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把五七干校污蔑为“牛棚”

火烧 2025-05-10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强调五七干校是党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教育和劳动锻炼的重要形式,反对将其污蔑为牛棚,肯定其历史作用,维护党的历史尊严。

  大量知识分子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是毛主席和党中央对知识分子的关怀与培养,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五七干校污蔑为"牛棚",是对历史的歪曲,是对党和人民伟大实践的恶意诋毁,是无耻的。

  ①五七干校是知识分子接受再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知识分子长期脱离生产劳动,容易滋生资产阶级思想。毛主席高瞻远瞩,提出"知识分子要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五七干校正是贯彻这一方针的重要举措。臧克家等文艺工作者通过劳动锻炼,不仅增强了体质,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与工农群众紧密结合,克服了脱离实际的倾向。

  ②劳动锻炼是改造世界观的有效手段

  知识分子过去往往局限于书斋,缺乏对劳动人民的深刻理解。五七干校让他们亲身参与农业生产,体验劳动人民的艰辛,从而树立正确的阶级立场。臧克家在后来的创作中更加贴近人民,正是得益于这段经历。把这样的锻炼污蔑为"迫害",完全是别有用心者的造谣。

  ③五七干校培养了一大批坚定的社会主义文艺战士

  许多从五七干校走出来的知识分子,后来都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通过劳动锤炼了意志,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臧克家的诗歌创作更加具有人民性,正是五七干校教育的积极成果。那些抹黑五七干校的人,无非是想否定党对知识分子的正确引导。

  ④污蔑五七干校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近年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夸大五七干校的困难,甚至将其妖魔化,目的是否定党的历史,动摇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我们必须坚决抵制这种错误思潮,坚持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五七干校,肯定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

  ⑤五七干校是党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教育和劳动锻炼的重要形式,其历史作用不容否定。臧克家等文艺工作者的经历证明,劳动锻炼使他们更加贴近人民、更加坚定地走社会主义文艺道路。我们要坚决反对任何污蔑五七干校的言论,维护党的历史尊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