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原理
从毛主席的诗里 知道唐朝人柳宗元的《封建论》。就找来读一读。在诗中主席说:“孔学名高实秕糠”。主席又说:“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带着一个疑问——毛主席为什么说孔学名高实秕糠?为什么说唐人的《封建论》高明?我读了《封建论》。从读过之后就总想以《封建论》为题写一篇文章。但是总苦于想不好文章的题目。碰巧今天看了乌有之乡网友的《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一文,就想到了怎样概括《封建论》一文的意义之处。那就是《封建论》一文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原理。
读过《封建论》的朋友,你就知道中国自秦朝后就不是封建社会。而在唐朝建国二百年后,也还是有人要行封建制,要废除郡县制。柳宗元写《封建论》要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柳宗元思索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中国古人在思考人类发展规律的时候,不是用什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在今天看来他用的是“权利”概念。古人的话变成今天的说法就是:人们生存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这种需求必然产生纷争。有纷争就需要有权力的调解,解决纷争。人类社会开始时的小群居后来变成大聚居,而后产生了氏族部落。这样纷争就变得更大,变成了部落之间的争斗。怎样解决这个更大了的问题呢?就要建立一套制度,权力的调节机制由此产生。分封建诸侯的封建制产生,让诸侯个守其土,个安其民。周朝不改变封建制,是因为周朝权力的取得依靠封建诸侯的力量。由于周朝出于巩固自己统治权力的私心,就不可能改变封建制。而封建制的弊端是周天子不能撤换不称职的诸侯。秦朝推行郡县制,也是由于帝王的私心。但是中央集权的帝王之私如果帝王进其守土安天下的职责,也形成天下大公(除帝王外)。国家的目的就是使民能安居乐业。这样的权力机制在帝王的中央集权下就能撤换不称职的官员。柳宗元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反对唐代人要求复古而行的封建制。
话回到毛主席说:“孔学名高实秕糠”上来。正因为孔子的学说没有体现出人类的发展规律的原理(封建论中),孔学也就是表象的道理而没有实质的内涵。所以主席说他是秕糠。由此我们就能理解毛主席以建设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为目的,而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道理。周朝因为领导诸侯造反成功而建立周朝。但是他由于私心要巩固周朝的统治地位,就不可能去反封建制。两千年后反皇权专制的毛主席之所以伟大,就是他是一个永远的革命者。一心想建立人民当家做主制度的革命者。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过去仅停留在争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层面。而没有涉及到怎样实现人民权利的层面。六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实质才能有真正的社会主义。这个实质的实现不能停留在人民监督的层面。社会主义后三十年的建设,腐败之所以产生的根源是权力的垄断。而人民从文革后就不再有真正意义上的反腐败权利。社会主义需要创新社会管理的方法,既是公务人员的公役制.轮换制.不多次连任制.让人民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中去。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