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房改失败 “二次房改”势在必行
文章指出1998年房改过度市场化导致房价高涨和资源浪费,提出二次房改势在必行,主张扩大经济适用房对象、多元化土地供给及建立问责制,以解决当前房地产问题。
1998年房改教训深刻 “二次房改”势在必行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陈静思2010年03月02日
目前,房地产市场所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让来自民间及学者的“二次房改”呼声越发高涨。
2009年10月,一个以住建部牵头的调研小组成立,并开始调研十年房改的得与失,探索住房制度该走什么样的模式。
但是,“二次房改”这一提法似乎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赞同。相关人士此前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原因在于“这看起来将是对以前房改的否定,而我国房改一直是在进行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昨天接受早报采访时对此前我国十年房改历程进行了分析。曹建海认为,1998年我国实行全面住房制度改革,取消了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这一次改革的最大失误就在于过度市场化。
他说:“这在很大程度上释放了需求、扩大了房屋供给,为房地产市场活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了条件。但是,房价高涨和为开发而开发的趋向,也给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带来了深层次的问题,教训非常深刻。”
曹建海指出,由于我们以前简单地认为人均住房面积越多越好,忽略了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分配状况,特别是出现了房屋大量囤积空置问题,以及土地资源有效利用问题。此外,“上一次房改过于强调房地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忽略了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使房地产业发展脱离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正确轨道。”
与很多专家学者一样,曹建海主张进行“二次住房改革”。他主张,应将经济适用房的对象扩大为中低收入、中等收入、中高收入家庭。他还认为,应使土地供给多元化,打击投机性需要;同时,建立地方政府问责制,禁止地方政府土地倒卖行为。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