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文同志能否把提法再斟酌?
尔文同志能否把提法再斟酌?
李甲才
2010.2.17日
《乌有之乡》“思想碰撞”栏目,发表黄尔文同志2009年11月29日,《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一文,还有同年12月5日后的几篇补充文章,“认为,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中国的无产阶级,而不是中国共产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文章的其它方面均好,唯独在这个“画龙点睛”之笔上点错了方位,能否再斟酌一下。五个“是中国的无产阶级自己,宁愿……”也能过于绝对化一些,提出点不同的看法供参考。
一
“矛盾的主要方面”现在不是无产阶级,是党内走资派代表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他们占据着目前中国的主导地位。也是“无产阶级和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矛盾”的主要方面。站在无产阶级这一方分析,过去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现在则是反走资派专政下的重建社会主义的继续革命。抽像的理论思维往往有高度,鲜明具体的事例则更能让人有一个立体形像的认识。
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有“两极相通”的哲学属性,也有抽象意义的同一性。汶川地震据讲有几百个原子弹的爆炸力。地震的发生,震力和地壳对立统一在地层构成之中,主要方面或主动的方面在震源处的震力上,地壳被动的被震撼动。如果震力全面超过地壳的抵抗力,恐怕地球就被震成一堆液体固体混沌物,如建筑工程上用的混凝土一样。局部范围内震力超过抵抗力就出现了地震,震力是主要方面,这是自然现象。当然谁也不会责怪地球抗冲击力不够,造成地震灾难,只批评倒掉的房屋因偷工减料未达到应有的质量标准。谁也不“抱怨”冬天来了,水成冰、树落叶。也不去“指责”土地没有阻挡害虫、毒草的生长。气候变暖,南极冰川消融,不得已的“与时具进”。
八国联军攻入中国,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矛盾的位置。在侵略与被侵略的矛盾对立中,当时的侵略力量大于防卫,不然就打不进来,形成一个时期的侵略成功这个既成事实,主要的或者说主动挑起战争的是侵略者。侵略和反侵略是矛盾的对立与斗争,两者必然统一于侵略战争之中。不要侵略或不侵略仅是敌我双方内部的一厢情愿。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反侵略的力量逐渐由弱变强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胜利者。在一定的范围内,希特勒的德军要交械投降也不准,必须彻底消灭,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化到反侵略一方的例证。但当初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英国张伯伦搞投降时不是这样。
解放战争开始到结束,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重庆谈判时,达成的协议是那些内容,“三大战役”胜利后,张治中率团谈判时就增加了惩办蒋介石为首的战犯等条款。矛盾对立斗争的双方在矛盾的主要方面互相移位。文中也讲有网友认为“让被抢劫者对抢劫负责,让被压迫者、被剥削者对压迫、剥削负责,”这倒是一个“单方气死名医”的形像说法,一语中的。
美国多次军售台湾成功,保护、支持中国的分裂势力,虽然中国政府多次抗议,如嘴上的毛一样不挡事。干成这桩事,矛盾的主要方面或者说责任在美国。炸使馆、搜商船、撞军机、“反倾销”,干涉海南,长期敌视朝鲜、古巴等,侵略欺负伊朗、伊拉克,其矛盾斗争的主要方面均在美国,是美国主动肇事,不在“被”的一方。用数学上的“因式分解”方法提出相同的,解析这一系列的矛盾斗争。作为矛盾一方的中国、朝鲜、古巴等国,在如何应对挑战、解决两国矛盾产生的另一类矛盾上,中国、朝鲜、古巴内部如何应对是主要方面,各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毛主席是一种方式,“特色的”当权者是另一种方式。
“二战”中法西斯德国侵略苏联等国,这就出现了两类(对)不同的矛盾:一对是侵略和被侵略,另一对是反侵略、抵抗与妥协投降。是像英国的张伯伦一类搞“绥靖政策”,妥协投降还是抵抗,前者的主要方面在法西斯德国,没人想让自己被侵略。后者的主要方面或者说主要因素在被侵略国内的应对措施上,有妥协和抵抗的两种表现。树欲静而风不止,风是起因。拉萨3.14和乌市7.5事件这个矛盾是分裂势力和国外反华势力相结合制造的,发起者开始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随后成为劣势。
二
党内走资派窃取了党、政、军、财、文大权,“主神器”,推行复辟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路线,逐步“化公为私”,先从农业解散农业社开始,再逐步扩散到了工业等一切领域,重新孕育了一大批资产阶级,又由于从公有制转到私有制这个特殊的性质,不同于从一种私有制变为另一种资本主义私有制,促成了官、商、“铁三角”勾结。打着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合法旗号,而其代表人物有一个逐步暴露的过程,无产阶级相应的也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在复辟与反复辟的矛盾运动中,毛主席时代反复辟因毛主席做党的领袖居于主要方面,具体的搞了一系列政治运动,创造条件“使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又不能再产生”。
