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庆的“公益频道”喝彩
重庆卫视推出公益频道,摒弃商业广告,弘扬红色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媒体改革新方向,强调媒体社会责任与舆论引导。
为“公益频道”喝彩
2011年,中国诞生了第一个电视“公益频道”,由于频道弘扬的是主旋律,还被人称作“红色频道”。这一事件引起了很大的争论,这在中国媒体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摒弃商业广告,打造公益频道的做法,表达的是重庆卫视的睿智,更是重庆执政者的勇气。
其实,细心一点的人肯定都知道,重庆卫视强化舆论引导能力、净化荧屏的做法早在好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2005年之前,重庆卫视根据自身节目资源特色,结合广告的投放节奏,相关负责人循着这一思路,提炼出了重庆卫视“麻辣行天下,尽在情理中——中国公信特色频道”的定位。随后,重庆卫视又开始转型将自己定位为“我有中国心,我爱中国红”,也即现在外界对重庆卫视普遍简称的“红色频道”。 2011年1月3日 ,重庆卫视推出全新版面,全天候全力打造“中国红”频道特色。晚间编排尤为别开生面,继《新闻联播》之后,大型电视栏目《信念》领衔,评述杰出人物,感悟崇高信念。《经典电影赏析》取代《雾都剧场》搜罗红色经典电影,带领观众重新领略“最有价值”作品的魅力,《记忆》、《民生》、《拍案警世》......多个红色栏目合力打造晚间“红色时段”。重庆卫视此番改版,在全国独树一帜独具红色魅力。继 2011年1月3日 改版后,重庆卫视又出台一项新举措:从 3月1日 开始,不再播出商业广告,坚持“我爱中国红”的频道定位,发挥引导社会、弘扬正气的责任。
中国有2100多家电视台,身为地方台的重庆卫视的做法只是一个孤例。重庆的做法给出了先例,值得业内业外人深思。其实,央视的记录频道也是一个没有商业广告的公益性频道,只不过他没有打出专一的红色概念。与实力雄厚的央视相比较,地方台这样做确实是精神可嘉,可能这也是大家高度关注重庆卫视的原因之一。
对于不再播出商业广告,有人质疑不可取。重庆市长黄奇帆如是回答:“这一举措是重庆市委的决策,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都愿意做个尝试。他介绍,此前的重庆卫视每天播放商业广告5个小时,播放电视剧5个小时,再除去每个人睡觉的七八个小时,真正有效的时间并不多。”
据说,重庆卫视去年广告收入为3亿元。重庆市长黄奇帆说,停播商业广告后,重庆广电集团还有11个频道可以市场化,可以进行现代的文化媒体经营。重庆广电集团将通过综合经营自身平衡掉1.5亿元。剩下的1.5亿元则是由重庆市政府填补。
黄奇帆说,公益电视台在国际上是有惯例的,比如美国的一些电视台、日本的N H K、英国的BBC,24小时里没有一个广告。如果资本主义国家,唯利是图的一个体系,都可以在市场化的媒体之外保持一个不做任何广告的电视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
通过改版,没有了商业广告的重庆卫视电视节目内容格调高雅,内容健康。比如《品读》节目,每期赏析一篇经典名作,采用精当的主持人评论和唯美的电视艺术片结合的办法,让观众能通过对名家名作的欣赏,提升境界,陶冶情操。有些观众说,这些名作上学的时候大都学过,但是印象不深刻,或者已经淡忘,通过再次学习,加深了认识。再如《经典电影》栏目,通过播放一些原汁原味的老电影,能将观众带进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也能让观众真切地体会到中共为了解救民族于危难,大无畏牺牲自我的高昂革命精神。可以让生活在当下的这一代人,特别是80后、90后记住历史,做清醒的中国人。能够避免历史感的缺失、杜绝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
重庆卫视的做法真正做到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的。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 6.25” 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至今,已有五个年头了,但是一些主流媒体依然是我行我素,搞着哗众取宠、掠奇猎艳的报道内容,整天关注着娱乐界内容低下、俗不可耐的东西。特别是电视节目媚俗到家,娱乐至死。从早到晚嘻嘻哈哈,引导者无数人浪费着宝贵的时间和生命,思考着与民族、国家甚至生命事业都毫无关联的低级趣味。有的干脆把裸、脱、拜金当成赚取广告的收视点进行培育。
2010年7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发出了“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的号召。可见党中央对抵制 “三俗”的态度非常坚决。也表明中央对当下中国社会道德沦丧、民心涣散的现状已经非常警觉,也在下达力气整治。纵观道德滑坡、人心浮燥、价值裂变、信仰缺失的社会现状,媒体有脱不了的干系。
重庆卫视改头换面的做法只是重庆政治革新的一个方面。从薄熙来上任以来,重庆在扩大开放、吸引外资方面;户籍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方面;改善民生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仅2010年一年重庆就建设了1300多万平方米公租房,未来三年计划建成4000万平方米。民生导向发展战略的推进方面,重庆市委全委会在2010年6月作出关于民生发展的决定,预计3年内要投入3000多亿元完成“十大民生工程”。希望通过民生导向发展之路缩小“区域、贫富、城乡”三大差距,我们把缩小“三大差距”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重庆认为只有“三大差距”年年有收缩,重庆的老百姓才会真正有幸福的感觉。
用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话来说,就是重庆注重了做 “蛋糕”,更注重了分“蛋糕”。 “有人认为,你总要先把经济搞上去,挣了钱才能改善民生吧!‘蛋糕’做大了才能分‘蛋糕’,这看似有理,其实行不通。因为‘蛋糕’分得不公平,做‘蛋糕’的人就没有积极性,这‘蛋糕’就总也做不大。”“把‘蛋糕’分得公平合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的老百姓,就会有一往无前的积极性,‘蛋糕’就会做大做好。”(摘自2010年重庆市经济工作会议薄熙来讲话)
