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陈世清:评张五常价格决定论的“三招两式”

火烧 2011-05-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批评张五常价格决定论脱离现实,以邓玉娇事件为案例,指出经济学应以价值机制为核心,而非金钱至上,强调幸福与人的全面发展。

陈世清:中国主流经济学批判(8)

——评张五常价格决定论的“三招两式”

邓玉娇的修脚刀与张五常的三两招

    邓玉娇刀刃淫官这一突发事件,以极端典型的形式宣告了主流价格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邓玉娇的修脚刀表现出来的贞洁无价、尊严无价的烈女事迹,宣告了主流经济学“经济人”、“理性人”理论的破产,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张五常价格决定论的“三招两式”的破产。
    “价格经济学”理论的要害:用经济学的实证性否定规范性,用经济人的经济利益否认道德价值。但“价格经济学”的“实证经济学”既不规范也不实证——“价格经济学”的金钱至上论既不规范也不实证——起码在邓玉娇的修脚刀面前得不到实践的证明,在邓玉娇事件排山倒海的舆论与民意面前得不到实践的证明。
    什么是价格经济学的唯理性主义?邓贵大花钱买处、花钱买春、花钱买欢、花钱买身体、花钱买尊严是理性的,邓玉娇欣然接受、乖乖趴下、三呼官人、俯首就淫是理性的。钱多钱少、价格高低可以商量,但不为大把金钱所动、奋起反抗绝对是不正常、非理性的“精神病”人。司机撞倒了人,如果车下救人,赔偿数额大于把人压死,是非理性、非科学的;如果索性再来一下,二次碾压把人压死,其赔偿数额小于仅仅把人压伤,是理性的、科学的。有钱能使鬼推磨、小钱能使小鬼推磨大钱能使大鬼推磨,世间没有用钱办不到的事、世间没有不能用钱来估算其价值的事、世间没有不能用价格衡量其价值的事,这就是中国价格经济学家理性人、“经济人”的基本观点,也就是张五常“三招两式”的精粹。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走向人性化管理的今天,价格经济学家却鼓吹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要步入人家资本原始积累的血和泪的历史阶段,成为榨取中国人民血汗的世界工厂。
    靠人民币币值低估来倾销以换取美元,是以降低劳动者的工资为前提、以降低质量为前提、以降低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前提。把换取的美元又借给美国投机、投资、救市,是以降低本国发展速度为前提。
    人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幸福,而人幸福与否不完全由金钱来决定;价值固然可以量化,但不完全是靠货币、靠由货币反映的GDP总值来量化,而是靠人的幸福程度来量化。金钱至上、价格核心是经济规律论与经济主体论对立的根源。
    “主流经济学”宣称的可以用金钱衡量一切、可以用经济学解释一切的“经济学帝国主义”,实际上是微观经济学的“帝国主义”,是宏观经济微观化的、还原论思维方式的“帝国主义”,是把人还原为经济人、把经济人还原为自私的人的“帝国主义”,是把社会归结于货币、把货币归结于价格、把价格归结于交易、把交易归结于产权的“帝国主义”,是把社会产业化、产业市场化、市场金钱化、一切向钱看的“帝国主义”,是把经济学庸俗化的“帝国主义”。
    改革开放以后的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是以金钱为代表的物质财富的增加;在这样的“经济学”的引导下,不是使财富成为人的手段,而是使人成为财富的手段;不是使经济发展成为人全面发展的手段,而是使人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手段,从而使财富增长与经济发展越快,人越成为财富与经济的奴隶。所以,“财富悖论”的根源在于主流经济学的范式;解决这个悖论的根本途径,是改变主流经济学范式,以价值机制取代价格机制,成为经济学的核心机制。以价值机制为核心,可以把颠倒了的人和财富的关系再颠倒过来;使财富的增长、经济的发展成为人全面发展的手段。
    邓玉娇的修脚刀告诉我们:“理性的”人并不仅仅为钱而存在,“理性的”社会不是只靠GDP增长取得发展。要把幸福确立为经济学的目标,就必须对经济学重新定义与定位。只有把主客体关系看成是基本的经济关系,才能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只有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经济发展的目标,才是真正科学的科学发展观。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