毛主席逝世后,双方矛盾斗争的力量相互消长,复辟势力占据了领(主)导地位,成为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强权统治地位。具体涉及到无产阶级队伍,开始推行承包经营,再到“利改税、拨改贷”、自负盈亏、发展到“转租卖”,股份化、外资收购、并购,国家性质蜕变成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发展私有化和“以票治税”,无穷无尽的榨干了国企,也就是放宽了资产阶级。资金无偿扶持各类非公经济,在公与私、管与被管、国家政权的运用和法律的管制这些矛盾中,无产(工人)阶级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非主导方面,仅通钢等几个单位的抵制在矛盾对抗斗争中主动了一时。“被动”体现在工人阶级不能动用国家政权的、军队的、警察等的力量予以制止。通钢等单位的职工再上访也无用,被逼无奈抗议,就有大批武警包围。
“利改税、拨改贷”、自负盈亏,实际上只保证了“国家”利益,而国家又从政策规定上抛开了企业职工(无产阶级)的利益。因此国企的全民所有制变成了“政府所有制”,这一切均在权力系统的支撑下进行,原先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权力系统变成相反的。一时还未形成一个类似毛式社会主义的政权系统保障无产阶级的利益。
国企成为政府所有制,但也不是政府全体人员的“集体所有制”,成了几个主要官员的所有制,只有他们有权代表“国家”处分这一巨大的遗产。通钢资本家几次有利来,无利走,有利了再来。吉林国资委负责人讲企业成了股份制,职工身份已置换,国家股占大头,政府处置合法不违法就是证明。在公与私、职工与资方的利益矛盾中,工人队伍明显处于非“主要方面的地位”。
在统治与被统治、压迫剥削与反压迫剥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矛盾斗争中,统治阶级一方占据优势地位,多次得势狂妄一时,所以那个资方走狗才敢讲出“让你们都下岗”的狠话。而在矛盾斗争的无产阶级这一方,如何应对?是屈从还是抗争?作为对抗一方的无产(工人)阶级,这时则占据进或退的主要地位,斗则胜,不斗则败。斗不斗?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取决于工人阶级自己的认识和觉悟。
工人阶级虽然人数众多,如不能通过一种方式有效的把分散的资源“组织”在一起,如同一堆散沙、石头、砖块,形成不了任何“有价值”的整体力量优势。少数武装军人为什么可以压倒成千上万的分散个人?就是因为一个组织起来,一个没有组织。“工人阶级要争得自己的解放,除了组织而外,没有别的武器”。现在无产阶级虽然人数众多,没有组织起来,相比仍然弱小。组织起来重新革命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防止有误的思想和理论再度误导无产阶级。
三
为什么工人(无产)阶级由毛式社会主义时期的优势地位,弱化到“中特社”时期的劣势地位,简洁的总括归类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夺权的革命可以短期内完成,巩固政权的思想、文化一类的革命,完成马克思讲的“四个一切”还是个开始,不进则退。这种旧思想、旧文化、旧习惯、旧风俗的力量仍然根深蒂固,腐蚀影响到全社会,自然也包括党组织和无产阶级的成员。毛主席在1975年曾讲,“工人阶级一部分,党员一部分也有这种情况。无产阶级中,机关工作人员中,都有发生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小生产如汪洋大海一样,“经常的,每日每时的,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这些一时不能像消灭旧的反动军队一样去消灭,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教育、引导、改造,形成了与无产阶级不利,但又可以被无产阶级接受的“旧式思维”。走资派们也就是在这种社会基础中产生并在上下互动支持下,夺取了党政大权复辟毁社,出现尔文文中的“五个是”:
是无产阶级自己,宁愿“摸着石头”走资本主义深渊,也不愿继续走一条方向清楚、前途光明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是中国的无产阶级自己,宁愿拼死拼活的给资本家当奴隶把中国的资源从地下几百米深的井里挖出来白送给外国老板,也不愿挺起腰杆重新去当国家的主人。
是中国的无产阶级自己,宁愿在“稳定压倒一切”的谎言中维持现状,也不愿去抗争,在抗争中创造一个的亘古未有的崭新世界。
是中国的无产阶级自己,宁愿在幻想中苟延残喘,蜗居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眼看着社会主义的大厦被一点一点拆毁,也不相信自己团结起来的伟大力量。这种让资产阶级发抖的力量,完全可以阻挡资产阶级蚕食社会主义的地基,建起为全体成员遮风挡雨的宏伟楼房。
是中国无产阶级自己,宁愿把《国际歌》当成催眠曲,蒙头大睡,也不去想歌词告诉你们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所揭示的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真理,对你们有何等重要意义。
