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神半兽的西方文化
在前文《人性与劳动的纵向运动浅析》中,曾根据“人性与动物性”基本的对立统一关系,分析出西方的人性相对的是上帝的神性,由它们两者组成了一种离奇的对立统一关系,由此使这种关系“始终处于半神半兽的跨界状态”。而将这种关系展开来,反映出整个西方文化也就处于一种“半神半兽的跨界状态”。
由此可见,通过对人性与劳动的深究便可以断定西方文化的基本属性,因为人性与劳动属于元概念,属于(社会)文化之根。而透过对人类社会基本的对立统一关系或基本矛盾的分析,便可以透视出其文化的构成。同样,通过对西方文化的解析,也能映照出其它宗教文化的本质,其意义不可小觑。
说整个西方文化处于“半神半兽的跨界状态”并不是要贬低西方文化,上网搜索就会发现,一些西方(如美国)的宗教信徒通过网络在向中国灌输其宗教文化时,其直接就说人属于“半神半兽的复合体”,请搜索《学习“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之二》一看便知。这就是说,前文的分析是实事求是的,也是符合实际的。
为进一步搞清这一问题,自己又搜索了一些其它资料进行参考,基本都大同小异。对这些资料,在此不去一一列举,而是想分析一下西方这种文化现象其形成并一直长盛不衰的原因。
一、西方的人性论与文化
据有些资料反映,西方人性论起步较晚,其研究始于文艺复兴后,以 1739 年休漠的《人性论》为标志。但事实上,从公元前一直到近现代,西方一直有人在研究人性,如其著名的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里、黑格尔等,都曾对人性有着较深的研究。
所以,西方对人性的研究并不是起步于休漠,而是早已开始,但由于其思维的局限性,所以其探索和研究也就一直不得要领,难以得出正确的结果。
(一)、西方人性的张冠李戴
西方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其在人与神的比较中更易反思人的劣根性,故而更多的持“性恶论”。由于西方的“神性”鸠占鹊巢,用以代替了真实的人性,而其动物性或兽性也就“沐猴而冠”,变成了他们认为的“人性”,由此而构成了“神性与人性的对立统一”,出现了明显的张冠李戴。
西方之所以将人说成“半神半兽”,因为他们那些哲学家们不懂得中国的阴阳,不理解也不会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脑子一根筋跑直线,不会顺着对立统一两条线索一起追究。由此,他们所理解的对立统一无非是其眼下三维时空中诸如公母男女、老少大小、黑白胖瘦等,不知道运用纵向运动思维将其历史或祖宗们串起来从根上追究并思考,所以也就搞不清人性与动物性的对立统一关系(这与当时搞不清人类起源也有关系),由此就在百思不得其解中让他们的上帝继续圆场,将其搞成了“神性与人性的对立统一”,其动物性也就堂而皇之地变成了“人性”,形成了天地大反转,并还狗血似的在全世界煽情、张扬并卖弄。而通过追根溯源则一目了然,西方的“人性”实质上就是兽性,“人性自私论”应该源出于此,其“民主自由人权”普世价值观也应该源出于此。
这在我们无神论者看来,“半神半兽”这种对立统一关系显然是落后的,也是荒唐可笑的,但在西方人看来,他们则认为其文化很“科学”,而实质上,这属于其由神创说向人类社会真实过渡过程中的一种妥协,因为其一直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反映人类社会的真实。
(二)、难以摆脱宗教的形而上学思维
在对人性的探究中,以上所列那些著名哲学家们都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希图对人性做出理性的概括与阐释,但由于其思维一直都局限于三维时空中,所以其仍然将人的“理性部分”归类于“人的灵魂”,仍然没能脱离形而上学那种神学的窠臼。由此也可看出,西方哲学为什么在其理论中始终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因为它与形而上学一直纠缠不清,一直没能脱离神学的束缚,始终无法真正与事实接轨,无法彻底做到唯物主义,只能漂浮于事实之上。
