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水坝时,为什么要设置筏道和鱼道
水坝又被称为“拦河大坝”,它把河流截断,使水坝上游的河水汇集成水库。水库中的水面高于水坝下游的水面,从几米到百米以上。这一方面可以把洪水期的水汇集在水库内,避免下游洪水泛滥,使农田免受灾害,又能在枯水期把积蓄的水排放到下游灌溉农田或用于养鱼业。另外,还可以利用水坝上下游的水面落差发电,蓄水湖本身也能用于养鱼业,还可以开辟成旅游、休养地等,因而有很多的好处。
但是,建造水坝对河道本身也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比如,原本在河流上通畅行驶的船只,会受到水坝的阻拦;如果河流上游是木材采伐区,大量砍伐后的木材本来可以顺水漂流而下,既方便又节约能源,也因水坝的修建而出现问题。此时,可以通过修建升降船闹,使船只自如地升降航行;还可以修建特别的筏道,以使木材漂流通行无阻。在河坝上用于排放单根或分散木料的通道称为“泻木槽”,而排放成捆木排或木筏的就称为“筏道”。筏道有宽有窄,既可以单独建造,也可以和船只的通道结合考虑。
水坝修建后还会产生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河流中鱼群的洄游线路被阻隔。我们知道,很多鱼都有周期性的洄游习惯,像生活在海洋中的大马哈鱼,总是要到内河上游的支流中去产卵,长成幼鱼后再游回大海;而鳗鱼、鲡鱼等淡水鱼却要游到海洋中产卵,长成幼鱼后再游回淡水河流中。所以,对于在河流中来来往往洄游的鱼群来说,在拦截河流的水坝上开辟“鱼道”是必不可少的。
鱼道的建造并不简单。鱼类有逆水而上的能力和习性,但水流速度过快,鱼就难以游向上游。而且,大鱼小鱼对水流速度的要求不一样,所以,鱼道设置要根据河流中洄游鱼类的种类和大小来确定水流速度,有时要分别建造大小鱼道,或在同一鱼道中用有孔隔板形成不同水流速度来解决。鱼道的进口还要使鱼容易找到,鱼类常喜欢在河流靠岸边处生活,鱼道一般就应设在水坝的边孔或靠岸边处。此外,水位的变化、流量大小、进口位置高低等因素也都要考虑周到,这样才能使鱼道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水坝 筏道 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