除了“无产阶级自己”这句应加个“一部分”稍加限制外,其余的都是非常准确的,也是非常符合实际的,合情合理。语言简练有文采,非常的精辟。
2、领导力量和阶级力量的丧失。革命事业的接班人难以接续,毛亡社息。可见当时要继续坚持“大公”社会主义的艰难。党和人民中很大一个部分不理解的“口水”淹没了革命的左派。苏东中丢掉了社会主义,除了走资派,很多党员、干部、工人阶级绝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况又是在毛主席把话讲清的情况下。
当你站在人流如潮的大街上,试想有多少人关注转基因粮食问题;美要在中国驻军;军售台湾;出卖能源资源;外资掌控金融;等等。争取一点进步是何等之难!鲁迅先生终生要救治国民的灵魂;毛主席搞文革,要把千百年来受苦受难的人民,从只计较狭隘的个人得失转变到关心国家大事上来,使社会主义持续不中断,从而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谋取全体人民长久的幸福美好,具有何等深远的意义。深深忧患人民的安危,把文革看成一生中的另一件大事。
美、英、法、意、日、印度等没有搞成社会主义,站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都是自家人的立场上,当然可以批评一下那里的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
3、政党组织的蜕变,由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干社会主义转变为干私有化。党员和党干部千千万,愿把信仰守护到底的不多,如寺院的和尚一样,高僧只有唐三藏几个。
目前只有左翼力量在守护中国的革命、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意识形态。“改开搞”30年以来,丢掉了长处学来了短处,泊来了国外主要是美、英针对中国的软硬件垃圾。这是在用软刀子杀害、用慢性毒药毒害中华民族。最大的损失就是丢掉了毛泽东思想,随之失去令世界人民仰慕的毛式社会主义。只要还有一点中国人的良心,稍加分析就会明白,帝国主义把他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的“垃圾输送”给中国。中国人却愚蠢的学习了国外不该学习的,丢掉了中国不该丢掉的,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斗争中败下阵来,沦为新型殖民地。
4、帝国主义“普世价值”的渗透和上下层精英人物的认同,资本主义先进社会主义落后成了“共识”。走资派反社会主义,和由公向私的转变与之俱来的全面贪污腐败,又打社会主义旗号,长期诽谤、侮蔑、妖魔毛泽东思想、毛主席革命路线和社会主义,从各方面瓦解了社会主义的“软硬件”,严重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更加滋长了精英汉奸、买办卖国和权力阶层对社会主义的仇视、厌恶。
社会主义如一件漂亮的衣服被泼上了各种各样的脏水,然后再说“你看好不好?”以致对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失去了对等的认识。如很多人崇拜的美国的所谓民主,每隔几年让全民公决是社会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好?持续几百年不间断,在此基础上“民主”选择社会制度,那可能才是真正的普世价值,但迷误的失去了这个真正的平等意识。
四
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走资派)的矛盾运动中,由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的性质转变为走资派掌权(专政)下的重新革命。无产阶级由矛盾的主导地位变为劣势地位,从过去的领导阶级、国家的主人,变为被压迫阶级。资产阶级由不是“主要的方面”变成了“主要的方面”,占据了目前的优势地位。
在无产阶级由沉默、觉悟,到反抗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斗争运动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无产阶级,取决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丢掉幻想,团结起来,敢于斗争才是唯一的出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毛主席的话享誉全球。压迫与被压迫,压迫者居矛盾的主要方面;反抗与被反抗,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反抗者。但也不是只要反抗就能胜利。同过去的革命战争一样,在如何战胜敌人这个矛盾中,主要方面是在革命队伍这一方,按毛主席战略战术打仗就胜利了,否则就会失败,这就是一个如认识矛盾,破解矛盾的问题。著名“郑州四君子”纤夫同志对此有全面正确的论述,对分清各类矛盾和争取矛盾的转化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
左派目前处于弱势,就是“纸上谈兵”也“如履薄冰”,一些无关痛痒的活动也被打压,稍不防范便失去自由。基本上无任何抗打击能力,连过去只有几个土枪的土匪也不如,土匪还敢对来者持枪对抗。
求同存异,团结一起,互相交流是历来应遵守的,只是这个提法似有明显的偏差,因而写些不同的看法,但也不认为自己就完全正确,以期在争论中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