虽然后来达尔文发现了人是由普通动物进化而来,西方社会也仍然摆脱不了三维思维,更分不清自然的纵横运动,在思维深处仍然难以挣脱有神论的束缚。即便像牛顿和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虽然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科学成就,但始终解决不了“宇宙第一推动力”的问题,转了一圈最终还是不得不皈依有神论。同样,以上所举那些哲学家,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始终没能搞清人类社会诞生、存在和运动的“第一推动力”,最终也难以跨出唯心论。
只有马恩这样脚踏实地真做学问的伟人通过科学考察才搞清楚了劳动在人类进化中的关键性,并产生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由此才澄清了西方文化“半神半兽”的假象,从而在社会科学这一领域暴露出西方神创说的真实面目(前文对此阐述较多,在此不予重复)。
醉汉从来都不认为自己喝醉了酒,社会也是一样,尽管马克思主义已经证实人类起源于劳动,但由于西方宗教势力由来已久,其向社会所灌输的有神论思维有所固化,整个西方社会也就很难从其宗教的醉态中醒来,并一直延续至今。当然,这可能也与马克思主义原理阐释的方式方法有些关系,但主要是西方社会在醉态中不愿醒来。这就如同某网友所说,“自从得了神经病,感觉舒服多了”,因为整个西方社会已经习惯于这种醉态。
而我国一些跟着西方瞎嚷嚷什么“人性自私”的人们,由于没有与其配套的神性予以搭档,导致其所宣扬的西方理论成了单腿蹦,所以那就更加不着调了。
二、半神半兽文化属于一种历史的过渡
运用“0→历史→现在”这一基本的运动逻辑对西方文化进行追根究底,其归零并从头再来的方式方法一下就揭穿了其老底,曾傲慢一时的西方文化照样没脾气,这让在我国专靠西方文化讨生活的许多人不免有些沮丧和不安。
(一)、完全拧巴的西方文化
有人可能认为本文抓住西方文化的“神性与人性”说事有些小题大做,但它却能反映出西方文化的基本面或基本盘,而如果文化的基本盘坐歪了,其所建立的整个文化体系就属于一座歪楼。通过对西方文化的追根究底可以看出,其“神性与人性的对立统一”这种基本关系着实有些不伦不类。
1、上帝的神性。西方的上帝与中国的神佛不同,它超然于宇宙之外,先于宇宙而存在,由此它才能“创世”。而中国的神佛无论其神通何其广大,它都居于宇宙之内,后于宇宙而存在。这就是中西方宗教的不同。
运用“0→历史→现在”这一基本的运动逻辑进行梳理,西方的上帝超出了0,属于一种超自然的“存在”,它不属于自然,完全是由人为所杜撰的一种愚昧之说,其根本就不存在。这样,就把西方的上帝从自然中给清理出去了。
由此,西方文化中所谓的“神性”,那也就属于一种虚妄之言了。
2、西方的“人性”。由于西方将“神性”代替了真实的人性,并将人世间的一切真善美划给了“神性”,所以其“人性”也就搞成了人性与动物性不分,或者其“人性=动物性”的一种张冠李戴,由此才产生了“人性自私”的“丛林法则”。也就是说,西方文化所阐释的人类社会,其实质也就属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动物世界。
这样一分析,西方文化一下就彻底穿帮了,它原来属于一种动物性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客观事实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完全是拧巴着来的,这不免让那些崇洋媚外者有些大跌眼镜。
3、西方动物性文化的泛滥。由于西方文化属于一种动物性文化,现在西方国家的法律居然还为其动物性立法予以保护,比如同性恋的合法化,人兽交偶也就继续时髦化(一直就如此),这都属于西方这种动物性文化的一种真实反映。大家可以上网搜索一下,“人兽交在线视频”等这种低俗宣传仍会赫然醒目。由于受西方动物性文化的感染,我国广州还曾举办过什么“性文化展”,居然还展出了什么“人兽交配图”,令人恶心至极。
西方社会由于“人性”就是兽性,认为人间本来就“充满罪恶”,只要犯罪后向上帝祈祷一下,让上帝来给救赎就是了,所以,西方社会犯罪率极高,其信徒也就经常不干人事儿。记得去年有位台湾学者看到我新浪博客的文章后与我对话,据其自我介绍,他们一家多数都曾留学美国,属于高知家庭。开始我们交流了中美的宇宙学研究现状,然后就将话题转到了美国社会文化方面。据他讲,他曾信仰基督教,但后来发现其“父女、母子、兄妹、姐弟之间”居然可以乱伦,然后就退出了对其的信仰,其厌恶之情溢于言表。
西方这种动物性文化,它究竟“文明”在哪里?难道我们就不应该问个为什么?近现代由于西学盛行,在一些盲目崇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学术界将西方哲学和文化吹乎得神乎其神,都认为西方那些哲学家本事大了去了,只要见到就纳头便拜,忙不迭地对其磕头作揖,洋相百出,谁的头磕得响也就显得谁的水平高,所混的长袍马褂也就越多,着实迷倒了一群人,由此他们也就乘势继续装高深,吃香喝辣不胜逍遥。
