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猛药”先给以权谋学位的官员下

火烧 2009-04-0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批评高校官员以权谋学位现象,呼吁教育部对学术不端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强调权力侵蚀学历已成为教育质量下降的重要问题。

“猛药”先给以权谋学位的官员下

贺普霄

教育部部长周济3月15日在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座谈会上提出,要对学术不端行为“下猛药”,要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高校课程。他说:“对学术不端行为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要像对待假冒伪劣商品一样‘零宽容’,实行一票否决。”“无论涉及什么人、什么事,都要态度坚决、一查到底,做到不护短、不姑息、不手软。”并提出当前要加强教育引导,规范学术管理和加强学术监督三项措施。(《中国剪报》3月18日)这话听了让人振奋,但能不能真的实行却让人非常担心。因为像这样惩治腐败的“硬话”、“猛药”不知说过多少遍,中央的红头文件、政策法令也不知有多少,但就是“刑不上大夫”。对高校来说,“猛药”先给秘书代读或买学位的官员下。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零宽容”只能对考试作弊的学生和一般的教师,只能是杀鸡给猴看。

权力侵蚀学历已经成了高校无人敢治的一大灾害,称得上世界之最了。这就明显地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国际威望。不少高校以国外承认其学历(文凭)而感到自豪就是例证。使“圣贤”之地的“清水衙门”变污浊。现仅举两例。

例一,据《生活文摘报》2007年11月23日“秘书代上课,坐满一教室”一文载:近年来,中国政界掀起了一股攻读学位的高潮,一些官员的学位年年看涨,文凭越拿越高。“有些官员混文凭的方式,真是千奇百怪。”北京某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报名、考试、结业时,官员们会亲自出面,平时上课基本由秘书代替,有时甚至会出现秘书坐满一教室的滑稽局面。”南方某地区驻北京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他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给领导当秘书,工作还不到一年,就被调到驻京办。平时的工作就是替领导去学校听课、完成作业,还要负责与导师搞好关系。学期末考试,基本是开卷考试,考试也很简单。平时成绩占80%,考试占20%,只要他这里没问题,就是领导考零分,最后的科目成绩也能合格。

例二,《报刊文摘》2008年12月3日,以“官员博士学历大跃进 权力侵蚀学历背后隐情”一文谈到:在这场“博士大跃进”中,一些部委领导跑了“官员博士化”进程,有的部委博士比例已占到总人数的一半左右,在经济发达地和高校集中的省份,部级、司局级、县处级官员攻读博士几乎成为潮流。官员以权谋学位,教授以学位谋资源。河南省一名曾获得某著名高校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副市长告诉记者,博士与官员结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双赢合作”。有了这层师生关系,导师不仅可以顺利地拿到很多科研项目,而且借助官员的权力获得诸多的社会资源。某大学一位教授向记者透露,因为带了两名官员博士生,该校一位博导的儿子被安排到重要单位工作,博导每年都被邀请到“官员博士”所在的国家风景区度假。这位博导在郑东新区买了一套新房子,两名“学生”一名赞助了装修费用,另一名赠送了一套家具和电器。丰厚的回报对其他导师带来了心里冲击。一些导师开始自降身份,有意识的招收官员学生,并在入学考试、论文等方面主动“帮助”。郑州某高校一副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虽然有不可推缷的责任,但学校无实力抗拒拿文凭的“官员博士化”。因为学校需要主管部门方方面面的支持,特别是掌管科研经费、项目、计划指标的教育、财政等部门。

仅这两例已经看出中国的官场不仅可以买卖官帽,升了官利用职权和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给博导和学校好处而让秘书公开地大张旗鼓地代读博士学位。然而研究生院的负责人、高校的副校长都清如水、明如镜,但就是“无实力抗拒”,竟然说出“秘书坐满一教室的滑稽局面。”这样,高校的规章制度就成了只能处理考试作弊的学生(学生称弱势群体)。难怪被处分的学生背后在骂娘。这娘骂得对,骂到了中国教育腐败、质量滑坡的要害!难怪有人对我们高校的教育和中国教育有这样的顺口溜:博士不博,教授不教,硕士不硕,学士不学,小学娃娃负担太重,中学娃娃拼命。我们的高校和原来相比,普遍降一级——本科相当于原来的专科,硕士相当于本科,博士相当于硕士。大学毕业难找工作,上技校后有了技校文凭才好就业。这大概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吧!?

尽管高教存在官员以权谋学位的严重学术腐败行为,但周部长已“下猛药”来治。然而这个猛药如何下,先在哪儿下?群众则有这样的想法:如果这个猛药不是假药而是真药,首先给让秘书代读学位和买学位的官员下,并从以上两例的高校做起;要像周部长说的“加强社会监督”,“无论涉及什么人、什么事,都要态度坚决、一查到底,做到不护短、不姑息、不手软”。第二,发动群众揭发和高校自查,对揭发人要保护、奖励;让秘书代读博士的领导,如果是秘书揭发出来的,就将他的领导岗位让秘书代替;对开党代会、人代会等各种代表会议的代表资格审查应加上学历审查这一项。对查出来有问题的官员、代表一律撤销。这样将学术上的腐败和其他腐败一样严惩,才是“手不软”,才能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名副其实。不能再像北京某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那种“滑稽”再滑下去;让郑州某高校副校长有实力抗拒。要让这些以官谋学位者像今年陕西研究生考试时,某县一局长不遵守考场规则,却理直气壮地对监考人说,我是用钱买文凭,管什么规则不规则那样一样暴光,让这样的人成为过街的老鼠,从高校被打出去。这样一来上梁正了,下梁就不容易歪了,即使歪了,也好治了。才真正能体现出在高等教育上的以人为本,在真理面前人从平等。因为中国的特色是官大一级圧死人,上治下容易,下治上难。

好,让大家都在等看周济部长 “下猛药”的结果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