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关于消灭资本的争论

火烧 2009-09-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文章探讨如何通过消灭资本实现共产主义,强调计划经济、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的重要性,指出资本阻碍生产力发展,需通过消除私心和建立公心社会来彻底消灭资本。

 如何消灭“资本”
  赵维龙
“资本”是什么?是能给个人而绝不是给集体、国家创造财富的货币,也即能给个人生钱的钱。为什么要消灭资本?从根本上说,“资本”极其严重的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极大的阻碍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想知道“资本”如何严重的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何极大的阻碍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必须要知道“资本”是如何产生的。
  “资本”不是在人类社会诞生之初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社会之初,生产力极其低下,物质极度匮乏,用不着货币,所以根本不会产生货币。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导致了社会的大分工。人类社会第一次大分工是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手工业同农业的分离。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社会上出现了一个不从事生产、只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
   人们最初的交换是物物交换,随着交换的发展,又从无数商品中逐渐分离出某种商品来,其他的商品都来和它相交换,其成了一般等价物。开始,一般等价物并没有完全由一种固定的商品充当,牲畜、皮毛、谷物、工具以至奴隶等都曾充当过一般等价物。随着交换的频繁和地区的扩大,人们逐渐选择一种商品作为交换的媒介和估价财货的尺度,这样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在我国先后出现的货币为:贝币、刀币、布币、圆币、五铢钱、飞钱、交子以及由此出现的信用机构、金融业组织等,如票号、钱庄等。这时候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者生产出的产品,总的说还没有出现卖不出去的情况,没有出现产品过剩(从这个角度说),还没有出现对生产力发展的抑制,这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情况。
但是伴随蒸汽机的出现,科学技术的不断研发利用,使社会生产力获得飞跃发展,也使社会产品迅速增加。随着社会产品迅速增加,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报酬相对却越来越少,其购买力也相对越来越少,于是出现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也就是虽然生产的产品很多,但是人民手里没有钱,买不起。由于卖不出去,生产就要停止,这就是生产过剩造成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导致生产停止的原因,不是没有能力生产,而是具有生产能力而人为的不让其发挥应有的能力,这必然抑制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生产停止导致工人失业,从而更加剧了工人购买力的低下,工人的贫困。工人贫困,生活无着,必然引发反抗,引起社会不安定。社会不安定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造成抑制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本”。是“资本”专门追逐利益的本性,把赚钱作为目的,而不是把生产用来满足社会需求作为目造成的。它是造成贫困悬殊、阶级矛盾激化、社会不稳定的罪魁祸首,也是抑制生产力发展的罪魁祸首。所以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消灭贫困悬殊、阶级矛盾激化、社会不稳定。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消灭“资本”。“资本”是资本主义产生、存在的基础,也是私有制的基础。所以,消灭了“资本”,也就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资本主义。
上述就是“资本”产生的原因和要消灭的原因。但是如何才能消灭呢?要想消灭“资本”,我们还必须清楚“资本”产生的更根本的原因。我们知道“资本”产生之前,先产生了剩余产品。剩余产品的产生,使人们产生了要占有“剩余产品”,导致了阶级的产生与阶级剥削和压迫。所以“资本”的产生,是与阶级的产生,阶级剥削和压迫一起产生的。而人们占有“剩余产品”,也即占有别人劳动的原因,是人的自私性。人如无自私性,就绝不会产生占有“剩余产品”,也即占有别人劳动现象。在人类社会之初,不是人们不想占有,而是没有“剩余产品”。另外在人类社会之初,物质的获得,必须要靠大家集体的力量,才能获得。如果你多占了,就会有人必被饿死。尤其当时的各个方面条件的限制,人类生存环境极其不好,其子女的生存就更加困难,生存率极低。这样人越来越少,就越会影响物质的获得,也就会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存。于是谁也不敢多占有。所以要消灭“资本”,从根本上说,必须消灭私心。私心不消灭,“资本”是消灭不了的。因为只要有“剩余产品”,人们必然要占有;只要出现占有,也就必然出现“资本”。所以,消灭“资本”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要彻底消灭“资本”,必须挖出私心的根。私心不除,必然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那么如何才能彻底消灭“资本”呢?也即如何才能消灭“私心”呢?我的看法是这样的:1、必须建立计划经济的公有制。消灭经济危机、失业,为消灭贫困差距、各种犯罪,更为消灭“资本”创造了最好的环境或条件。2、巩固计划经济的公有制。(1)、用物质利益来调动一切人的生产积极性,即越为集体、国家、别人做贡献,越多给利益;反之,给得越少,甚至不给。以此来调动人们的思想向公心发展。用竞争来调动人们向公心发展的生产积极性。即竞争激烈的领域、单位、岗位,利益适当降低;反之适当增加。总之务使激烈的竞争起来。(2)、教育人们明白,公心与私心的辩证关系,明白越是为私,望远看,越损害自己;越是为公,往远看越有利于自己。从利益和教育等方面促使人们向公心转变。(3)、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力以资本主义生产力无以伦比的速度快速发展,集体、国家财富迅速增加,人们得到免费的方面越来越多。诸如上学、医疗、住房等等的免费。免费的越多,“资本”的性质越会弱化,越会向萎缩、最后消灭方向发展。(4)、同时我们从中央到地方成立各级“关心人民生活组织”和“解决人民之间矛盾组织”,把人民需要关心的困难,都尽力的解决了,解决得越来越好;把人民之间的矛盾都尽力解决在萌芽状态,并且做得越来越好。人民的困难解决得越好,人民越无后顾之忧,越会一心一意的去从事生产,也就越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向公心转变;越是将人民之间的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任何的矛盾越不可能得到发展,也就越不可能出现各种犯罪。各种犯罪没有了,监狱、法院、警察等部门就会消失。社会就会越来越稳定。这就会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也就越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和“资本”的弱化与消灭。
3、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公有制的建立和不断巩固,人民享受免费的方面越来越多,发展的方向,一定会走向全部免费,即实现“按需分配”。实现“按需分配”时,“资本”将会彻底消失,作为“资本“的具体表现形式“货币”,也必然随之消失。到那时,我们都不用货币了,需要什么东西,用身份证在计算机上十分快捷的登记一下身份和买的东西,就可以拿走自己需要的产品。随着“按需分配”的实现,人们的思想也一定会彻底明白“公心与私心”的辩证关系,从而促使人们的思想不断的最后完全转变为“公心”,即实现自觉的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这时也即是共产主义的实现。到这时,也只有到这时,才不会再有“资本”产生的土壤。“资本”也才能最后被消灭。所以,“资本”的消灭与共产主义是同步实现的。
所以,那些认为只要人们认识清楚“资本”罪恶本质,消灭了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资本”就会彻底被消灭,只是一种绝对不符合实际的幻想。