(二)、西方文化处于一种过渡中
纵观人类文明的整个历史,基本可以理出其发展的几个大致的阶段:
1、自发阶段。这个阶段很是漫长,曾经历了几十万年,这时的人类文明基本处于蒙昧状态,处于对自然懵懂无知而渐渐自发思考并开始认知的阶段。
2、神创说。由于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认知非常有限,难以解释许多自然现象,于是便产生了西方的上帝和中国的神佛,由其充当自然现象的解说者。对于解释不清的那些问题(如人类起源),上帝或神佛自有妙论,由此而形成了人类社会对其的崇拜。
3、物质观。物质观即西方现代科学的宇宙观。在对自然的认知方面,由于西方科学注重对现象的探索,它对物质的研究越来越精细化,促使近现代科学发生了飞跃,并在发展中领先于世界。
应该承认,人类文明由神创说过渡到物质观,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它对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应予以充分肯定,不可抹杀。
4、能量观。对宇宙整体和宇宙时空的认知,应该属于目前西方现代科学的盲区,虽然历史上曾有许多科学家对其进行了探讨,但除中国古代理论外,一直没能做出合理的解释。而现代所出现的暗物质与暗能量以及宇宙时空的存在,正在逼迫科学界做出新的解释,
运用物质的“粒或子”对暗物质与暗能量进行探索和研究,目前很是让西方科学嘬瘪子,抓耳挠腮怎么也说不通,出现了许多疑团,所以,现在不得不改换思路,需要重新调整对整体宇宙的认知,需要重新回味中国的《易经》和“气一元论”,并运用能量和运动对其做出新的解释。目前这一探索正处于萌发阶段,还需要众多科学界人士同心协力,努力推动其向前发展。
但人类社会的劳动观则已由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开创性研究,并产生了新型的人类起源论,同时为新型的社会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也需要在此基础上予以发扬光大。
通过对人类文明的以上梳理可以看出,西方的物质科学虽然近现代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其文化仍然处于由有神论向物质观过渡的进程中,其还没有跟上物质科学的发展步伐(西方哲学中“精神与物质”长期的论争源出于此),还处于一种明显的落后状态,这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在认识到人类文明发展的大体轮廓后,西方文化很需要一场大革命,需要向自然和人类社会运行的真实靠拢。
三、中华文化需要自信
近现代以来,在我国曾刮起了一股崇洋媚外的“旋风”,而这股“旋风”曾搞得许多人神魂颠倒,竟然能使其真的“娶了媳妇忘了娘”,不知自己的祖宗是谁了,那就让我们为这些专靠西方文化讨生活的人们提醒一下,他们的祖宗究竟源自何方,他们自己究竟应该姓甚名谁。
在我国,由于《易经》理论与宇宙事实同根同源,受自然界的这种思维所影响,在对人性的探究中也就更多地将其与动物进行比较,因此更多体现的是人较之于动物的优越性。早在战国中期,孟子就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由此而成为我们国学的正统思想。再加上宋代的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就云:"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人性本善”的信念传播广泛,影响深远,由此而奠定了我们中华文化对人性的基本认知。
即便是我国的佛教,其特点也与西方宗教不同,虽然其所谈属于人类社会的一种镜像,但其佛性与魔性的对立统一也是遵循《易经》阴阳的互根互存,并不相互分离,也能透出一定的中华味,并不像西方宗教一样,其对立统一的一方居于宇宙之内,而其另一方-上帝则雄踞于宇宙之外,并且是先于宇宙而存在。一只脚踩在宇宙之内,另一只脚则跨出宇宙之外,这种文化显然属于一种瘸子文化。
本文在这里只是为那些崇洋媚外者提个醒而已,提醒他们不能数典忘祖。由于中国的“性善论”人皆熟知,在此就不班门弄斧了。关于中国的“人性本善”由马克思主义为其续接劳动之根的问题,前文已有所交代,故在此也予以略过。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