一时而难能长久。最有说服力的恐怕莫过于通钢工潮了。这就是,一经通钢工人阶级觉悟起来、团结起来,用战斗保卫属于自己用血汗建立起来的国企,则资改派“重组改制”和“攻坚”的猫腻不仅迅即破产,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而且势必遭到可耻失败。而如果真正的共产党人和人民都像通钢工人阶级一样,以毛主席的“最讲认真”和“人民得到的权利必须用战斗来保卫”做武器,在理论上和行动上坚决反思及至反对充满猫腻的资改,那么胜利的曙光能不就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