-------------------------------------------
 
赵维龙网友:你好!终于在网上看到谈论消灭资本的文章,我非常高兴!高兴的是马克思毕生奋斗的目标——消灭资本,在中国资本占统治地位的改革开放中,人们开始争论了!不管我们的认识多么的不同,这个目标的争论,对于无产阶级的解放总是有益的!可能我没有看到别人的文章,你是第一个敢于谈论消灭资本这个主题的人,我谢谢你!
   争辩出真理!我以为我们应该遵照毛泽东的教导: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们的目标是消灭资本!在争论中,各抒己见,互相批判,统一认识。
   你说:“资本”是什么?是能给个人而绝不是给集体、国家创造财富的货币,也即能给个人生钱的钱。你的意见是,资本是给个人创造财富的货币,给个人生钱的钱。不是给集体,给国家创造财富的货币。我认为这种观点就是亚斯密关于资本的概念:资本是积累起来的劳动(财富),是用多余的财物带来利润的东西。这样看来,资本就是一种物,这种物可以带来利润。因此,商品、货币、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这些物都是资本。马克思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这种看法把原始社会中的棍棒也看作资本。因此,资本不是一种物,是一种关系(劳动者和资本家的关系)是一种运动(在商品经济中用钱赚钱的活动)。因此资本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商品经济是资本存在的环境,用钱赚钱的活动、运动、过程是资本存在的本质。改革开放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现用钱赚钱的活动过程,因此,就是中国资本的运动过程。
   你说,为什么要消灭资本?从根本上说,“资本”极其严重的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极大的阻碍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以为,这些都是资本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个结果也包括,劳动者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存;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生产的热病式的发展;经济危机;社会动乱;阶级斗争等等等等。这些结果直接危害着劳动者阶级,直接危害着社会的生产,人们自然而然地要求消灭资本。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我认为,从根本上说,消灭资本的理由,就是资本违背了自然规律,自然规律规定,人的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资本却把它变成了奴役人的手段,变成料异化劳动。自然规律规定,生产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资本却把它变成了赚钱的手段,变成了赌博。这种资本,不分个人、集体、国家,只要符合资本的条件,就是人格化的资本家:私人资本家、集体资本家、国家资本家等等。因此,消灭资本就是要消灭资本这种制度!这种生产方式!而不仅仅是消灭私人资本。斯大林的错误就在于,认为消灭料私人资本家就消灭料资本。
   资本是怎样产生的呢?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是我认为,分工是产生资本的前提。由于分工,为自己劳动就变成料为别人劳动,为别人劳动就是异化劳动。异化劳动的发展,就产生了私有财产。异化劳动起初是奴隶劳动,奴隶劳动生产料奴隶主私有制。接着异化劳动发展为农奴劳动,农奴劳动生产料封建地主贵族的私有制。最后,异化劳动发展为雇佣劳动,雇佣劳动生产料资本家私有制。由此可见,资本是分工的结果,是异化劳动发展的结果。因此,结论就是消灭资本,就是要消灭分工,要消灭异化劳动。当然这里的前提就是,无产阶级必须把一切财产财产从资财产阶级手中夺回来,这就是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
   这样理解有什么问题,望赵维龙网友批评指正!
    劳动者2009.8.31。
-------------------------------------------
 
