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两个时代:修堤与决口   建水库与垮坝

火烧 2010-06-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文章对比毛泽东时期水利建设与当前水旱灾害频发,强调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呼吁重视民生工程,避免因疏忽导致重大损失。

修堤与决口     建水库与垮坝  

          迎           春  

新华网报道江西抚州唱凯堤决口;又有报道, 6月2日 广西梧州的岑溪市一水库垮坝,使人们想起了毛泽东时期的修堤与建水库,令人有“恍如隔世”之感。  

旧中国,水旱灾害不断,黄河不断决口,大江大河水患频发,死伤老百姓难以数计。  

新中国建立以后,毛主席大力提倡兴修水利,广大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建水库、修堤,当时真是“红旗招展、歌声震天”,被资产阶级蔑视为“蚁群”的劳动群众,在短短的三十年,新建了8万座大大小小的水库,“长江、黄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等大江河的一般洪水灾害得到初步控制。”那时的水利建设是蒸蒸日上,林县的红旗渠就是水利建设的代表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是当时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每年都要召开全国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议,表彰建设模范。如果说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从大禹传说开始,到新中国建立,总共积累了灌溉面积约三亿亩,而建国不到三十年,就扩大到六亿七千万亩,翻了一番还多。直到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吃老本”呢。  

近来报道的消息,不但不是新修水库、加固堤坝,而是像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的严重旱灾,达到了人、畜饮水困难、农田绝收的地步;最近又有江西抚州唱凯堤决口和广西一水库垮坝事件。当然,这些事件与大自然的气象有关,但是,如果,有关单位能早早组织群众加固堤坝、维修水库,也不会出现决口、垮坝的事件,造成房屋被毁、农田遭灾、人员迁移等重大损失。  

现在的一些政府正忙于赚“钞票”,发展旅游等生活服务事业,哪里有功夫组织群众去搞这些费力劳神的“土方工程”。前不久有的县为了争西门庆的出生地,作为发展旅游事业的招牌,还闹得不可开交;现在的表彰的也不再是修水库、加固堤坝的劳动模范,而是抢险救灾的英雄、模范了。为什么我们不在水旱灾害到来之前预先防范,一定要到灾害发生之后再来抢救呢?  

“真金白银”固然可贵,但是,群众的生命、农田和家园则更加值得珍惜!  

毛泽东时期我们的接受的是旧中国的烂摊子,生活非常贫困,但是水利建设搞得是轰轰烈烈,水库、堤坝修得牢固结实;而现在我国据说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反而水旱灾害频繁不断,这里就有一个经济建设的路线问题,是为劳动群众的基本生活服务,还是为赚取更多的“真金白银”而奋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