人有别于动物的标志就是人有思维。人的一切行动由思维支配。所以人类发展到现阶段,非常注重意识形态的建设问题。一个人如果出生书香世家,成长他的环境对他必然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人如果成长于丛林,他很难懂得人道。媒体作为意识形态的建设者、引导者,选择说什么话很关键。英雄主义、奉献精神、理想主义作为人类最崇高的意识形态,本应得到广泛的推导。但媒体如果只宣扬自私自利精神,那人人都自私自利,社会秩序还如何存在,如何前进?当很多人在推动中国媒体 “三俗”泛滥之际,重庆卫视的做法引来了很多的质疑,因为这令那些借着“三俗”发家致富的人很不爽。
对于播放革命题材的红色节目,有人质疑重庆搞“极左”。薄熙来说:我们的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内容非常广泛,并不限于我们党的光辉历程,也海涵了古今中外的名家之言、传世经典,重庆电视台的《记忆》、《信念》,就在讲牛顿、爱因斯坦、 居里 夫人、伽利略、爱迪生、苏格拉底的故事,可以说是博采世界文化之众长,催人奋进,感人至深。难道只能去传播“黄段子”、“灰段子”,耍贫嘴,讲低俗的故事,读快餐文化,去迎合某些人的无聊心理吗?
一个媒体必须要有社会责任,一个媒体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站在人民大众利益一边。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共产主义理论的初始,便将舆论工具的建设和发展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1849年12月15日,在《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中,这两位共产主义的先驱者明确指出:“报纸的最大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够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发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
恩格斯早在1847年就指出:“党刊的任务是什么呢?首先是组织讨论、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驳斥和推翻敌对党的妄想和论断。”(《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在这里,“任务”就是舆论的导向。舆论导向问题,无非是“说什么、怎么说”的问题。
关于媒体的社会责任问题,早有定论。不管多么深刻、多么广博的解释,都很难逃脱一个根本的窠臼-------媒体到底代表谁发声。这个问题和诸多经济、社会、政治问题一样,自从科学的马克思学说被人们认可后,才有了截至目前最老到的解答。阶级属性的见解是直接从问题的根源处进行分析问题的方法,决不是隔靴搔痒式的肤浅学说。
不再播出商业广告,去除了资本对于舆论的驾驭。重庆卫视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影评人杨戬在《中国电影电视广告急需有效规范》一文中说:“重庆卫视的去广告化,是大有可为的政治行为。重庆卫视没有广告,那么其他卫视呢?说到底,中国所有的卫视及地面频道,本身都属于国有,国民通过纳税和缴费早已经预告了电视节目,本不需要再次通过加大财政补贴、或被动收看植入广告来替他们增值,然而在各地不同的“国情”之下,要么看不到广告看不到电视剧,要么广告时间和非广告时间都是广告,这些都需要规范。”
杨戬的文章已经说得一目了然。财富是哪里来的?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答案非常多。每个答案背后就代表着回答者的阶级立场乃至阶级属性。马克思的学说告诉人们,劳动创造财富,劳动人民是财富的唯一创造者。但资本主义体系不这么认为。投机倒把、钻营取巧都能赢得金钱。一个人不用劳动,通过投机可以一夜暴富。故而资本主义体系的赌博行为或者类似赌博的行为,都被归入正当。所以资本主义不认为只有劳动创造了财富,他们可以认为行骗也是在创造财富。
一个电视台的广告是从哪里来的?大家会说是老板给的。老板的钱是哪里来的?大家会说老板通过做生意赚来的。老板赚的是谁的钱?大家只能说赚的是大家的钱。今天的社会,钱是万能的,没钱万万不能。人人为了钱在奔波。其实,身为货币的钱只是一个符号。“任何一种可以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和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但钱不能代表一切财富。所有人类社会截止目前不知发生过多少次的经济危机,无法遏制的通货膨胀、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政权被殃及倒台……钱只是商品的一种,但就是钱广博的交换性促使人人为钱奔波,并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商品交换中掺杂了唯利是图的投机行为,才会导致经济发展不断的失衡,乃至危机不断。一切商品都是经过劳动生产才能创造的,钱作为等价交换物,也是一种商品。所以,广告赚来的钱归根结底是人民创造的。说白了,是人民在养活媒体。所以人民有选择不看广告的权利。只是资本运作非要给老百姓的头脑中塞广告。人民群众对广告是非常反感的,特别是那些医疗性病、坑蒙拐骗之类的广告,更是深恶痛绝。市场经济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活跃商品交换,但有些交换是完全不必要的,完全是浪费的。人民大众创造的财富,攥在政府手里进行分配,显得有些统得太死,少了几分自由,但交由资本运作后,资本增值的原罪却又助推了很多混乱。就像这广告问题,人民大众养活自己的媒体,管理自己的媒体,媒体为人民大众播放有益身心,健康向上的节目,不是挺好么。但被资本插一杆子后,老百姓很反感,却浑然不知何故。
重庆卫视的做法因其在中国大地的独一性,显得正气凛然。气正风清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巍然竖起。
相关文章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