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不是巴黎公社,而是中国明代的太平国

火烧 2016-03-30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指出中国明代太平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早于巴黎公社422年。讲述叶宗留起义及陶德义建国过程,揭示明代矿工生活与政权建立历史。

  巴黎公社一百五十周年纪念如火如荼。一般认为,巴黎公社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它是1871年法国大革命中,无产阶级建立的工人革命政府。巴黎公社开始于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于3月28日,失败于1871年5月28日,历时仅72天。其实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不是巴黎公社,而是中国明代的“太平国”。

  明代浙江庆元矿工叶宗留(约1404-1448),自幼习武,精于搏击,闻名乡里,曾在处州府衙(今丽水)当隶役。明正统七年(1442年),他结聚千余人,进入浙、闽、赣交界山区采银矿。这里是封禁山区,叶宗留等被官军追捕,后出没于浙江、福建、江西边境地区,劫杀豪富,势力日盛。

  1444年(正统九年)6月,明政府下令,收民矿为官有。对私自开矿者处以死刑,家属发配边疆,“如有不服追究者,即调军追捕”。叶宗留和矿工们对于官军的恐吓,不但没有屈服,反而向官军挑战。7月,福建参议竺渊率官兵千人入矿区,禁止民间采矿。因不堪官军剿捕,1445年,叶宗留联合工友王能﹑郑祥四﹑苍大头﹑陈恭善(一作陈善恭)、苍火头、陈鉴胡、陶得二(别称陶德义)、叶希八等,在浙、闽、赣交界的仙霞岭山区起义。

  叶宗留率众起义,杀了福建参议竺渊,伤都指挥刘海,声威大振。《明史》卷172记载:”初,庆元人叶宗留与丽水陈鉴胡,聚众盗福建宝丰诸银矿,已而群盗自相杀,遂为乱。九年七月,福建参议竺渊往捕,被执死。“闽浙一带矿工、农民四聚,拥众数千,转战于闽、浙、赣三省边界,与福建邓茂七义军互为呼应。后朝廷招安王能等35人,诱杀了郑祥四﹑苍大头等三百余人。

  叶宗留率众逃到处州(今浙江丽水)﹑云和(今属浙江)﹑政和(今福建松政东南)等地,继续采矿,同时积聚力量,二年后再次起义,后中流矢牺牲。几经辗转,起义军后来由枭将陶德义(别称陶得二)领导。明正统十四年(1449)五月初一,陶德义在太平宫受众部下朝拜,并封祝岳二为辅相,封徐浩八、傅隆久、刘四、陈允才等为帅将,建国号“太平”,立年号“泰定”。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工人政权。直到1453年1月,这次起义才被完全镇压下去。

  1445年叶宗留领导的矿工起义,后来联合邓茂七领导的农民起义,前后历时九年。1449年五月初一,由矿工陶德义(别称陶得二)建立政权,历时四年半左右。建立的政权比巴黎公社早422年,存续时间远远大于巴黎公社的72天。

  我们从史料中,来看看明朝矿业和采矿工人的生存情况。明朝公营和私营采矿业发达。距离这次起义时间稍晚的一些史料,可以还原当时采矿业的发达,和工人生活的艰辛。

  《嘉靖广东通知初稿》记载:“广东之为铁冶,于利固肥,而于害亦烈。凡韶、惠等处,系无主官山,产出铁矿。先年节被本土无籍流徒,每年于秋收之际,纠集凶徒,百千成群,越境前来,分布各处山铜。创察住札,每山起炉,少则五六座, 多则一二十座,每炉聚二三百人。在山掘矿,煽铁取利。山主矿主利其租税;地鬼、总小甲利其常例;土脚小民利其雇募。”

  《嘉靖惠州府志》记载:矿工“先具年、籍贯、炉址、房长、工作姓名报府。每炉一座,定纳银十两。给票赴岭东道挂号照行。二月终,歇工销票”。

  明张萱《西园闻见录》记载:福建龙溪地区的采矿也有 “坊长大户,招集四方无籍之徒,每一炉多至五七百人。”

  相比广东福建的铁矿,浙江则是银矿较多。在叶宗留所在的括苍山一带,采矿工人因作风彪悍,被称作“括徒”。《戚继光年谱》记载,因为他们人数众多,戚继光曾经征用“括徒”当兵。

  当时矿产品贸易频繁,已经远销国外,都有明确的典籍记载。以上说明,当时的矿工,成为自由劳动力,受人雇佣,在大工场工作饱受剥削,已经是普遍现象,工人具备单独作为一个阶级存在的基础。

  这次工人起义,发生在1445年,前后历时九年,建立政权历时四年半左右。建立的政权比巴黎公社早422年,存续时间远远大于巴黎公社的72天。中国明朝,由矿工起义并领导、建立的“太平国”,规模比巴黎公社大,历时比巴黎公社长,应该认定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虽然以宋代的宋江、方腊起义为原型,故事在民间一直传承。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完整故事,一般认为成书在明嘉靖年间。嘉靖年间,距离这次起义的时间只有几十年。

  历史上宋江、方腊起义,并没有太多的招安故事;而叶宗留领导的矿工起义,后来联合邓茂七领导的农民起义,招安和反招安贯穿始终,并成为起义最后失败的导火索。而叶希八、王能﹑郑祥四﹑苍大头﹑陈恭善、刘四、刘五、陈三等起义军将领的名字,和《水浒传》中的人名非常相似。《水浒传》最后成书,显然加入了这次起义的部分故事,这为研究水浒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