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互通式立交有什么特点
交叉路口是交通的要点,它一方面方便了车辆和行人调整行进的方向,另一方面,又由于路口的红绿灯的管理,或多或少地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环形交叉的方式虽然可以缓解路口交通滞塞的问题,但在交叉路口车流量极大时,环形交叉仍显得无能为力。据分析,当交叉路口的车流量达
交叉路口是交通的要点,它一方面方便了车辆和行人调整行进的方向,另一方面,又由于路口的红绿灯的管理,或多或少地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环形交叉的方式虽然可以缓解路口交通滞塞的问题,但在交叉路口车流量极大时,环形交叉仍显得无能为力。据分析,当交叉路口的车流量达到每小时4000~6000辆时,就需要采用“立体交叉”的形式来解决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立交桥”。它的最大优越性,就在于避免了红绿灯的时间限制,不同方向的车流可以各行其道,互不影响。
在众多的立交形式中,互通式立交的通行能力和功能相对比较完善。互通式立交又称立体枢纽,它与各条道路间用匝道互相连通,车辆可以方便地通过匝道,在不同高度和方向的道路上变换行进的方向。互通式立交的通行能力很大,但占地较多,投资也多。有时可以根据实际交通特点,如限制某一方向转弯车辆,以保证主要道路的车辆畅通;或减少一至数条转弯用的匝道,建成不完全互通式立交。
互通式立交在设计形式和功能上,又可分为许多种类。如苜蓿型立交适用于高速公路或市郊环路上;喇叭型立交适用于三岔路口;定向型立交设有多个专用车道,常用于高速公路;迂回型立交常用于延长左转弯车辆行驶路线;环型立交更适合于设在多岔路口,能保证主干道直行车辆的畅通。可见,不同形式的互通式立交功能各不相同,要根据实际交通情况来设置。
1928年,美国的新泽西州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互通式立交;1985年,我国天津建成了三层互通式立交。现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建造起互通式立交,对解决日益拥挤的城市交通问题起了很大作用。
关键词:立交桥 互通式立交 立体枢纽
很赞哦! (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