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关进西方自由思想圈里的中国政治青年——评青年政治学院学生给司马南的提问
被关进西方自由思想圈里的中国政治青年——评青年政治学院学生给司马南的提问
这是【中华论坛】视频: 司马南演讲现场 遭遇大学生尖锐提问
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34/20/73/0_1.html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一 今天的一些中国青年如同被关进西方自由思想的圈里
作为被冠以中国的青年政治学院,他的学生应该具有的中华文化的认为素养我没看到,也没有看到中华文化的辨证法思想。倒是看到他们鹦鹉学舌般的崇拜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而这种西方自由思想的崇拜无异于被关进西方自由的圈(juan)里。他们口口声声反对别人对他洗脑,而他们真正没感觉到他们已经被人洗了脑。被西方自由洗了脑。
孔子说过:吾十五治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难道中国人没自由观念吗?不是。从心所欲不就是自由吗?但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自由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不能逾矩。对人而言,这个矩是什么?就是公道和正义。从个人角度讲的自由追求不能伤及.侵犯公道和正义。侵犯了公道正义的自由就是邪恶。
人类生活于世界就要处理两个最根本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而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西方从个人角度出发的人权.自由思想就远不及中国古代先贤提出的仁义思想。亦如我反对盲目的崇拜西方的自由.人权思想一样,我同样反对躺在孔子那里说仁义。况且仁和义在孔子思想里并没有讲清楚。中华文化由易而成诸子百家,两千年来诸子百家光争鸣了。今天就需要中华文化完成一个对诸子百家的融和。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持之不得名曰微。什么是老子说的道?现在的人们不好理解,有些人把道神秘化,虚无化。其实理解道思想可以参照理解矛盾思想,道和矛盾都是借物而喻理。矛盾论思想是借用矛与盾的说法来讲事物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叫矛盾。而不是说事物内部都存在矛与盾这两种东西。道思想也是如此。
道本指路,路是什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路径。视之不见名曰夷,老子说的天道也就是指宇宙的运动规律,如太阳的运动之路径,人类生活的地球上的地道也就是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事物状态的变化之道。老子说的人道在儒家那里就是立人之道曰仁义。在这里多说几句。旧儒家没搞明白什么叫仁和义。孔子讲了一辈子的仁义。仁和义是什么意思孔子没有讲清楚。
中国人的思想认为天人合一,既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辨证认识论。自然界没有私念,天地没有意识。所以人之天性既不是无私,也不是自私,人之天性叫自我。自我意识,自我的感知。可以把人的自我感知叫私,而人要自私就错了。很显然一个人成不了世界,人生活就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如果讲无私的话就是忘我了,但人不容易达到无私而亡我的境界。所以中国古代先贤提出仁与义的思想。也就是立人之道。
中国人讲仁义,仁即二人.是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一种态度,不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个人利益的合理部分.与人相处抱有"仁"的态度.
仁是什么?打个比喻,如果把人们生存的世界比做一个大屋子,仁的前提是个人不能私自占有这间大屋子。即公天下。而后才是仁,给别人留出屋子的一部分空间,不能独占,就叫仁。即怀“仁”的态度处世。
从字面上看仁即二人,指与他人相处的时候的态度即“仁”。仁不是自私,也不是无私。“仁”是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一种态度,不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个人利益的合理部分.与人相处抱有"仁"的态度.不能自私自利。
义是什么?人生必架于物,而人在寻物之利时要利取中道是为义。不仁不义就是自私自利了。义是什么?义是利取中道。在这间大屋子中合理的分配每个人使用的空间。原始人类共同围猎,共同享用围猎成果,自然资源在一个部族中是公有的。人类的社会化生产也要求社会化生产的财富公有,合理的分配社会化生产的财富用于每个人的生活。
什么叫公道正义?公道正义就如同两人共用一个课桌的小学生。小学生习惯在课桌上画一条线,这条线划在中间,就是公道正义。反之就是不义.如果上面的比喻不能让你理解“义”的含义,不妨再说两句。人生在世面临各种利益的取舍与分配。而这些我们都可抽象的说它是一个“蛋糕”。义就是取利之道。怎样分利益这个蛋糕呢?如果让你分的话,在中间划开就是利益平分,就是义。反之如果给自己一大块,而给他人一小块,是不是对不起别人呢?就是不义。如果私吞了蛋糕就是不仁。而如果给自己一小块而给别人留一大块,就是克己奉献。
