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宣传毛主席思想,怎能没有形式?

火烧 2009-01-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强调宣传毛主席思想需配合形式,如纪念活动、礼仪象征等,以维系精神传承。反对只说不做,主张形式与内心结合,提升影响力。

看了《乌有之乡倡议:缅怀毛主席日常化!》征求意见一文后,得出的结论大家支持宣传毛泽东思想,但不必拘泥于固定的形式。这倒使我想起《论语》里的一句话:子贡欲去告朔之饩(读Xi,意为祭祀用的牲畜)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告朔就是在每月的初一,主政者要代表国家,向天地祖宗,禀告所作所为,是非常慎重的祭典之一。从前告朔时一定要杀羊。到春秋战国时代,社会风气开始衰败,这些礼仪的精神,也慢慢开始衰落。所以子贡当时准备去掉告朔时候用的饩羊。子贡当时想:拜拜就拜拜,这只羊可以省下来。孔子对子贡说:你的主张也对,为了经济上的节省而不用羊也好,只要内心诚恳而不必用羊也好。不过我不主张去掉,不是为了这只羊要不要省,而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精神。固然不要象征性的东西,只要内心诚恳就可以了,但现在的人,真正诚恳的心意很难有了,就必须要一件象征性的东西才能维系得住。所以你子贡爱这只羊,而我更重视这礼仪和它的精神内涵。由这件事我们懂得:在社会上,在政治上,有些精神和思想的传承和传播,是必须要配合某些实质的形式才能生效。若口惠而实不到,就可能遭到失败或形不成规模。


曾很多人说:只要心中有佛,不必讲究形式。那么怎么证明你心中有佛?就象现在很多网友说:只要心中有毛主席,不必拘泥于形式。这话听起来似乎是得道者所言,但大家都这样说的话,就有推托、搪塞之嫌疑了。属于口惠而实不至一类。
为什么这样说呢?是不是只要心中有屈原及精神,就可以不过端午节?是不是只要心中有祖宗,就可以在清明时不扫墓?为什么我们元宵还要吃汤圆,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春节放鞭炮?为什么地震那会儿要搞默哀的形式?要有鸣笛的形式?为什么基督教不仅要礼拜,还有什么复活节,万圣节,圣诞节的形式那么隆重。谁能否定他们形式的重要性以及带来的影响力?当然我不是说向基督教学习,我只是表明形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心藏毛主席的,很多心中没有毛主席的,又没有很多机会沟通的,若连形式都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影响他,去打动他?为什么我们在毛主席生日和逝世的日子里,要做一些纪念的活动?为什么有人提出将十二月二十六日作为伟人节?若按照很多人说的,只要心中有毛主席,不必拘泥于形式的话,是否以上一切形式都可以不要?还有不必拘泥于形式的意思不是不要形式,而是不必太在乎形式,话外之音是一定要有形式,但别太讲究形式,毕竟怀念伟人,弘扬毛主席思想是要用心的,但对于一些不是很用心的人群来说,形式无疑是一种影响的方法。


我不是唯物主义,我也不是提倡形式主义,太在意形式就会失去精神。但谁又能否认若没有形式,同样对宣传毛主席思想不利呢?看现世,有多少人心中真正有毛主席的?有多少人真正懂毛主席的?有多少实用主义者是利用毛主席思想来升官发财的?嘴上说宣传毛主席的思想,又怎么能没有形式呢?谁能在世界上找到什么宣传是没有形式的?没有形式的还叫宣传吗?纯口头上的宣传作用有几何?你的影响力有几何?


我认为形式一定要有,至于用什么样的形式,可以再议。在日常应用的要简单可行又合时宜。在节日时候的形式尽可能隆重。


宣传毛主席思想任重而道远啊!我们也只有边摸索边积累经验。但宣传毛主席思想,怎能没有形式啊?   

相关文章

  • 时间已经重新开始——新中国简史与重造人民共和
  • 毛主席和云南人民一同过大年啦!——简记《毛主席是我们家里人》摄影展
  • 民树起的一座丰碑——亿万人民心系土山毛泽东纪念馆
  • 爱国卫生运动:值得发扬光大的历史遗产
  • 春节黄金周 50余万人在韶山给毛主席拜年
  • 歌曲:风起九月,圣人离别后——新年纪念毛主席
  • 由“毛泽东时代的问题”说开去
  • 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性贡献
  • 为什么怀念毛泽东时代
  • 告诉年轻人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
  • 毛泽东,一段如血残阳般的记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