                   对“工人农民”网友的回复
请“工人农民”网友注意:“资本”是什么?是能给个人而绝不是给集体、国家创造财富的货币,也即能给个人生钱的钱。这里“资本”给个人生钱与给集体、国家生钱的本质是绝对不同的。为个人生钱的“资本”及所创造的财富是属于个人的,而给集体、国家生钱的“资本”以及所创造的财富是属于大家的、全体人民的;为个人生钱的“资本”及所创造的财富归个人所有,个人使用、个人消费,而绝不会顾及大家、全体人民。而给集体、国家生钱的“资本”以及所创造的财富是属于大家的、全体人民的,其所有、使用、消费则全是为了大家、全体人民,会顾及到每一个人。为个人生钱的“资本”及所创造的财富的走向一定是出现阶级、阶级斗争,出现剥削和压迫,会出现经济危机、大批失业、各种犯罪横行,会极大的抑制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进步、阻挡历史前进。而给集体、国家生钱的“资本”以及所创造的财富的发展方向则是与之完全相反,一定会走向彻底消灭经济危机、消灭失业、消灭各种犯罪等等。因为给集体、国家生钱的“资本”以及所创造的财富,最终会越来越的用于对人民的各个方面的免费,最后实现“按需分配”,所以其会极大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推动历史前进。这有这样才能最后消灭“资本”,实现共产主义。
至于“资本”是什么,我觉得不重要,或者是物,或者是“过程。我们要的是对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前进。只要有利于此,都是我们所需要的,都是我们应必须支持的,但如果对此无意,争论又有什么意义呢?
    因为我没看出您所说的“是过程等等”有什么实际意义。


-------------------------------------------


赵维龙网友:资本不是物而是运动、活动,这个区别很重要!按照亚斯密的定义,资本是积累起来的劳动,也就是财富,也就是一种物,这种物可以带来利润,因此这种物就是资本。这样理解,那么原始社会也存在资本。显然这是不符合事实。现在全世界的资本家,政治经济学家,中国的改革开放的理论家们,仅仅把死货币理解为资本就是这样!这样理解资本,得出的结论就是:改革开放中的生产就不是资本的生产,而是产品生产,至多也是商品生产。既然不是资本生产,那么改革开放的生产就是社会主义产品生产,至多也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反正不是资本的生产。我们看看改革开放中的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国家(例如美国、日本等等)的商品生产,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说改革开放的生产是社会主义生产,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把资本理解为一种物,是确定不了什么是资本主义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
   如果我们把资本理解为运动,理解为活动,理解为过程,而且是货币的运动过程,那么,我们就会得出结论:改革开放的商品生产之所以和资本主义过节的商品生产,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过节的商品生产无论从现象上看还是从本质上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资本家利用一宗货币在商品经济环境中进行用钱赚钱的活动。这就是资本,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资本。所以,这里把资本理解为过程的实际意义,就是我们能够判断改革开放的生产到底是不是资本的生产!这个实际意义还小吗?
   资本归谁所有的问题,只能以谁进行用钱赚钱的活动,谁就是资本的人格化,就是资本家。这是定理!至于资本归国家所有,就是归社会所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是要说归全体人民所有,这就必须分析。如果国家是全体人民的国家,或者准确地说属于全体劳动者的国家,那么资本就归全体人民所有。毛泽东时代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实践时期就是这样。改革开放后资本归私人所有,归特权阶层所有,这种情况下国家资本就不是归全民所有,更不是归全体劳动者所有。广大网民的文章已经证明料这个事实。
   由此可见,我们争论资本的概念具有现实的意义和历史的意义,而不是无谓的争论!
      劳动者2009。9.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