再看看我们西方学来的人权主张什么?主张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而这种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最无道也最缺德。中国人讲道德,而道即公道。因为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人的行为要符合道。而不能横行霸道不自由,去个人利益最大化。 西方人习惯讲权,而中国人习惯讲道,讲德。道原本就是路。所以道即公道。讲道要怀公心才能讲公道。而西方人讲权,往往从个人利益出发。德即不得。不得才是德。个人利益最大化就是个人之得最大化。所以说个人利益最大化既不公道也无德。
西方人魁奈认为老子的无为就是自由放任。什么是老子的无为?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全篇思想去理解,而不是断章取义。无为不是“自由放任”,也不是无所作为。老子讲道,认为人们的活动要实现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是讲人不能违反自然规律,主观的一相情愿行动,遵从自然规律才叫无为。老子交给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叫以身观身,以国观国,以天下之心观天下。而不是我们学西方自由主张的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最大化。中国人没有盲目的个人自由.人权的崇拜。而是主张尊道而崇德,怀仁出世,利取中道的仁义观。
二.怎样认识理解和应用毛泽东思想。
就笔者而言,提出这个命题要想说清楚,一个是能力有限,还一个是时间精力有限。在此提出来是想得到大家的集思广益。毛主席过去曾说中国真正懂马列的不多。有网友也提出一个问题:是否可以说在中国真正懂毛泽东思想的也不多呢?事实应当是如此。
毛主席逝世后,自认为最有权威的邓公把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概括为实事求是。邓公的理论素养可以说一般般。这样的概括有失偏颇。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去世后都出现断代现象。一个思想家就如同一棵大树,而他同时代的人都生活在这个大树下。许多人接受同时代伟人思想时是被动的。他们得到了一个思考结果,而没有经历这个思考过程。思想家如同一个领跑者,有时远远地落下了后面的追随者。只有在没有了领路人的时候,后人才会独立思考面对的问题。
从鸦片战争的失败开始,中国人在思想领域可以说是东风被西风所压倒。毛泽东时代的毛泽东思想也被中国人冠以马克思主义者的称谓。是毛泽东自谦,也是中国人对西学的崇拜。实际上在毛泽东身上真正体现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本文解说毛泽东思想是站在东西方文化的高度,也许许多观点把握不好,请大家批评。还是前文所说的近二百年来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文化背景。中国人的历史划分也沿用了如马克思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思维概念。实际上马克思仅是对他们欧洲国家的历史而言,我们却硬套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就是哲学思想的划分,依照西学的分法把中国的哲学思想的划分唯心与唯物。实际上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之处就是中国人主张的天人合一,而西方人的思想中把人与其生活的自然分割开来。以人的视角观察世界,而不是以人的感觉体验和认知(前人的感觉体验)去认识世界。正因为是前者所以才有唯心说与唯物说。比如老子有人说他是唯心的,有人说他是唯物的。往上追述中国易学思想是研究的变易之道。《易经》与天地准,所以弥纶天地。毛泽东与我们不同他是先学《周易》.《老子》,后接受马克思主义等西方思想。我们就我本人是先学西方思想后接受《周易》.《老子》。如在《老子》那里概念的相对关系如高.低,长.短,善.恶,强.弱等,就是一个需要辩证认识的方法。这些概念的存在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是僵死的,而是辨证的。西方形式逻辑强调概念的同一律,没有辨证思维。所以说中国人的辨证法超越西方唯心与唯物的认识方法之上。即辨证的认识论。
有人把毛泽东思想说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持这个说法的人,我们看其做事并不厚道。功劳是集体的,而谈到错误就是毛泽东一个人的。在此我们认为:毛泽东思想不仅是同时代人思想智慧由毛泽东而思想得出的结晶,更是中华文化结合西方思想而经过毛泽东的思考而结的精华。毛泽东思想已经成为历史上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想一想毛泽东所处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备受欺凌的年代。民族的救亡运动如火如荼。在这个背景下,历史的文化积淀出现一个领袖人物,完成特定时代的历史使命也是历史的必然。如老子所说国家昏乱,显忠臣。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其中涉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现在看把毛泽东思想核心概括为实事求是,而不是在各个领域内阐述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其实是另有目的。下面就毛泽东思想在政治领域的内容简述一下。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就是人民当家做主,干部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出生于一个君主时代。旧儒家思想为君主制制订了行为规范。不要说三纲五常是后来加上去的,和孔子没关系。孔子主张的仁义是承认君主帝王私有天下合理性的前提下的仁义观。主张的是天人合一,帝王是天之子。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这一套理论下,人民的期盼就是出明君.贤相.能臣.清官为民做主。而这套理论被西方列强的侵略摧毁了。
