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约瑟难题”的思考
关于“李约瑟难题”的思考
什么是“李约瑟难题”?“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以下以科学这个侧面来进行思考。
这是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李约瑟难题”。并且说:“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作为中国人能无动于衷吗?儒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孔子以教育见长,现在几百所“孔子学院”落户世界各地。过去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当今是“一部周易蒙天下”。哈哈,回答“李约瑟难题”还是《周易》?还是“儒家”?
在下曾在一个帖子列出了,中国古代如,鲁班(春秋)、扁鹊(战国)、张衡(东汉)、蔡伦(东汉)、华佗(东汉)、刘徽(三国)、祖冲之(南北朝)郦道元(北魏)、张遂(唐朝)、毕升(北宋)、沈括(北宋)、李时珍(明朝)等12位科技大家,都是非儒学者,而且以技术为特征的,就是中医也达不到“易学可教”的学科。于是,中国缺乏认识问题的层次和解辩的逻辑。所以中国缺少科学体系,中国缺少教育体系。
追溯科学历史,起源于古希腊(不是中国、印度和埃及),其核心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逻辑和欧几里的《几何原本》为范本,逐渐堆积而成。经伽利略-牛顿后由欧拉构成现代科学教育体系。也就是现在从中学至大学的基础科学教育体系,然中国将伽利略-牛顿中的伽利略给忽略了。这种忽略有两个因素:其一,中国教育机制不喜欢伽利略;其二,忽略有其经济基础原因(需要投资实验室)。中国哪座大学有世界级的实验室?只有这种顶级的实验室才能迎来顶级的人才。美国就是一例。
什么是“伽利略-牛顿”?就是“实践-理论”!中国之教育就剩摇头晃脑的“理论”了。这摇头晃脑自古来自于儒生。这就是“李约瑟难题”之根本!
爱因斯坦在总结现代科学说过这样一番话:“自然规律的简单性是一种客观事实。虽然逻辑上简单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物理真实的东西,但物理真实的东西一定是逻辑简单的东西。所谓简单性原则就是逻辑统一原则,它是衡量一门新的学说是否成立的起码标准。”他又说:“因为任何新的学说均是从覆盖尽可能多经验事实的少数假设和公理出发,建立起来的概念体系。而这个新的体系不过是这个简单性原则的演绎。”也许,这就是现代科学的简单机理。
然而科学正走向“整合”之门。“李约瑟难题”似乎给出中国的自然哲学与人文哲学缺憾,这个缺憾来自于逻辑与层次。难道中国有没有属于自己的逻辑吗?有过,却被“独尊儒术”废掉了,理由也很简单,“不许争论”。墨家是第一个反对儒家的学派,而墨家的“墨辩”就是与古希腊逻辑同时诞生的,成为世界三大逻辑学体系(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古印度的因明逻辑学、中国墨家整体性结构逻辑学)之中一家,这就有中国的逻辑学(“论求群言之比”、“取实予名,举名拟实,名实对应”、“以说出故的充要条件”、“同异分类标准法”)。
解决“李约瑟难题”的首要问题,就是“非儒”!泱泱中国,千年回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认识这一点,“科学的春天”与中国无关!
今日之科学应该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扬弃糟粕,取其精华。厚今薄古,推陈出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说些箴言的是,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
在下总是将孔子与毛泽东作为中国教育的两位最伟大的导师。孔子对中国教育学的杰出贡献是不能抹煞的,对其政治学持反对意见。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导师,毛泽东在对诸子百家的评价中,他更喜欢墨家。他的这番教导也将成为中国解决“李约瑟难题”指明了方向。挖掘与完善中国式逻辑与思维也成为解决“李约瑟难题”的基本方针。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