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何新:《培根论人生》2010年新版序言

火烧 2010-11-10 00:00:00 读书交流 1035
何新在《培根论人生》2010年新版序言中回顾翻译历程,分享译本背后的故事与心得,并提及书籍影响力与翻译原则,展现个人学术与人生感悟。

何新:《培根论人生》2010年新版序言  

历史上确有垂之不朽之书,弗兰西斯·培根的这本《人生随笔》必在其列。四百年来,它已被译为几乎所有的人类语言,其格言足以永为垂范。
    此书乃是我青年时代所著译,当1982年此书出版时,乃是国内关于此书的第一种汉语白话译本。这里不妨略说此书的缘起。
    译者何新英文口语程度甚差,曾闻有文人骂何新曰:“何新英文读不通ABC,却居然翻译培根。”其实这话应当这么说:何新只不过会读ABC,却竟然翻译了培根!——而且几十年来此书竟然发行四十多种版本,销行数百万册;而且竟然没有被国内外专家挑出什么大毛病。
    不仅如此,我这个不通英文者的译本竟然成为示范的文例而被一些英文极好的博硕士们效颦,看看市面上那些伪烂译本对我的文句拙劣模仿偷袭而剽来抄去(例如本书第一版《培根论人生》,何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而20年后同一出版社竟然有译者涉嫌侵权袭用本人注册原书名出版另一译本,且书中多见模仿文句,商业手法无耻而好笑)。以致有人扒抄我较早期的译文,连当初我弄错颠倒的语句都照抄不误。当代文人之无才无德下作,于此可见一斑矣!
    顺便说几句题外的话。何新对自己的人生常感到羞愧,因为何新的存在是对当世诸所谓“学者”、“专家”、“文豪”、“大师”以至翻译家者流的一种讽刺。何新什么也不是,绝对以与当今多数文人学者并提并列为耻。——我早年农工出身,在大学三月几乎一天未曾认真读,没有混过任何学位。但我早年在大学教书,进中国社科院后凭学术著作跨越通过所有的职称门槛,后来离开社科院而忝列虚位“专职政协委员”20余年(只领薪水不上班)。不幸而名满天下,不幸而谤亦随之。但这些都是外在和次要的。
    最重要的是,何新著作跨涉人文社会学科的诸多领域,堆积如山且多立异端。挑战当世文人学者大师多矣,蔑之如粪土,踏之如草芥,独步天下竟然始终未遇能把何新打翻在地的任何学术对手。呜呼,天下学界真无人乎?!
    如今何新年涉花甲久已退出江湖。回头检点平生:几十年来,活得很随意,很自由,很潇洒,也很快乐。平生事业,不过可以归结为“好玩”二字。而身后还是留下了几十卷无愧于自我,无愧于前人也无愧于后人,而且无论对错是非,但读者必定开卷有益之书。一笑!
    这本小书的翻译亦然。其实早年我之所以翻译此书,非关其他,只是为让自己读懂而已。早年初读此书时,我见到的是水天同、玄风、高健诸前辈出版于1950年前的陈旧文言译本,文句古奥晦涩难懂,如坠五里雾中,往往莫知所云,但隐隐间则感觉此书大有意味。
    有幸的是,1970年我浪迹京华时,从已故赵朴初老人处觅得一本《essay 》英文原本(已忘记是哪一种版本了)。于是回到东北农场后,参照大辞典和前人译本,边猜边读,边写、记下来,坚持数年,竟得完成。此书乃是我青年时代的译作,至今我未能忘记在北大荒那些风雪夜的油灯下摸索着阅读这本书而寻求理解的一个一个难眠的夜晚。
    1980年我到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工作后,上海《青年一代》和《书林》杂志发表了《论青年》、《论美》等几篇,好评如潮。于是上海人民出版社 曹香秾 女士专程来京约稿,希望出版全书。我起初不自信而坚辞拒绝之,但禁不住出版社强烈要求,遂选了十多篇付印;此即1982年出版的《培根论人生》。当年重印几次印数就达到数十万册。此书次年获得国家出版局的什么优秀译作奖。此后我一再反复修订,并曾向陈述、 钱钟书 先生等求教挑错。1986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此书第一个全译本。
    我解译此书的原则是,绝不袭用前人的成句,文句表达追求简洁而蕴奥。英国文学家阿·蒲柏(A.Pope,l688—1744)论述希腊古典的翻译时指出:
    “古文既有其艰深,亦有其明哲。这种地方在相当接近于直译的译文中反易得到保存。我以为,文字上的灵活自由主要取决于这样做对原作精神的传达与译品诗风的保持是否有其必要。一方面是陷入字面追逐、刻板拘泥、亦步亦趋的迷途的译者。另一方面是抱有提高与增进原作之狂妄不实的错误愿望的译家,应当相信,译家对于一篇诗作之最须着意处,恰是其中的灵火一点,稍稍处理不当,便有熄灭之虞;然而最稳妥的作法仍在译者能满足于把这种特质尽量保持于整个篇章,而不应费力于增益原作所无的东西,不过求正确于个别细节。”
    我认为这也是我所遵循的翻译原则很好的表述。
    十几年来我仍不断参审原文而反复核校,因此每版译文几乎都与前版有所不同,说明其实问题与错误不少。直到目前这个本子,方略为心安,应当算是最后定稿。尽管仍难以作到准确的对译,但相信意思或能比较符合培根原作的精神本意。
    此书自l98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第一个小小的选本后,近20年来此书不断被重印和再版,已印行数十个版本,总印数累计数百万册,超过任何其他西哲翻译著作。这足以说明了此书的生命力。而现在仍要出新版再印,可见还有不少读者,这还是令作为译者的我深深感到欣慰的!  

何新   
2003年2月25日记
2010年再订

何新译《培根论人生》经典选篇之一【论真理 论读书】
何新译《培根论人生》经典选篇之二【论美】

【何新谈话录】我的思维之路(引子):离经叛道
【何新谈话录】我的思维之路(十四):思齐政教

【何新经济学谈话录】《应谋求重建国有体制在重要经济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何新北大演讲:我向你们的良知呼唤——中国人何处是家园!(旧文)

何新评论:论“炒”--市场是需求定价还是资本定价
何新与S教授谈话录: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问题
何新与香港记者曾伟珍谈话录:改革开放及其他
何新:共和国与太阳同在!

卢麒元:赞美何新
冲击力:何新思想与历史大格局
疫苗之争:一轮伟大的民众启蒙——向何新致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