由于近代历史中国被列强欺凌的状态,中国人开始反思自己的政治制度。开始的时候是想变法维新后来走向革命,最终打破了一个旧制度。对于这个政治制度的合理性近代黄宗羲《原君》就开始反思了。但是人们没有找到废除君主实行人民民主的途径。以至于以君王一己之私而实现天下大公的君主制只能让人民期盼黄宗羲《原君》中圣人治世的到来。毛泽东呼喊的人民万岁,倡导的人民民主,人民当家做主观念,由于君主思想.官国体制历史上形成的人们思想上的惯性,不被人们理解。现在看文革,毛主席就是对人民当家做主的探索。毛泽东主席一生言论很多,干的事情也很多。他自己总结,一生干了两件大事。1.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2.文革。后人在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的时候出现了不同的解释。有一种观点认为,毛泽东的思想核心是实事就是。其实这仅是毛泽东思想解决问题的前提,没有抓住毛泽东的中心思想。
毛泽东的中心思想就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干的事情都是围绕这一中心。干革命为什吗?就是要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天下呀,建立人民政权。所以当这一政权建立后,他的各级政府前面都冠以人民二字。各种事业单位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前面也有一个前置词——人民。人民医院,人民公园等等。
毛泽东就是把国家当成一个大家庭来建设。国家.国家,国和家。就是大家在一个共有的空间.地域(国)内建家。国的作用就是保护这一地域内的家。为了这个,大家把自己的一部分权利.利益交给国来行使。国就是一个家的集合,一个“大家庭”。但是在人类不同时代,这个大家庭的权力可能为某些人来谋私利。中国古代不就有天子说吗?天子说又变成了帝王说。帝王垄断了国家权力.利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帅土之兵莫非王臣。公天下变成私天下。而且这个私天下制度由世袭制传递成一家一姓的天下。帝王拥有天下是为的获取利益——皇粮国税。所以天下的土地有百姓耕种,向帝王交皇粮国税。帝王私有天下,百姓也可把土地私有传给自己的后人。这点帝王是允许的,因为大要的是皇粮国税,和仅是名义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当社会发展到人民共和的时代,国家就还原了国家的本来。国家国家,国和家。大家在一个共有的地域内建家。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社会管理权的相对公有制,不再是私有占有制和私有个人继承制。变成了共同拥有与共同继承制。公有制不是不能为个人所使用,它应如同道路。共有公用,为个人所用。合理分配共有资源使用权。贪污腐败,为什吗大家要反对?就是没有合理分配共有资源。而为少数个人谋私利了。任何人不能据为私有。如农村土地,增人增地,减人减地。保证地权相对均衡。等等,等等。土地集所有就是一个共同拥有与共同继承的方式。
毛泽东干的第二件事情中心思想还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因为当时许多人刚离开皇权专制社会,思想习惯中还存在君做主,官做主。唯一少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思想意识。所以需要以文革的形式出破旧观念。这是正确的指导思想。至于文革中的混乱,就是当时人们普遍认识水平低的问题了。还有存在官权力的诱惑,使一部分人借文革机会整人。
文革与中国社会的进化逻辑
现在人们谈论文革仅限于文革中的具体事情争论文革的是与非,很少从中国社会的进化逻辑角度认识文革的意义。
中国社会有两千年的君主专制传统。中国人的本源概念叫家天下。而家天下最早的溯源就是夏朝。即使到了近代的许多中国百姓都有家天下的认为。如鲁迅《药》中的华老栓,他就认为天下是大清皇帝的,认为夏雨说的是疯话。天下怎么可能是大家的呢?不要嘲笑华老栓,这就是几千年封建文化和君主文化造成的普通大众的认同。想一想建国初期的许多共产党人,他们或多或少都存留了历代农民起义的思想:打天下就是为了坐天下。在这个思想基础上怎们能建设社会主义?所以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是必须的。而且只有毛泽东的永远革命者的情怀才能发动文革。
中国社会的运动从秦始皇君主专制制度确立后就形成一个历史怪圈:打倒了一个旧皇帝产生一个新皇帝。家天下的命运始终未变。皇帝是这个是这个社会的主体。以一家的私天下实现天下的大公,进而稳定社会秩序。天下大乱就是因为天下不公,民不聊生。农民战争的最后结果就是出现新皇帝即实现家天下的私天下的社会秩序。社会的主体是君主的家天下世代传递。
不是以君主的社会主体世代传递的社会存在吗?即社会的共同主体的社会可能出现吗?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人们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即使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了,因为它没有与中国文化融合为一体也是没形成全体人的共同理解认同。怎样把它融合进中国文化当中去呢?就是从中国人天人合一,帝王是天之子的思想源头开始。因为天人合一思想被统治者利用成了天子的帝王说,所以现在就应该纠正。天人合一,人人都是天之子。国家天下不是姓私的家天下而是姓公的公天下。社会的共同主体是人民。
万岁这个称呼从前仅限于帝王。当文革运动中毛泽东主席呼喊人民万岁的时候,由于为人的光辉还由于人们干脱离君主社会,人民(百姓们)根本不理解人民万岁的意义。三四十年过去了现在的人们认识了就是因为文革运动使人们摆脱了心里的枷锁。刚看了山西煤矿和温州商人的网友评论,大多数人都有了资源共有的社会主义认同,可见社会主义已经深入人心。人民要成为这个国家的共同主人的认识只有文革这样的社会主义运动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自然资源矿藏等的共有已经不是仅写在宪法上的条文。这个认同它已经通过文革的形式深深刻入了中国人的心中。而现在回视文革的苦难也就成了一个新社会分娩时的阵痛。
一个新的社会秩序的建立是在打破了原有的历史循环的怪圈之后才能形成。不打破这个怪圈就还如同以往的君主朝代的更迭。革命的胜利并不是建立了一个新中国就能保证的,必须从人的意识形态上建立一个新中国才行。“人是按照自己的认识去改造世界的”毛泽东主席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而又没有任何私心的他才能用文革的形式让人们理解认识,从而改变私天下的认识形成公天下的共识。
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官国体制历史,人民希望出现包公海瑞等清官为民做主。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人民民主的概念产生。新的社会制度能否还是清官为民做主?当然不是。这就是主席社会主义文革的初衷。三十年前有多少人理解?我认为理解的人不多。说文革的错误,与其说是主席的文革发动错了倒不如说当时的人们并不理解社会主义,不理解人民当家做主。文革中有许多荒谬的事情,出于人们自私的心理不愿承认是大家都错了而主席是正确的。反而归结为主席是主席的错误,从而给自己的荒谬找到了解脱的理由。指责别人的错误,而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人性自私的一面而已。那些荒谬的事情是主席指使的吗?为什么有了错误都归结到主席身上?自己的认知水平有限而已。这就是我认识的文革。文革的参加者在斗别人私的时候,恰恰是个人私欲隐藏着的膨胀表现。文革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从官国体制解放人们的思想,从而实现人民当家做主。而不是官为民做主。有一个词叫“干部”,现在不常用了。“官”这个词依旧流行。毛主席说干部为人民服务,现在人人想当官,享有特权。就社会主义的理念而言,你说谁正确谁错误?人们的思想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而矣。文革受历史的原因,因为中国刚脱离皇权的官国体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管理体制探索并不成功。主席最后也在反思这个问题:社会主义的制度是需要职业化的管理者吗?社会主义的国家能依旧是职业化的管理者管理国家吗?这样的话仅还是官为民做主,而不是人民当家做主。受历史条件限制主席最后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文革没有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应用辩证法的观点,提出权力(社会管理权)公有和权力私有的问题,并用辩证法解决它。公权力必然依靠具体的个人掌握行使,这就是公权力存在的悖论。怎样实现权力的相对公有制?就需要实现权力的轮换制.非职业化.不多次连任制。过去一个忽视的问题是我们仅把眼睛盯在最高权力上,其实关键的问题是基层权力的轮换制.不多次连任制.公役制更重要。人生必架于物。有职业化的官制度就必然存在公权力的谋私现象。没有有高尚的道德的人做不到。只有消除了职业化的“官”制度,实现社会管理权的轮换(尤其在基层),监督才有实效。只有让曾经是门里面的人监督才有意义。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认识也有一个进步的过程。公有制包括自然资源公有制.社会资源公有制.社会管理权公有制。这些认识我都是通过文革的启发认识到的。
文革理论存在的缺陷:看过一些文革时的文章,大都强调儒法斗争,资产阶级法权。个人是为这是文革理论的不足之处。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形成诸子百家的各种流派。所以有一说,大易不言有无,言有无诸子之陋也。就儒家思想在过去占社会的统治地位,其中有糟粕也有精华。过去批孔子思想的错误之处,并没有超越孔子思想。中国现在需要融合中华文化的各种流派思想于一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此方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文化的思想革命。
应该说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是辨证法或叫辨证的认识论。讲辨证法这是西学传过来的叫法。体现辩证认识论思想的在中国可以说有三个可以称为大家的人,第一个是文王拘而演《周易》的周文王,第二个是《道德经》的作者老子,第三个就是《实践论》.《矛盾论》这两论的作者——毛泽东。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